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有话说》第三篇:Intel和AMD的恩怨情仇
同属CISC阵营的Intel和AMD牢牢占据着全球个人PC和服务器的芯片业务市场。
但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双方却上演了一幕幕让人瞠目结舌的爱恨情仇。其激烈程度比腾讯和阿里之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与“双马争锋”的局面不同,AMD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但是它始终没有放弃追逐的脚步。
1957年,一家被后世誉为“半导体鼻祖”、“硅谷人才摇篮”的公司在硅谷瞭望山下的一间小屋里成立。
这就是蜚声中外的仙童半导体。而Intel和AMD都源于这家公司。
1968年,从仙童半导体出来的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没错,就是我们熟悉的摩尔定律的提出者)在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创立。
一年之后,仙童半导体的销售经理杰里·桑德斯也带着几名员工离开,创办了AMD。有意思的是,AMD第一个临时办公地点也在圣克拉拉,随后才迁往桑尼威尔。
蜜月
罗伯特·诺伊斯,集成电路发明者之一
诺伊斯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集成电路发明人之一。摩尔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化学博士,著名的摩尔定律提出者。
这两位大博士都曾经跟随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工作。他们所创办的Intel一出生就是含着金汤匙的。而杰里·桑德斯相比之下就要逊色得多。
因此,无论是从人才还是资源上,AMD都无法与Intel相比。
双方创始人显然也很明白这一点。因此Intel以技术发展为导向,而AMD则更多是以学习模仿和生产制造为主。
摩尔,Intel 第二任CEO,摩尔定律提出者
1978年著名的x86架构在Intel的8086处理器上诞生。
当时个人电脑发展极为迅速,IBM为了抢占市场,将操作系统和处理器外包。前者成就了微软,后者成就了Intel。
基于当时半导体行业“第二来源”的规定,在IBM的斡旋下,Intel和AMD达成长期协议。
从8086直到80286,AMD都是Intel的“代工厂”。
决裂
杰里·桑德斯,AMD创始人
AMD虽然生产的是Intel的芯片,但却是贴的自己的标签。这让Intel很不爽。
自己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东西,你凭什么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而且还借此扩大自己的市场?
于是,在1985年研发出80386后,Intel突然中止了之前的协议,不再给AMD提供386的相关技术资料。
毫无防备的AMD措手不及,一纸诉状将Intel告上法庭。双方从此决裂,走上了全面竞争之路。
可双方谁也没想到这场诉讼竟然持续了8年之久。
8年长跑,可惜没能结婚
直到1994年,AMD才拿到386许可。但此时386早已成为“过气网红”。
而在这8年中,Intel一家独大,无人能敌。AMD只能依靠仿制Intel的处理器生存。
激战
1993年,Intel的586处理器诞生。为了避免模仿,将其命名为Pentium(奔腾)并且进行了商标注册。
AMD同期推出的K6毫无还手之力。
1999年,AMD的Athlon(速龙)处理器诞生。其综合性能超越同期的奔腾。
战功赫赫的AMD速龙
而且AMD抢先Intel发布了1GHz的CPU,一时间名声大噪。
Intel不甘示弱,立刻推出P3,AMD也很快上线Athlon雷鸟予以回击。而且还开发出低版本的“毒龙”来对标Intel的赛扬系列。
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双方互有胜负,竞争异常激烈。对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却也是精彩纷呈的时期。
辉煌
2003年,AMD在x86架构的基础上扩展出x86-64架构,又名AMD64。
几乎同期Intel推出全新的IA64架构,但由于不能和x86兼容,宣告失败。AMD由此抓住机会,迅速给了Intel三连击。
趁胜追击的闪龙
低端市场推出Sempron“闪龙”,中高端市场推出Athlon 64/FX。Intel同期的P4完全不够打。
双方也于此时上演了“真假双核”的戏码。共同推动CPU市场进入双核时代。
回归
2006年,Intel推出Core系列,在CPU市场将AMD打的大败。
为了生存下去,AMD收购了ATI,转战GPU市场与英伟达展开竞争。但CPU市场上,AMD全系列性能都被Intel吊打。
这一时期,CPU高端市场完全被Intel统治。AMD只能通过主打性价比来抢占中低端市场。
2010年,桌面CPU迈进六核心时代,Intel首先发布六核Core i7。AMD也发布了价格亲民的六核Phenom(羿龙) IIX6。
再战
2016年,被Intel打压十年的AMD推出Zen微架构,正式上市Ryzen系列CPU。
在此后的不断发展中,Ryzen系列CPU以更高的工艺,更强的性能,更低的价格得到市场高度认可。但Intel也不甘示弱。Core i7已经更迭到了十一代。
双方似乎又回到“奔腾”与“速龙”激战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锐龙
可以想象,Intel和AMD之间的“世纪大战”恐怕还会继续延续下去。但无论双方如何竞争,都难有第三者能够动摇他们在CPU领域的地位。
预告:《芯片有话说》第四篇:ARM架构,为嵌入式系统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