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洛阳桥
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桥南村
建于北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在城东十三公里,有公交车可以到桥南。有意思的是,公交车在城区只用普通话报站名,而出城后,增加了方言报站名。
洛阳桥原名叫万安桥,横跨于泉州与惠安分界的洛阳江出海口之上,是当年广东、福建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洛阳桥由泉州郡守蔡襄主持修建,历时近七年建成。长360丈,宽1.5丈,有船形桥墩,两侧有五百个石雕扶拦及廿八尊石狮,另有七亭九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
洛阳桥的建造有许多独到之处。当年建桥时,先沿桥梁中轴线向水底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被认为是现代“筏型基础”的鼻祖。此外,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蛎生长速度快、外壳附力强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黏结成一个整体,这就是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实例。由于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潮涨落的高低位差,来架设桥面大石板。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减轻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力。洛阳桥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大石桥。
桥头有两座形制不同的石塔。
西为北宋楼阁式石塔,八角三级,单层须弥座,塔檐为仿木结构,檐顶雕瓦垅,塔壁各层相互间隔的四面刻有佛像,宝葫芦塔顶。
东为五轮塔,双层须弥座,第一层六边形无饰。第二层为圆形,上下仰覆莲花瓣,束腰为金瓜形态。塔身接近椭圆形,西面有一个石窟,里面供奉观音像,塔檐六角仿木结构,塔刹为圆盘基座,三级相轮,宝葫芦塔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