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课程得人心
春的气候,在东海岛真心是变幻无常,忽晴忽雨忽阴忽雷,有时一天就得变上好几次。然而,它再如何变,也终比不上我越来越浆糊的脑袋!
每每坐下来想要打字时,似乎灵气一下子就被抽空了一般,以前“笔走龙蛇”“一气呵成”“霸气凌云”的文字,就像被弼马温打散了的天兵天将,四散逃匿,不知所踪。唯有我心心念念的阅读课,无时不刻地跳着出来,横一竹竿:呔,还不束手就擒!
这个星期的初中阅读课,是我一个多月来从灵感一现,到绞尽脑汁,到喜出望外的一个过程。以前有没人做过这样的课程我不知道,(/捂脸 好像就没听过几个课程)不过,我居然把心理学不可思议的图片跟阅读扯上了关系,这会不会也是一个大惊喜呢!
“阅读没有对错之分”,那么,就可能引发一个问题,阅读为什么要分对错?阅读是否都需要去求一个对或错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是眼见的真的是实吗?我们仅凭眼睛所见的,就可以断定我们的阅读,是真是假吗?
一开始时,我不确定我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否就适合初中生。不过,一堂课下来,每个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最后让他们去找“九人图”和“十三人图”时,兴奋不止。平时浮躁的孩子,也会静静地盯着图片,很用心地在寻找。
阅读,被很多教育家夸大到无所不能,仿佛就能解决教育的一切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阅读?
书籍?电影?音乐?戏剧?还是……不!不!不!这些都仅仅是阅读的对象,而不是阅读本身。我并不想去嫌弃这些,相反的,我很喜欢用到以上的各种“对象”,来诠释阅读。然而,阅读真的不是阅读对象!
阅读课,也许不该称为“阅读课”。因为阅读本身是一种能力,如同长在人身上的特质一样。它也许不显眼,但它有独特的气场,即使在最深最黑暗的角落,也能让你感觉到它的存在。
阅读课程的设计,就是一个自我学习,无限成长的过程。如同“哈里波特”里的糖果,有着各种各样的味道,然而你不放进嘴里,永远都无法知道它是什么味道。是的,我想说的就是,阅读课程的设计,就是设计阅读课的人的一个自我体验过程。个中的酸甜苦辣虽然无法事前知道,但就像怀春的少女,第一次闭上眼睛等待心上人的亲吻。很神秘、很期待、很紧张同时很兴奋。
使用过的阅读课“道具”已经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文本就不用说了,不管是诗歌还是短文,还是整本书都早已是阅读常客,电影、音乐、舞蹈、游戏、沙画、动画、戏剧、魔术、绕口令等等,均是信手拈来。阅读,在心,不在形。万物为阅读所用,万物随阅读而用。
局限于书籍的阅读时代应该过去了,大阅读时代已经来了!局限教科书的教学也应该过去了!在新的时代啃着硬馍馍,就是跟自己的牙口过不去!
不要说你的胃不争气,也许是你没有找到适合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