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完微信红包后,我退出了同学群”:虚伪的社交,会浪费生命

01

随着现在网络化的愈发普及,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情况,都有可能被网络上的某些行为所取代。

就像是发红包一样,你可以给别人一个现实的装有现金的红包,也能通过微信,发一个电子红包。

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能发现,在微信群中发红包的人,那是越来越多了。

一般来说,大多人都会发一封几十块的红包,然后分成十来份来让别人去抢,抢多抢少全凭自己的运气。

而微信红包,现在已然成了网络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交往渠道。

在工作群中,为了和某些同事与上司搞好关系,不想被人指点,人往往会在逢年过节时互相发红包,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在同学群中,大多人都碍于面子,都会尽可能地在群中发红包,想以此来让同学群的气氛变得不再冰冷。

但是,有一点我们是要明白的,那就是所有人际关系的背后,都是冰冷的,无论你在这段关系中付出了什么,做了什么。

有些时候,过分在乎这些虚伪的社交,有可能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02

昨日,有读者在后台留言,他是这么说的。

在大年初三那天,他自己某个同学群中的同学,都在里面相互发红包,特别热闹。

而当他进入到群中时,他才发现,原来他们在玩红包接龙,基本每个人都发了至少一份红包。

看到这种情况,他就在思考,自己跟这些同学没有什么感情,也都多年没交往了,不如就不玩了。所以,他就假装看不到,也没有领他们发的红包。

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再次打开微信的时候,他看到这个被自己“屏蔽”消息的同学群,竟然有很多人在“艾特”自己。

他点进去才看到,原来是里面的同学都在叫他发红包。原因很简单,就是每个人都发了一遍了,就他没发。

他想,也就一个红包的事儿,便直接塞了一百块,封了30份,让他的同学去抢。

不用多长时间,这份红包就被人抢光了。

可是,下面除了很少有人说感谢以外,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却在那里吐槽,说这个人太自私了,人人都发200,就他发100。

读者他自己也很蒙,原以为自己发了100就已经够多了,谁知道别人还不满足。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并没有领别人的红包,自然就不知道这红包的数额到底有多少。

就冲他们这番话,读者一气之下就再发了200,然后便退出了同学群,删除了通讯录中刚才那些“议论”自己的人。

03

这样的情况,你有遇到过吗?

其实,在微信群中发红包,或者说领红包,这是很自由的一件事,自己想发就发,想领就领。

可为何在某些群中,却成了非做不可的事儿呢?其实,这就跟人际关系中的“潜规则”有关了。

不管你跟对方的关系好不好,可是,既然在一个群聊中,或多或少的意思都该要表达一下,不然就是不懂得做人。

这样的行为,看似是正常的,可却是有些强人所难,逼迫别人的意思在里头。

就像是上文中的读者,他本来是不想发红包的,而且他也没有领别人的红包,也没和别人玩接龙的游戏,为何他要发呢?

而且,他和那些同学已经多年没有见面了,早就没有了以往的情谊和关系,不发,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可他的同学却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既然大部分人都发了这个红包,那么他也一定要发。

退一步来说,这样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可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为何当他发了红包之后,还会有人嫌弃他呢?

发与不发,这是人之自由。而发多发少,那更是人之选择。

04

从这件事中,仿佛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这世间的某些虚伪社交,会浪费人之生命。

年轻的时候,也许我们没有这种感觉,都认为社交之事儿,那是必然要做的。

可是,当人上了年纪之后,我们就会有新的态度,那就是所谓的社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适合自己的社交,宁可将其抛弃,也不要参与到其中。

在如今的社会当中,人情愈发变得冷漠,而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也早已被物质所取代了。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就该都清晰地明白,选择和某些人不再往来,选择远离某些人,这是人必要的行为和经历。

就像是上文中读者最后的做法一样,他退出了群聊,删除了他所厌恶的同学。

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这样的做法, 颇有些绝情。可是,站在他的角度来看,这是正确的。

与其和那些没有感情的人有往来,与其在假惺惺的社交中浪费时间,不如双方都逐渐远离,各自安好,互相还对方一个自由。

虚伪的社交,就像是慢性毒药,终究会危害人的未来和人生。

文/舒山有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