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经历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为政篇第二》)
译文:孟武伯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担忧他们的疾病。”
若问是否关心自己父母的身体,恐怕谁都不会否认。然而依我的人生阅历来看,这句话,非到等到自己有了孩子后才能够深刻体会“父母,唯其疾之忧。”
在没有孩子的时候,父母有病,你可能会操心,但不一定会揪心。
自己有了孩子,出于天性,你会对其百般呵护,万般疼爱,孩子稍有不适便会焦急万分。此时,许多人会突然悟出一个道理:父母当年不也是这样对我的吗?只有感悟到这个道理的人,才会同时转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倍增,对父母的身体有着更深层次的关切。
人生就是一场经历。不懂事的时候,从不考虑父母的身体状况如何,脑子里想的和生活中做的全是自己的事情。长大后的某一天,会突然明白一件事:人总归要有死亡的那一天,从那时起,自己对死亡的恐惧与对父母身体的担忧一起涌来,于是,人,开始成熟。再后来,会刻意在父母面前避免提及死亡的话题,而父母在闲聊时反而会毫不在意地聊起“某某某死了几年了,某某某也走了,某某某快不行了……”这样的话题。
年轻时,听到父母这样的对话,我在内心里害怕,害怕父母跟我们永别。虽然知道总归有那么一天,但还是希望那一天不要那么快来到,迟一点、再迟一点。
直到自己在事业上有了一些小成就,可以扛起整个家庭责任的时候,蓦然回首,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父母已经迈入了老年。于是,我整个人就分成了两半:一方面是忙碌着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另一方面不得不面对一天天走向衰老、走向死亡的父母。
人生匆匆,从2001年到2016年,在这15年间,我先后经历了父母、岳母的离世。忽然有那么一天,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双鬓已满是白发。人生至此,可以说大致经历了一个轮回。
与西方的崇尚个人独立不同,中国文化在人生的这一轮回中,非常看重一个人和他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事等各方面的关系。“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是中国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品德、有修养的主要标准。
有一次看电视节目,主持人说,当一个孩子心中能够想着他人的时候,这个孩子就长大了。当时觉得很有道理,现在想想,这句话还不够准确。我的体会是,只有当一个人开始担心父母身体的时候,这个人才算是长大了。当一个人不仅仅是担心父母的身体,而且为了父母的身心健康宁愿自己多吃一些苦,多受一些委屈的时候,这个人才算真正成熟了。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从来不为父母的身体担忧,从来不考虑为父母做些什么,让年老的父母颐养天年,安康幸福,那么,无论这个人的自然年龄有多大,他都是一个有待进化的人。
所以——
当你花钱给父母买了好吃的东西,父母却依然愿意喝稀饭,请不要抱怨,那是因为他们老了;
当你花钱给父母办好了旅游的手续,父母却不愿意去,请不要觉得委屈,那是因为他们老了;
当你兴致勃勃地给父母买了刚上线的新电影票,而父母却愿意在家里守着电视机看纪录片的时候,请不要生气,那是因为他们老了;
当你满怀欣喜地给父母买了名牌服装,父母嘴上说着不错不错,却从来不穿的时候,请不要郁闷,那是因为他们老了;
……
看过一期《非诚勿扰》,男女嘉宾在为忙于事业没时间联系对方是否介意而争论。孟非插话说,什么工作忙?什么没时间?只要你心里有对方,总有办法给对方安慰和温暖的。孟非的话音刚落地,赢来一片掌声。
不要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就在当下,就在眼前。
父母知道你忙,不要你陪在身边,只要你心里有他们,父母就知足了。
不要总想着努力挣钱、给父母花钱,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你健康、快乐、小家庭其乐融融,那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也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老话说,百善孝为先;我想说,孝顺很简单。
2017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