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要造车?雷军以前不是说过“新能源造车就是骗钱”?
作为一个铁杆车迷,从小虎哥我就能把市面上的汽车品牌倒背如流。乃至于什么五十铃、日野、日产柴UD、斯堪尼亚、太拖拉……基本都在心里装着。可如今大虎悠站在街上却似乎对车越来越陌生了。因为很多车标我见都没见过。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所谓的“新能源车”。从小给灌输一种理念:造车靠的是日积月累。无论是车身力学结构、底盘布置、还是动力匹配……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没有个至少三四十年的功力,是不可能造出靠谱的好车的。因此数十年来全球主要汽车品牌也就那么些。
雷军居然也要造车?
他以前说“新能源是骗钱”
要说上星期我吃到的最大的瓜,我想除了是日本最大刹车系统制造商曙光制动株式会社自爆质检造假,篡改检验数据,持续造假20年外,应该就是雷军终于拍板决定要造车的新闻了。如果您没听过雷军这个名字,那您一定知道小米手机,没错,小米的老板就是他。
早在2018年,坊间就传出雷军要进军电动汽车行业的消息,期间某“雷字辈”品牌微型电动车还真的下线与消费者见过面。但事后被证明只是山东的一家“老头乐”企业的闹剧,为此小米还控告了对方,获得40万元赔偿金。
2020年小米官网突然挂出一张海报,上书:“造车?我们是认真的!”,在一片疑惑声中小米回应“没有的事,小米不会造车”。并表示所谓的造车只不过是小米商城上架了一款电动遥控玩具车而已。
扎堆入局是因为
赚钱时机成熟了
就连雷军自己都曾在公开场合说过“他认为新能源造车就是骗钱”,怎么一转眼他自己造起了车?——这不得不承认,归根结底还是“赚大钱的”时间节点到了。百度、华为、阿里巴巴……全都一股脑的跻身造车领域,那么作为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小米岂会甘愿落于人后?
然而当我们深究互联网公司造车这件事,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他们都没啥子核心科技。不信你看:百度和吉利联手造车、华为联手宁德时代推出电动汽车相关总成、阿里巴巴借壳上汽生蛋、恒大砸钱收购国外流水线……
毕竟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而言,真正的核心就是“三电”(电机、电控、电池)。眼下国内企业有独立开发和设计三电能力的,除了“某某迪”之外,还有谁?一系列的硬件总成都捏在宁德时代、三洋电机、上海大郡、清陶科技、百思特锐等电池、电机、电控企业手里。
掌握核心科技的有几家?
但那又如何呢?
因此国内绝大多数整车企业所谓的造车计划,无非就是在“系统集成”。这与10年前国内一大堆“低端乡村SUV”大爆发非常类似:发动机大多用绵阳491,或者航天三菱4G64,变速箱基本都是杭齿、唐齿的手动挡,底盘几乎都是“仿三菱V33或者仿丰田海拉克斯”。
车厂自己只负责设计一个外壳,聘用专业的“汽车自由人”团队外加高薪请一位资深“总布置”,然后买回来一大堆内饰配件就齐活咯!虽然技术要求低、投入少,来钱快,但是这种模式带来的却是野蛮的重复投资——比如那些当年满大街跑的“脱了外壳骨子里都一样”的不同品牌的各种乡村SUV……
但是大浪淘沙之后又如何?十几年过去了,如今依然活着的还有几家?河北红星、双环汽车……这些当初鼎鼎大名的牌子如今早已作古。那么当年这些企业为何扎堆往“皮卡大跃进”里跳?我想一切还是为了利益,毕竟短平快的钱谁都爱。
如今新能源时代已来
燃油车的未来似乎不乐观
最近两年来,似乎身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很多闻所未闻的新能源新势力。比如2月3日,广汽蔚来前任CEO廖兵在微博宣布创立自由(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推出一个新能源汽车新品牌“自由汽车”。
比如同样是2月份,最新一期的工信部申报目录上,出现了一个叫做“摩登”的全新品牌,一详查才知道原来是一家注册在上海,注册资金5700万的的网络与技术服务公司(这样的注册资本绝对称不上是大企业)。
“怎么如今阿猫阿狗都能说造车就造车?”成了身边很多伙伴都挂嘴边的问题。我想答案就是“一切为了市值”。想想国内那几个市值炒作高手成功用几十亿撬动数千亿,换了你是商人你又敢说你不心动?一句话,赚钱的事情没人不喜欢。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今一窝蜂扎堆奔新能源,或许也是一个风向标:毕竟资本家的脑袋瓜可比我们聪明的多,消息灵通的多。肯定是他们看准了中国未来会全力进入电力时代,才会如此大胆投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和泰哥观点不同:我认为这样下去燃油车已经没有未来,而泰哥依然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