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村气”的黄姚

上个周末趁着休假去了一趟黄姚,觉得不虚此行。黄姚有山,有水,有有年头的老房子,还有美食,以及满足“思想复杂”的游客各种遐想的小资情调。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那就是老房子的来历比较平凡,在文化上不像江浙一带都是名人遗址,遍地风流。

我不好说有什么收获,毕竟去旅游并不是去撒网捉鱼。对于旅游景点,人们普遍有一种“远香近臭”的心理。一些朋友认为这么难得的休假,去黄姚不值得。有人说了一件轶事:她以前有个朋友受邀请去黄姚玩,到了以后说,叫我们农村人来看农村,有什么好玩的!

黄姚的确属于农村,那些青石板,那些泥砖或火砖加黑瓦顶的房子,姚江边水井旁洗衣服的妇女,还有街道上三三两两的土狗,黄姚的确很“农村”。但清代的一个古镇,在摧枯拉朽的市场化大潮中,保持得这么“农村”,恰恰是黄姚的迷人之处。我在黄姚遇到许多广东人,还有几个老外,他们都是冲着黄姚的“村里村气”而来。得益于这种“村味”,黄姚的名气虽然不像乌镇、周庄、和顺、同里那么大,但也不小。贺州人要“吹牛”,完全可以模仿梁启超先生的口吻:“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还是有一点咯。”

我在黄姚住了两天,对于小拇指大的一个镇,有点“浪掷光阴”了。置身古镇,时间过得特别慢,回来以后,感觉好像在那里住了一年似的。好几次从同一条小巷子经过,摆摊的老板娘跟我打招呼:“吃过了?”我说:“吃过了。你吃了?”她说:“我也吃了。”也没问我要帮衬些什么,好像我是她邻居一样。

在黄姚,这种像邻居一样的感觉很强烈。除了头顶上那些花绿的彩幡和装模作样的灯笼,好像你从小就住在这里。“三星楼”门楼下的石阶,你小时候曾经挑水回来,洒湿了一地;金德街上的旧标语和领袖头像,跟你老家墙壁上遗留的没有什么两样;还有家常小炒的餐馆门头上的“生产队食堂”,仿佛时间在对你扮着鬼脸。在河边看到一只鹅,它也是一首伸头缩脖的诗。穿行在古镇,你身不由己就变成了诗人,穿越到了过去的时光。

刚踏进古镇,我就闻到一股豆豉味,之后两天一直沉浸在豆豉的奇香中。据说黄姚的豆豉非常著名,许多店铺都摆卖有包装“不事边幅”的“黄姚豆豉”,摆明了酒好不怕巷子深。与老屋古树等风物相比,味道是更为亲切和顽固的乡愁,任你挥之而不去。我想起念中学时,每个星期都要在公社食品厂,用自带的玻璃瓶买一瓶豆豉浆,拌饭当菜,一顿可以吃八两米饭。老人常说“吃得做得”,难怪赵王“国危思良将”之时要问廉颇“尚能饭否”。那时候我就像一支出土的笋,真是青春无敌,食量如牛。

不过,黄姚最让人难忘的,是它的民风淳朴。现在很多旅游地,这四个字都变成了过去时态。但在黄姚,淳朴还像那些青石板一如既往。我们每人只花了10元钱,在姚江往返游览了近半小时。住宿和吃饭价格也便宜,我们分别在三家餐馆吃过饭,餐具不单独收费,饭和粥也不要钱,比起那些多加些蒜米也另外收钱的餐馆,真有一种不可同日而语的感慨。

如果你觉得这个不说明问题,我再说两件小事:我们在街上遇到一个卖山蜂蜜的老头,尽管他在一个小盒子里盛着供品尝的碎末,但围着他的游客都去拿刚剁下来装进袋子的糖块,他一边费劲地剁着,一边嘟哝着不要再拿了,我都剁不过来了。口吻既无辜又无奈,却始终没有发火,更没有把糖块藏起来。

还有一件是我们离开时,叫客栈的服务员帮忙联系租一辆黄姚到贺州火车站的客车,她当着我们面拨通电话,讨价还价,从黄姚到贺州火车站,约60公里,最后敲定每人30元。这价钱不能不说公道,而且她怎么不懂得赚点中介费呢?

(文章均为原创,个人转载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申请许可。公账号或媒体欲转载,敬请加微信lsq19650206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