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230)蓝田生玉

诸葛恪画像

诸葛瑾面长似驴,其子诸葛恪从小聪明伶俐,应机辩论没有对手。

诸葛子瑜之驴

孙权派人牵来一头脸上写着“诸葛子瑜”的驴,要戏弄诸葛瑾。诸葛恪跪求加上两字被允许,就接写了“之驴”两字,众人大笑。孙权把驴送给诸葛瑾,说:“真是蓝田生玉啊!”

诸葛子瑜之驴卡通画

蓝田生玉,蓝田出产美玉。比喻贤父生贤子。

诸葛恪牵走驴

(0)

相关推荐

  • 诸葛家族开始在吴国崛起,这一次亮相的是诸葛恪!

    诸葛恪,是诸葛亮大哥诸葛瑾的儿子,据说此人从小就以聪明闻名于吴国,他在二十岁的时候被任命为骑都尉,同另外几个人一起侍奉当时的吴国太子孙登,大家经常在一起研究文学艺术. 诸葛瑾跟弟弟诸葛亮不太一样,他是 ...

  • 【河南】《智泉流韵》特邀作家艾平原创散文《幽 默 的 味 道》

    艾平  笔名  中尉  平顶山市人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2001年开始发表文章  在散文选刊.平顶山日报.平顶山工人.作家报.小品文选刊.中国文艺.东方文学.九头鸟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一百余篇, ...

  • 摈弃“小”聪明,撷取“大”智慧

    三国时期,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国:他的大哥诸葛瑾投靠东吴,成为孙权倚重的谋士:他的堂弟诸葛诞辅佐曹丕,在魏国做将军.三兄弟分别效力于三国,诸葛家族能人辈出. 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遗传了他们家族的高智商 ...

  • 诸葛亮的天才侄子,却害得自己全家被诛,神童真未必能成大才

    诸葛家族,是三国中势力最远(不是最大)的家族,在魏蜀吴三个国家都有大官. 但是,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兄弟虽然都很有出息,儿子辈却只有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比较聪明.然而,即便号称少年天才,诸葛恪也并没 ...

  • 孙权:我身故后有几位权臣?读读这7个成语典故吧

    <三国志>卷六十四,与卷二十八.卷四十二大抵相似,二十八为魏国最著名的几位叛乱者,四十二为季汉立场不对者,六十四为吴国权臣. 理应为倒数第二次说明:成语典故系列文章是顺着<三国志&g ...

  • 《三国志·诸葛恪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诸葛恪,字元逊,瑾①长子也.少知名.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②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quo ...

  • 爪牙的解释|成语故事|近反义词|读音

    [ zhǎo yá ] 基本解释 动物的尖爪和利牙 党羽,帮凶 详细解释 人的指甲和牙齿. <吕氏春秋·恃君>:"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初学记>卷 ...

  • 【听故事】《车水马龙》成语故事

    故事收听约 5 分钟 今日问答 1.最后,给马太后的兄弟封爵了吗? 2.你们觉得这个车水马龙的龙 和画龙点睛的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成语故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自一个有名的故事. 传说在西汉时期,有一个被称为"飞将军"的将军名叫李广,他射箭十分了得.有一次,他带人去打猎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 ...

  • 出自保定易水的成语故事一一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苏代为燕国到赵国当说客讲的一个故事.他说他在来赵国途中,经过易水(今河北省中部的一条河,流经易县),河蚌正张开壳晒太阳,鹬鸟伸嘴去啄它的肉,河蚌急忙合起两张壳, ...

  • 小学语文100个成语故事,收藏起来讲给孩子听!

    语文学习重要的就是基础和积累,成语作为孩子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之一,在孩子们的平常考试中也不可避免,无论是小学,还有初中或高中,都会用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100个常用的成语,并且附上了故事讲解,家长可以收 ...

  • 【16个动人成语故事】青梅竹马、人面桃花...

    [16个动人成语故事]青梅竹马.人面桃花.凌波微步.庄周梦蝶.咏絮才高.秉烛夜游.倾国倾城.闲云孤鹤.白云苍狗.绿叶成荫--来学习这些成语背后的动人故事! 长图

  • 【山东平度 王连清】原创//成语故事 人生十禁忌

     2021第125期总第1469期  人生十禁忌 自负自满且自私, 人生路途绊脚石. 圆滑油滑还狡猾, 待人接物心非实. 松懈松垮并松劲, 无有志向麻醉剂. 势利功利近利连, 目光短浅弱视力. 盲目盲 ...

  • 【听故事】《风吹草动》成语故事

    往期故事 故事收听约 6 分钟 今日问答 伍奢一共有几个儿子? 伍子胥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 是老了还是因为发愁呢? 添加豆丁爸爸微信 拉您入群 参加故事打卡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一百

    那些土生土长的大东北"成语故事" 之杵绝横丧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