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周欣荣老师:领悟英语时态的底层思维
(好文)【豁然】领悟英语时态的底层思维
之前我说过,对英语我有另一种理解起来更简单透彻的方法。
这个【理解角度】应该能够大量节省你学英语的时间!
直接给你语感!帮助你从本质上理解英语!
我不夸张!我保证!
9月22日,是我女儿【然心】的三岁生日
感谢她的到来给我带来了很多语言学习上的领悟!我在这里祝她生日快乐!
今天我们就先来聊透一个英语里最复杂的语法——【时态】
其实真的不难!希望你能从此自如运用!
开始前,我们来做【两个】准备动作!
第一:
请你先忘掉你以往看过的所有对【时态】的表述!
哪怕你最终认为我说错了,我也建议你暂时先忘掉几分钟!
其中最重要的是忘掉【时态】中【时间】的概念
因为只要一想到【时间】,我们就会去计算【先后】
到底是现在?过去?还是将来?
还是什么现在的过去?过去的过去?过去的未来?未来的过去?
还有的网络老师说时态只需要分【点时间】,【段时间】的。。。
纯属扯淡!
英语的时态【在被扭曲的解读下】,真的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问个问题!
外国人在每次说话前在脑子里会先计算一遍【时间的先后顺序】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们是如何做到顺畅的使用那么复杂的逻辑的?
难道我们中国人的脑子比不上外国人会转?
有人说他们已经熟练了!我说那是扯淡!
英语时态根本不需要被解释为【表示时间】,根本不需要话时间轴!
我将证明给你看!
第二:
核心关键!(非常好理解)
我来【重新定义】一下两个大家都熟悉的东西:
一个是【现在分词】,一个是【过去分词】(普通语法是这么称呼的)
1.V-ing:
表述的是【一个画面感】:【一个动作正在持续的状态】
上图(gif动图,请点开):一个人【持续】在【run】的状态:【running】
记住这个【画面感】,我把它称之为:【动作持续态】
2.V-ed:
也是表述【一个画面感】:【经过一个动作的之后的结果状态】
上图:一个花瓶经过【break】这个动作之后【破损了的结果状态】:【broken】
记住这个【画面感】,我把它称之为:【动作结果态】
停5秒钟,再把上面两个【画面感】在脑海中想一遍。
1.V-ing =【持续态】
2.V-ed =【结果态】
。
。
。
。
。
好!准备动作结束!
我将重新塑造你对【时态】的理解
开始!
1.一般现在时
我称之为【一般态】
这个不用多说吧
是一种最普通的用法。
泛泛的说,不带任何的时间信息。
例:【我是医生】,【走】,【你知道我是谁吗?】。
由于本身不带任何的时间信息,不能指【过去】和【将来】,
但很容易让人觉得就是在指【当下】。
例:我吃饭(没有任何的时间信息,当然可以理解为当下)
另外,既然不指任何时间,当然也就可以相当于说:【在任何时间下都成立】
也就可以用来说明一些【不易被时间改变的事件】
如:【规律性的】,【习惯性的】,【真理性的】,【经常性的】
例句百度随便找:
We have six classes every day. 我们每天上六节课。
I often get up at 6:30. 我经常6:30起床。
Jack likes Chinese food very much.杰克很喜欢中国饮食。
We can see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 我们能看到墙上的画。
以上都是一般态
【一般态】:最原始的基础形态。
2.现在进行时
我称之为【持续态】
知道为什么【持续态】的表述形式是【be + V-ing】吗?
回看上方暂停的5秒:
【be】可以链接一种状态,I am tired,I am fat
所以【 I am walking 】表示的【本意】是【我处在走这个状态中】然后才是翻译成【我正在走】
明白?!
现在你不但知道了【持续态】的公式是【be + V-ing】,更知道了为什么是【be】!^-^
这个【态】最简单,没啥多说的。就一个意思【处在一个动作持续的状态中】
例句随便百度找
◇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 now.
现在,他们正在打篮球。
◇Listen, She is singing an English song.
听,她正在唱英文歌。
◇Look at the picture. The children are flying kites in the park.
看这幅图。那些孩子正在公园放风筝。
◇We are making model planes these days.
这些天我们在做飞机模型。
◇It's 6:30 now. I am getting up.
现在是6:30,我正在起床。
3.将来时:
我称之为【趋向态】
我们都知道【将来时】的公式【will+do】或者 【be going to do】(shall也可以)
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根本不用划分出这个【将来的时间段】
来举几个中文例子你就明白了!
【我后天会去迪士尼】
【我明年要出国】
【我也不知道将来我能做什么】
问各位一个问题!
在说上面三句中文时,我们会先考虑一下【这些事儿会发生在时间轴的将来时段】,然后再说吗?
肯定不会!
就算上面的每句话都【确定以及肯定】是发生在【将来时间段】,但我们依然不会先【思考】一下【时间轴】然后再说这些话。
那为什么英语里面就得去刻意划出一个【将来时段】呢?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请仔细读我下面这段文字!
你记忆的不应该是 “将来时公式 =【will+do】” 这句话
而应该记住的是:【will】的本意是表示【趋向于】
例:你不听我的话,你【会】后悔的
上句中的【会】表达的是:如果你不听我的话,你将【朝着】后悔的【方向】发展。
以上的感觉就是最准确的【will】的含义。
例句百度随便找
He will get married. 他就快结婚了 。
She will have a daughter.她要有个女儿了。
The cat will have a master.猫要有主人了。
The dog will have a house. 狗将会有个窝。
可以看到:上述句子的翻译中不用带【将】这个字,明显不是着重表述【未来时间段】
但我们却都能感受到那种【就要到来的趋向感】!记住这个感觉!
然后!
【趋向于】发生的事儿,那就一定还没发生!所以才会表示发生在将来!
感觉先行!再想先后!明白?!
PS:如果【某个人】【趋向于】做某事,是不是就是表示他有【做某事】的【意愿】了呢?!
所以【will】有,【愿意】,【意图】,【想要】等表示【内心趋向于】的含义。
那【be going to】呢?
也很简单咯!
设想你有个目标,分成了20个小步骤,现在正在一步一步的【进行】中。
【be going to】不就是【走着】吗!【在去往达成目标的路上】,那目标不就肯定是将来的事儿了吗!
【will+do】和【be going to do】的区别:前者描述的是【内心的意愿上的趋向】,而后者用了【持续态】描述了一个【通往未来目标的路途过程】,当然持续时间更长,也就更适合计划性的未来目标了。
重要思维:
1.不要用理性思考去排序时间轴上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你只要这么想了就等于在思维上绕了个弯路!
2.你要做的只是下意识的去判断:这事儿是不是【趋向要发生】?
这种思维方式能大幅减少你说话思考的时间!
所以,英语中【将来时】其实根本没必要被划分出来,只是加了几个助词来实现表示【趋向】将来的含义而已。
若非要被划分出来的话,那中文里【我后天会去迪士尼】,【我明年要出国】,【我也不知道将来我能做什么】都应该被称之为【将来时】了。
但其实,我们谁都知道:中文根本没有【时态】这个概念!
PS:想想为什么有的时候【一般态】能够表示【将来时】?
不明白上面我说的那个思维方式的老师只能告诉你【这是个特例】!
呵呵!
4.过去时:
我称之为【过了态】。
同样的!完全不需要动用理性去思考这件事儿是否属于【过去的时间段】。
来!
中文里有【了】
【了】的本意就是【表示完结】
例:【吃过了】,【做过了】,【拉过了】
表述的是【一个动作已经过去了,完结了】
仔细想一下!
中文里,我们要表述这层含义的时候,需要先想一下【过去的时间段】吗?
完全不需要!
你唯一需要反应的是这件事【做过了没】?
做了就做了,没做就没做!
根本不需要考虑【时间】这个概念,自然而然的就能反应!是不是?
那这层含义英语中事用什么方式来表述的呢?
你一定会!就是在【动词之后加+ed,变成过去式】(特殊变形先不讨论)
The police stopped me on my way home last night.
昨晚,警察在我回家的路上拦下【了】我。
更多例句请自己搜索。
什么?你要问:
【过了态】怎么能表示【已经完结】?,这不是【完成时】才能表述的吗?【过了态】不是只能表述【过去】吗?
别激动!别一看到【已经】,一看到【完成】就想到【完成时】!
思考一个简单的逻辑:一件事儿【做过了】,是不是肯定【已经完成】了?
肯定的吧!
那【过了态】就肯定能表示一件事已经完成了!
我相信很多人会问:
既然你说【过去态】就已经有【完结】的含义了,那【完成时】又是什么?你这样说好像和老师教的不一样!
想起一个常听到的错误
A问:吃了吗?
B答:I've had dinner
其实这样回答是不合适的!
继续往下看!
5.完成时
先听两段中文对话
1. A:你吃了吗?
B:吃过了。
2.A:和我们一起去吃饭吧!
B:额。。。我【已经】吃过了。
凭感觉你肯定知道1是【过了态】,而2是【完成时】吧!
但你又分明能知道两段对话中的【B吃饭】的这件事儿【都】已经【过去了和完结了】!对不对?
那【过了态】和【完成时】又有什么区别?
答:
对话1中,B说完后,整个对话就可以结束了。
但在对话2中,B用了【已经】一词,这个词并不会改变事情发生的【时间】和【性质】,
在中文里,【已经】是用来【突出强调】后面的【动作结果】的,整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单纯说【吃了没吃这件事儿】,而是先【强调】【吃了】的这件事儿,再【引出】后半句没说出口但我们又都能马上领会的另一层意思:【我就不再和你们一起去吃了】。
明白了吧!
【过了态】和【完成时】的区别并不在【时间】这个维度上!
对于两者而言,事情都是已经发生了的。
重点是在于说话者用【完成时】【强调】了这件事儿的【结果状态】!
所以:在我的理解中,【完成时】的描述不够一针见血,很容易产生误解和歧义
我把它称之为:【结果强调态】!
别小看了这个名称上的改变,它将直接打通你对【完成时】的理解!
继续!
中文用【已经】来强调【已有的结果】
那英语里是怎么做的?
简单!你一定会!对了,用【have】!
【have 】+ 【过去分词】
那你知道为什么用【have】吗?
相信很多老师会说:【have】是助动词、表完成、没有为什么、这是固定搭配、背出来!
我不这么理解!
我认为所有的语言规律都是能被合理的解释的,解释不了只是因为还没想明白!
我认为【结果强调态】的【have】就是【有】的意思!
例: I have broken the vase,so...
【have】+【V-ed】意为【拥有了经过一个动作之后的结果状态】
回想前面停顿的5秒钟!
。
。
I have broken the vase 意为【我有了打破花瓶的这个结果了】
【核心重点】
【过了态】就已经含有【拥有一个动作结果】的含义了。
而我们还需要【结果强调态】,是为了进一步用【说 有】的方式,把结果再强调一遍。
他的作用和我们中文里用【已经】把【我打破了花瓶的这个结果】【再强调】一遍是一样一样的!
那问题来了:强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再强调一遍?
请再看一边这段对话!
A:和我们一起去吃饭吧!
B:额。。。我【已经】吃过了。
前面已经说过了,用【已经】是为表达后半句没说出口的另一层意思:【我就不再和你们一起去吃了】。
有感觉了吗?
【强调】不是为了强调本身,而是为了引出后文要说的话,或者强调总结前文说的各种原因。不管前文或者后文的话是明说还是暗含。只要是强调,那强调本身一定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I have broken the vase 这句话不能单独拿出来举例,必须放在一个有上下文的语境中。
可能的场景是:A早上告诉B把这个花瓶处理掉。但是下午回来A却又买了一束花,又想找这个花瓶了。于是问B,这个时候B才可能会说 I have broken the vase 。意思是:我已经把它打破了,潜台词是:你没得用了。(这应该就是传统语法所讲的:“完成时对于现在的影响”,但这种表述。。。太绕了!)
明白了吧!
绝大部分的老师和国内的教科书都是这样解释下面这道题的:
(2014山东卷)
1. Writing out all the invitations by hand was more time-consuming than we ______
A. will expect B. are expecting C. expect D. had expected
【答案】D
【传统解析】句意:亲手填写所有的邀请函比我们预料的更耗时。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以前已经发生或完成了的动作。它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的过去”。根据句意可知,expect是过去动作之前已完成的动作,所以用过去完成时。
我们学不好英语的原因也就在这里,错误推断得出正确结论!Fuck!
从时间先后的逻辑顺序上讲,这样的解释虽然没有错,但这根本不是这句话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这句话不该被轻描淡写的翻译成:【亲手填写所有的邀请函比我们预料的更耗时】
这当中根本没有【结果强调的语气】!
这里用了【 had expected 】【结果强调态】,就应该翻译出强调的语气来!
若翻译成:结果,亲手填写所有的邀请函比我们预料的更耗时。会更准确一些!
(加上【结果】一词表示强调的意味)
另外,这句话也不应该单独存在!
考题中至少后面还应该跟一句类似:【所以我们迟到了】,【所以,到XX时间点前我们依然还没有全部完成】等后续意思的句子,或者有大段前文描述了我们是怎么忙碌的费事的。否则【强调的意思】何在?没有上下文,普通考生怎么可能【根据句意可知】?!
举个中文考试的例子
【单选题】
我在5点前______ 饭了
A:吃了 , B:吃 , C:已经吃了 , D:吃上 , E:已经吃
试问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上下文,就算我们都是中国人又怎么样?有人能做对吗?
(虽然上面的题目有点极端了,但我想表达的点希望大家能懂!)
希望我们的考试能出一些真正帮助理解英语的题目!而不是一味的玩【文字公式游戏】
再来!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在教学生【过去完成时】=【过去的过去】!
这个解释虽然没错,但人在说话的时候是完全【不可能】分三步走的。
1.先思考时间轴
2.再推出先后顺序
3.再排序组织语句
中国人不可能!外国人也同样不可能!
上述这种先后顺序的推导虽然从逻辑上讲是正确的,但从理解语言的角度却毫无意义!
再强调一遍!
在组织语句时,人的思维完全不需要先排序时间轴!
好了!分解动作讲完了!
应该不难理解吧!
下面看一下连贯动作,我只放张表。
请一行一行横着看,很好理解的!
但凡遇到【时态】,就问自己如下四个问题!
1. 是否要表述一件【过了】的事?
2. 是否要表述一个【趋向】发生的动作?
3. 是否要【强调】动作已有的【结果】?
4. 是否要表述动作处于【持续】的状态中?
需要表达哪层含义就【叠加】哪层即可!
都不要,就用一般态!
请自行寻找例句经行对照理解
简单吧!
如果上表的每一行你全看懂了、并且我重新定义的名称你也都理解了。
那我可以肯定的说:你的英语时态至少在理解和运用上不会再有任何问题了。
剩下的只需要对照例句和考题多看看,多想想,熟练熟练就完事儿了。
至于具体的变形方式,课堂老师都会教,这里就不再贴上来了。
到此
你应该已经能明白有些同所谓的【会说更重要,时态用错没关系】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了吧!
因为【用错了时态】就等于【表错了含义】,而不仅仅只是等于【说错了时间】!
总结:
从理解和运用的角度来说,【英语时态】的概念完全不应该按传统那样被分类总结!
传统教学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理解的难度,导致很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都还处于搞不清楚的囧境。
其实【英语时态】很好理解,和中文思维几乎一模一样!
而打破这困境的第一重要原则就是【丢弃时间轴】!
好了!时态讲解完毕!
其实!
我已经把【非谓语动词】(除 to do)和【被动语态】讲完了!
你有get到吗?仔细想想!
真的很简单!
最后,祝我女儿【然心】2017.09.22 三周岁生日快乐! (好像迟到了!我写的太久了!)
感谢她让我得到了这篇文章的灵感!
欢迎交流,如有哪儿说的不妥,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