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西平文学大事记(之一)/整理:奚家坤

1949年:西平县人民教育馆成立;西平县新华书店成立;

1950年:西平县人民教育馆更名为“西平县人民文化馆”;文化馆内设图书室;

1956年:中共西平县委创办《西平日报》;

西平县广播站成立;

县文化馆创办文学刊物《西平文艺》;

1957年:杨宝印在河北《俱乐部》发表唱词《移坟记》、《一只鸡》;

翟振坤在《河南群众文艺》发表剧本《母女的心愿》;

1958年:杨铁成在《中国青年》发表报告文学《山坳里的明珠》;

杨宝印在《奔流》发表诗歌《蛟龙得水要飞翔》;

李发荣在《人民日报》发表诗歌《正义的呼声》;

县文化馆编印诗歌集《跃进歌声》;

1959年:翟振坤在河北《俱乐部》发表剧本《英雄下山》;

1960年:《西平日报》停刊;

1965年:赵尊华创作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后更名《春天的故事》,未出版);

赵尊华参加中作协和团中央举办的全国青年文学业余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66年:县文化部门举办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培训班,张金成,扬铁成,邵兴治,刘富安,朱运祥,李学文,张梦胥,赵尊华、魏文超参加,辅导教师杨宝印;

翟玉堂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千秋万代咱当家》、《欢呼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给咱绘出新蓝图》、《红色喜讯又传来》;在《羊城晚报》发表诗歌《永远跟着毛主席》;在《解放军报》发表诗歌《站在阶级斗争最前线》;在《郑州晚报》发表诗歌《毛泽东时代英雄多》、《英雄战旗红》、《毛主席,我们伟大的舵手》;

1967年:翟玉堂在《解放军文艺》发表诗歌《主席走遍全国》;

1973年:高沛在《河南文艺》发表河南坠子《考珠算》;

杨铁成的剧本《半边天》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杨铁成的剧本《半边天》获河南省优秀剧本奖;

1974年:县文化馆举办第一届“农村业余文艺骨干短训班”;原则上每个乡参加两人,每期30人;

1975年:县文化馆举办第二届、第三届“农村业余文艺骨干短训班”;

祝喜群在《河北日报》发表随笔《赞幼芽》;

1976年:县文化馆举办第四届、第五届“农村业余文艺骨干短训班”;

高沛的报告文学《踏碎洪峰千重浪》、《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收入河南人民出版社抗洪抢险报告文学集《力挽狂澜的人》;

邵兴治在《当代诗歌》发表长诗《抗洪抢险中的县委书记》;

1979年:谢文华在《延河》发表文学评论《我对“表现美”的看法》;

邵兴治在《山西文学》发表组诗《在心的堤岸上》;

1980年:高沛在《奔流》发表短篇小说《老耿直上任》;

陈清泉在《中国农民报》发表短篇小说《队长笑了》;

谢文华在《北京日报》发表文艺随笔《诗人拜诗病牛无病》;在《北京晚报》发表散文《漫步北京植物园》;

张梦胥在河南《民间文学》发表诗歌《民歌一首》;

高沛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

杨铁成加入河南省戏剧家协会;

杨铁成参加河南省第二次文代会;

1981年:李景春在《词刊》发表诗歌《燕子问答》;

翟玉堂在《阳关》发表诗歌《新土》;

王欣敏在《五月》发表诗歌《秋情》、《秋之恋》;

1982年:陈德民在《百花园》发表短篇小说《磨房记事》;

张金成、龚自强在《河南日报》发表短篇小说《贾秀才访欧阳修》;

王艳丽在《星星》诗刊发表诗歌《雪夜》、《在孩子眼睛里》;

邵兴治在《解放军报》发表诗歌《希望》;在《百柳》发表诗歌

《月》(外一首);在《河南日报》发表小小说《谁最富》;

王欣敏在《五月》发表诗歌《生活向憧憬迈开去》;

杨铁成参加河南省文联举办的河南省中青年剧作家读书班;

杨铁成的剧本《太阳店》获河南省优秀剧本奖;

1983年:王欣敏在《青年诗人》发表诗歌《卖玉米棒的小姑娘》、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希望的祖国》;在《百柳》发表诗歌《夕阳恋高岫》;

邵兴治在《北京日报》发表散文诗《夜校归来》、《我走进成熟的

田野》;

陈四年在《散文》发表散文《家乡的“枣花”》;

邵兴治的诗歌《希望》获驻马店地区文联1982年度优秀作品

奖;

1984年:西平县文联成立,同时,成立了西平县文学创作工作者协会,理事长高沛;

西平县图书馆成立;

西平县广播站设立文艺栏目-“西平风光”、“文学欣赏”;

陈清泉在《文学青年》发表散文《洋槐飘香》;

王欣敏在《人民邮电报》发表诗歌《在信件分拣室》;在《华声报》发表诗歌《海峡,我珍贵的集邮册》;在《百花园》发表诗歌《洒水车,驶过街衢》;

张治中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雪花思绪》;

邵兴治在《人民日报》发表诗歌《我举起希望的酒杯——献给新年的歌》;在《山西日报》发表诗歌《不想》;在《中国教工月刊》发表诗歌《钥匙》;

邵兴治的散文《祖国啊母亲》、《家乡的石桥》获驻马店地区文联

1983年度优秀作品奖;

王欣敏的诗歌《希望的祖国》获驻马店地区文联1983年度优秀作

品奖;

陈清泉的散文《洁白的葬礼》,获《河南农民报》1984年度文学作品奖;

1985年:县文学青年成立《竹外云》文学社、《地平线》诗社;

杨铁成在《地方戏艺术》发表剧本《飞吧,燕子》;在《豫苑》发表剧本《摘石榴》;

刘长山在《黄河文学》发表散文《怀念温槐三校长》;

陈清泉在《河南日报》发表短篇小说《有请石老五》、在《北京日报》发表散文《我心中的八达岭》;

王欣敏在《健康报》发表诗歌《救护车,向着希望奔驰》;在《北京日报》发表散文诗《助产士》;在《幼芽》发表诗歌《小蝴蝶》;在《百花园》发表诗歌《招聘“能人”广告抒怀》;

王艳丽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绿》;

张自中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深秋的黄昏》;

杨铁成的戏剧《摘石榴》,获河南省优秀剧本奖(二等奖);

王欣敏的诗歌《洒水车驶过街衢》获驻马店地区文联1984年度优

秀作品奖;

陈清泉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

1986年:县文联创办《柏苑》文学小报;

陈清泉在《河南农民报》发表(连载)中篇小说《倩女行》;

肖国栋在《中国青年报》发表随笔《两条“小狗”的勇敢叫声》、《教师日记三则》;

邵兴治在《绿风》诗刊发表诗歌《那船》(外二首);在《光明日报》发表诗歌《又逢菊开》;在《科技日报》发表诗歌《与你结缘》;

奚家坤在《文艺百家报》发表散文诗《太阳还未升起》;

杨铁成参加河南省文化厅举办的河南省剧作家戏剧理论讲习班;

邵兴治的诗歌《画展》、《新村的韵律》获《诗刊》“全国新乡土

诗大赛”二等奖,收录中国文联出版社《新乡土诗选萃》;

1987年:县文联、县文化局收集整理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西平县卷》打印成册——《西平民间故事卷》主编陈清泉、《西平民间歌谣卷》主编李清彦、《西平民间谚语卷》主编王欣敏;

陈清泉在《河南日报》发表报告文学《棠溪剑魂》;

谢文华在《河南日报》发表文学评论《向作家进一言》;

王欣敏在《花溪》发表诗歌《小小得月楼》;在《工人月报》发表诗歌《以生命拓印你,黄河》;在《奔流》发表诗歌《冬至》;在《中国法制文学》发表诗歌《被迫出嫁的山妹子》;在《文朋诗友》发表诗歌《朱明瑛欠了北方一个莫愁湖》;在《文艺百家报》发表散文诗《围困的诱惑》;

邵兴治在《诗神》发表诗歌《芒刺》;在《花城》发表诗歌《疼

痛》(外二首);

奚家坤在《黄河诗报》发表散文诗《青鸟》、《漂流者》;

东丙兴在《西藏日报》发表散文《绿》;

陈清泉的报告文学《棠溪剑魂》、谢文华的文学评论《向作家进一言》获《河南日报》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

1988年:县文联举办首届文学创作笔会,邀请《莽原》、《当代人》编辑莅临指导,县内作者11人参加;

陈清泉在《萌芽》发表短篇小说《靠山镇》;

王欣敏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艺评论《四月诗会断想》;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春联》;在《牡丹》发表诗歌《龙泉剑》;在《诗神》发表诗歌《又见清明》、《晚浴之惑》;

奚家坤在《散文》发表散文《最要紧的是不灰心》;在《中国农金报》发表散文《沉默的情怀》;

赵小红在《牡丹》发表诗歌《梦》;

王欣敏的诗歌《又见清明》、《晚浴之惑》,获《诗神》年度优秀作品奖;

邵兴治的诗歌《冬青》获《长江文艺》“黄鹤杯”全国诗歌大赛

一等奖,收录于长江文艺出版社《黄鹤杯全国诗文大赛优秀作品集》;

奚家坤的散文《最要紧的是不灰心》被《青年文摘》转载;

1989年:县文联举办第二届文学创作笔会,邀请《奔流》、《百花园》编辑莅临指导,县内作者25人参加;

赵尊体在《散文百家》发表散文《一瞬》;

邵兴治在《飞天》发表组诗《昨天的记忆》;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信念》、《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王欣敏在《奔流》发表诗歌《红高粱》;在《大河》诗刊创刊号

发表诗歌《最后一班地铁》;在《金色少年》发表诗歌《夏夜,一群捉幼蝉的孩子》、《三月》;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

奚家坤在《中国文物报》发表诗歌《大佛》;

王欣敏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

1990年:西平县文学创作工作者协会换届,理事长高沛;

奚家坤在《莽原》发表组诗《很多日子我都在想》;在《大河》诗刊发表诗歌《往事》;

王欣敏在《莽原》发表诗歌《通向特区的沉思》、《蝴蝶标本》;在《大河》诗刊发表诗歌《老家》、《不定向选择》、《对酒》;在《青年时代》发表诗歌《槐花》;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对麦垛的感动》;

王欣敏的诗歌《又见红对联》入选《当代青年爱情诗选》;诗歌《孩子该有个书包了》入选《河南四十年儿童文学作品选》;领衔出版诗集《新世纪风流》;

邵兴治在《青海湖》发表组诗《铁歌剑魂》;在《东京文学》发表诗歌《远方来信》(外一首);在《大河》发表诗歌《无题》;在《中国水利报》发表诗歌《百泉》(外一首);

于廷见在《百花园》发表小小说《啊,小巷,那条狭狭的小巷》、《老贾和兔子》;在《散文》发表散文诗《秋情》(外二章);

邵兴治的诗歌《那船》(外一首)、王欣敏的诗歌《小小得月楼》、陈清泉的短篇小说《靠山镇》、张自中的诗歌《深秋的黄昏》、奚家坤的诗歌《琥珀》、赵尊体的散文《一盆绿春的情思》、谢文华的文学评论《向作家进一言》获驻马店地区文联1985-1988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

奚家坤、邵兴治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

1991年:杨铁成在《河南新剧作》发表剧本《草帽官》;

于廷见在《百花园》发表短篇小说《飘飞的红柿叶》;

赵尊体在《青年文学》发表散文《一缕温馨的问语》;

邵兴治在《福建文学》发表组诗《人约黄昏后》;在《大河》发

表组诗《柳烟花影》、《等待》(外一首);在《牡丹》发表诗歌《庐山夜眺》(外一首);在《莽原》发表诗歌《无名花》(外二首);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将军松》;

王欣敏在《大河》诗刊发表诗歌《红罂粟》、《夜来香》;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农历》;在《词刊》发表诗歌《十月的东方》、文艺评论《心灵的历程》;

奚家坤在《中国交通报》发表诗歌《给友人》;

王欣敏的诗歌《夏夜,一群捉幼蝉的孩子》入选《优秀儿童诗选》;

1992年:《柏苑》停刊,共发行24期;

赵尊体在《散文百家》发表散文《一种家园  一个太阳》;

王欣敏在《牡丹》发表诗歌《渴望颠簸》、《野草莓》;在《金色少年》发表诗歌《三月》;在《词刊》发表诗歌《田野又是青纱帐》;

王欣敏的诗歌《心像花蕾》收录《当代青年抒情短诗集萃》;

邵兴治在《大河》发表诗歌《一方碧水》;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不能忘却》、《品茗》;

陈清泉在《河南日报》发表散文《拜谒红旗渠》;

陈清泉的散文《拜谒红旗渠》获全省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

王欣敏、邵兴治参加第四届“黄河诗会”;

1993年:中共西平县委创办《西平报》;

祁发林在《莽原》发表中篇小说《长平之战》;

邵兴治在《长江文艺》发表组诗《写在漂浮的土地上》;在《河

南日报》发表诗歌《树》、《鸡公山》;

王程欣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屈原故里寻踪》;

王欣敏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年画》;

陈郁在《中国妇女报》发表散文《总觉得……》;

陈清泉、宋守信、谢文华编著的文集《西平风情》出版;

邵兴治的诗歌《我是帆》(外二首)、王欣敏的诗歌《沉重的翅膀》

获驻马店地区文联1981——1991年度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邵兴治的诗歌《毛泽东》、《毛泽东与书法》获《诗刊》“毛泽东诞辰百年征文”三等奖,收录于中国文联出版社《永远不落的太阳》;

1994年:杨铁成在《河南戏剧》发表剧本《绣金匾》;在《莽原》发表报告文学《绿色奏鸣曲》;

祁发林在《新聊斋》发表中篇小说《西施之死》;

张耀华在《星星》诗刊发表诗歌《观察一朵花》;

肖国栋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报告文学《爱心之歌》;

王欣敏在《文友》发表散文《风儿在窗前轻叩》;在《词刊》发表诗歌《唢呐声声》、《中国神农》;

1995年:邵兴治在《上海文学》发表组诗《不能忘却的纪念》;在《牡丹》发表诗歌《此刻》(外二首);在《躬耕》发表诗歌《怀念那泓清水》;在《黄河诗报》发表组诗《心在旅途》;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播下圣洁的好种子》;在《牡丹》发表组诗《写在漂浮的土地上》;

王欣敏在《牡丹》发表诗歌《乡愁》;

1996年:王欣敏在《词刊》发表诗歌《庄稼汉的歌》;

邵兴治在《草原》发表诗歌《旋舞之翅》;

翟玉堂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

1997年: 赵尊体在《山花》发表散文《燃一烛心香》;

邵兴治在《牡丹》发表组诗《庐山诗画》(外二首);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故乡》;

王欣敏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贴年画》;

奚家坤的组诗《谒白居易墓》、邵兴治的组诗《心在旅途》获驻马店地区第二届文学奖(1992-1996);

高沛编辑的《河南民间文学集成.西平故事卷》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8年:王欣敏在《牡丹》发表诗歌《风景》;在《热风》发表

诗歌《歌后的空白》;

邵兴治在《牡丹》发表组诗《心的空间》、《心之旅》;

王欣敏的诗歌《通向特区的沉思》、《野草莓》入选《河南文苑英华·诗歌卷》;

1999年:苏艳霞在《儿童文学》发表短篇小说《未尽的夏日》;

王欣敏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祖国,我想对您说》;在《词

刊》发表诗歌《刑警本色》;

徐玉璋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除夕夜》;

邵兴治在《牡丹》发表组诗《这方热土》;在《河南日报》发表诗歌《棠溪秀色》、《铸剑峰》;

翟玉堂在《农民日报》发表诗歌《脐带》;

杨铁成的剧本《棠溪圣火》获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大赛优秀剧本一等奖;

王欣敏的诗歌《祖国,我想对您说》获《河南日报》庆祝建国50周年诗歌征文三等奖;

奚家坤的诗集《小城诗人》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杨铁成的戏剧集《中国当代戏剧家文库.杨铁成卷》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