外国诗歌赏析:《黑衣圣母》[日本]日夏耿之介
《日夏耿之介》简介
出生于长野县饭田市,本名樋口国登。毕业于早稻田大学英国文学科。1911年与友人一起创办同人杂志《圣杯》(后改名为《假面》),从而受到诗坛的承认。1916年与西条八十等出版了《诗人》。1917年发表了处女诗集《转身之颂》,这是一本力图保卫艺术的神坛的高踏派诗集。1921年出版《黑衣圣母》,形成了古朴、典雅的风格。其他诗集还有《古风的月亮》(1922)、《咒文》(1933)。译诗集有《王尔德诗集》(1920)、《英国神秘诗抄》(1923)、《海表集》(1938)等。还有全面系统地总结近代诗歌的巨著《明治大正诗史》(1929)等。
《黑衣圣母》
真理是黑色的。
阳光是炽热的。
从昏睡的万物中一点一点地上升
阳光
因此而永远圣明。
在我的心灵深处
有黑衣圣母
旅人哟 你要虔诚
倘若风天里走过河边,
在皱起波纹的水面
将看到那善良的黑衣圣母
就在你的心中。
倘若从高悬的太阳下走过,
在濡湿的处女林的入口,
在一株大树繁茂的绿荫下边,
你会从墙缝看到
光彩照人的圣母的御容。
仰起头来哟,年轻人,
向着自己心灵深处的
崇高而美妙的黑衣圣母
祈祷,拜,
真理永远是黑色的。常住常生。
(兰明 译)
【赏析】
《黑衣圣母》是日夏耿之介的第二部诗集,收录诗作72首。诗人不仅感觉敏锐纤细,而且学识渊博,在文学评论以及文学史研究方面亦有建树。他以神秘的、冥想式的情绪流动的诗歌风格在诗坛独树一帜,《黑衣圣母》很好地体现了这一风格。
全诗分为五节。开头的两句就给人造成了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真理是黑色的。/阳光是炽热的”,这一黑一白、一明一暗引出了作者对阳光的赞颂:“阳光/因此而永远圣明。”在希腊四根说中,一般以土为黑色,水为黄色,但并非一成不变。荷马史诗经常把水写成黑色,如《伊利亚特》写到一群嗜血的野狼从“一眼混暗的泉水的黑色水面”饮水。希腊传记作家和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对水的黑色作过这样的解释: 河床底层的黑色来自暗影,同样的事在一个幽深的洞中也可以看到。一般来说白亮的颜色象征着正面的概念,作者把真理比喻成黑色,也是他的独特之处。第二节说他的心中有一位“黑衣圣母”,前面已经提到“真理是黑色的”,“黑衣圣母”就象征着作者心中的真、善、美。“我”,或者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位“黑衣圣母”。旅人也要虔诚地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真、善、美的召唤,返璞归真。第三节诗人强调心中的真理和善是无处不在的,无论走到哪里,“倘若风天里走过河边,/在皱起波纹的水面/将看到那善良的黑衣圣母/就在你的心中”。下面的一节又举了另一个例子:“倘若从高悬的太阳下走过,/在濡湿的处女林的入口,/在一株大树繁茂的绿荫下边,/你会从墙缝看到/光彩照人的圣母的御容。”作者的视角又从皱起波纹的水面移动到“高悬的太阳下”、“丛林的入口处”,圣母的形象也从水面移动到绿荫下的墙缝中。无论怎样,“圣母”都存在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大自然中。而景色的美好也象征着人心灵深处的纯洁无瑕,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片纯洁的净土,不容玷污。诗歌的最后一节说:“仰起头来哟,年轻人”,诗人强调,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听从心灵的召唤更加重要。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理想,都有或远或近的目标。但实现目标的道路总是崎岖而又漫长,充满了各种障碍。人只有不懈努力拼搏,才能披荆斩棘,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人多么需要一种力量来引导和援助,以便化崎岖为坦途,变艰辛为容易,使前进的道路充满光亮。只有信仰指引我们,在信仰的庇荫中,人才能获得这种力量。
“向着自己心灵深处的/崇高而美妙的黑衣圣母/祈祷,拜”,年轻的心应该是纯净的,像黑衣圣母一样,“崇高、美妙”。对待真、善、美一定要像膜拜圣母一样的尊敬,并为之祈祷。“真理永远是黑色的。常住常生。”真理不会改变,而且永远都不会消失。日夏耿之介正是这样一个始终站在民众诗派的对立面,自称“艺术派”的高蹈而孤傲的诗人,把自己的诗歌风格自诩为“尖塔式浪漫体”。
(朱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