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总集剧本•执政部分
《中国通史》总集的第一部分是思想文化部分,这部分结尾时,以两句话承上启下:“中国的传统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儒法释道等各种思想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演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这些思想广泛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举止、礼仪道德、政治观念,影响着诸多政权的成败兴亡。”然后便转到执政部分,这部分内容仍然非常复杂,涉及各种制度、机制、用人、反腐、中央与地方、朝代的兴亡等方方面面。如何抓其关键、浅显易懂地说清楚?如何把握节奏、与画面相结合?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决定以一句话为其定基调:“数千年来,治国安邦是无数政治家、思想家梦寐以求的愿望。” ——张建安
【解说】
数千年来,治国安邦是无数政治家、思想家梦寐以求的愿望。公元前361年,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士子从魏国投奔到秦国,他就是精通法家刑名之术的商鞅。商鞅向急于称霸图强的秦孝公提出了以法家为指导的变法“强国之术”,得到秦孝公的高度认同。
商鞅制定出了一系列严厉的法律并得到实施,使秦国成功崛起,在商鞅变法138年之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强大的秦朝。然而,严刑峻法在成就了秦的统一之后,却又导致了秦朝的迅速灭亡。仅仅15年的王朝兴衰,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能光靠严苛的法律制度。
【采访】卜宪群(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所长):
秦国推行以法治国,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严格推行各项法律政策措施,这对它(秦)的统一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以法治国这个是必要的,但是如同汉初政治家对秦朝总结所说的那样,徒法不能以自行,仅仅依靠法律也是不行的。
【解说】
从周初到秦亡,经过近千年的探索,以礼治国、以法治国两种方案均已提出并实践。然而,究竟该怎样成功地将二者有机结合,使之合理地治国安民,这些问题秦始皇没能解决,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没能彻底解决。
汉武帝晚年,好大喜功的国策弊端丛生,农民负担越来越重,豪强横行于乡村,官吏残暴腐败,一度强盛的汉朝走到了重蹈秦亡覆辙的危机边缘。
公元前89年,汉武帝深刻反省和检讨自己多年来所犯的错误,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罪己诏——《轮台诏》。宣布不再劳民伤财,而要实行“以民为本”“与民休息”的新国策。千古一帝的“哀痛之诏”,不仅挽救了即将覆亡的西汉王朝,它也为如何治国理政打开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两千多年以来,历朝历代的执政者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中国传统政治制度逐步得到成熟与完善。
为了促使百姓大量垦荒种田,均田制在北魏时期颁布执行并被隋唐所继承。这个“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百姓更加安居乐业。唐太宗时刻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提到了关系国家存亡兴衰的高度。
在郡县制全面代替了分封制之后,政府管理机制建设也在不断增强与完善。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在隋朝被确定下来,由此政府机构开始有序而高效的运转。
中国自古就有尚贤的用人观念,如何选拔人才、运用人才,向来是执政者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
隋朝开启了科举考试的先河,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使出身寒门的普通人也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
制度的完善、人才的涌现、生产力的提高,使唐王朝社会稳定、国富民强、思想开放、文化繁荣,形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又一文明高峰。然而,盛世之下,危机也开始若隐若现。
【采访】卜宪群(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所长):
封建制度的它的本质是专制主义,它要取决于皇权,取决于中央集权的强弱,如果说中央集权出现衰弱,或者说皇帝本人出现了昏庸的情况下,那么再好的制度,它也很难坚持下去,这就是我国封建社会为什么不断地出现文明的高峰又走向衰落的一个经验教训。
【采访】吴宗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能不能认识到当时发展的需要,及时地做出这种改革,这是统治者有没有远见,有没有作为,思想上是不是保守,一个重要的表现。
【解说】
的确,强大的唐王朝也没能做到历久常存,均田制的破坏,安史之乱的爆发,藩镇割据的危害接踵而来,迅速导致了中央政权的危机,并最终导致唐王朝的覆灭。在紧接下来的五代十国时期,篡权与兵变,竟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如果这个难题无法解决,中国将可能永远分裂而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国又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历史节点。
在历代传习的少林拳术套路中,有一套神秘的拳法被称为“太祖长拳三十六式”,据说正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立的。宋代一直有“太祖一根哨棒打下四百州江山”的说法,从少林寺走出来的赵匡胤,差不多只用了12年的时间就通过陈桥驿兵变,实现了黄袍加身。然而,赵匡胤接下来的做法,才真正显示了一位开启伟大王朝的帝王的风范。
赵匡胤将各地军队中的精华都集中到京师,编入中央禁军,使得地方兵权被极大地削弱。推行“更戍法”,军队间经常调动,军队将领也须经常更换。在中央,确立了由“三衙”共同统领禁军的制衡体制,又由枢密院制衡“三衙”,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彻底分离。
宋太祖在政治、军事、财政各方面,通过推行一系列措施,在制度层面上有效地遏制住兵变,实现了国家的长久统一,终结了历史的轮回。为了压制武夫悍将,宋太祖还将一大批文臣放到重要的岗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从制度上使整个国家重新稳定下来。
【解说】
其实,无论重用文臣还是武将,在中国历代政治中,都有一个顽疾,这就是腐败问题。腐败的问题解决不了,任何强大的根基都会腐朽坍塌。
这里是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风雨之后,明城墙一如当年巍峨,甚至不见苍老。走近明城墙会发现,城墙的每一块墙砖上都刻写着铭文。
几亿块砖都能找到准确的出处,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明城墙历经几个世纪屹立不倒。曾经深受元代官员腐败盘剥之苦的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便采取高压态势反腐。明代的《大明律》和《大诰》对官吏贪赃、监守自盗、私用民力搜括民财等,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朱元璋还不惜使用酷刑来惩治贪官。
洪武十五年,涉及空印案的1300多名官员全部受到处理。三年后,户部官员粮食贪污案被查实,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至地方官被判处死刑者三万余人,几乎把朝廷上下官员一扫而空。朱元璋的严厉反腐产生了明显效果,明朝初年成为一个吏治比较清明的时代,出现了官员不敢贪的短暂局面。
【采访】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朱元璋惩治贪官污吏的结果,效果非常明显,当时说一时世风丕变,无不洁己爱民,但是贪腐和反贪腐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果你反的力量大,贪腐就会少,如果你反的力量小,贪腐就会大。这用中国传统的话说,这是天理和人欲之间的博弈,所以这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这是是否坚决执行制度的问题。
【解说】
朱元璋倾尽一生,都在为他心中那个美好世界而努力,但腐败与封建制度与生俱来,朱元璋不能也不可能完全遏制住腐败,明朝后期,官僚腐败再次加剧,最终导致了王朝灭亡。
当崇祯皇帝的最后时刻来临时,所有的官员早已不见踪迹,这位勤勉的皇帝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他只有用血衣遗诏表达对腐败官员的痛恨:“朕自登极十七载,三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可将文官尽行杀死,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
在中国的历史上,王朝的衰亡悲剧曾不断上演。当后庭花的歌声在陈朝后宫不断响起,沉溺于荒淫玩乐的陈后主已离亡国之君不远了。当周幽王为了博得爱妃一笑,以烽烟召集诸侯,将执政大事视为儿戏的时候,西周的灭亡也就迫在眉睫。当商纣王相信只要天命护佑,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荼毒生灵的时候,商朝的灭亡也就同样在所难免。政治腐败必然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当矛盾激化到无可调解的时候,残酷的战争往往成为唯一的解决之道。(待续,下一部分为“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