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第二讲:何为平仄?格律的第一条法则
大家好。
今天我们正式开始讲格律诗的知识。
平仄是格律诗的基础
我们上一讲说到了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严格遵守平仄格律。那么什么是格律?按照我们今天的普遍理解,“格”是格式,“律”是音律。也就是说格律指的是音律上的规范,当然也还有其他规则,但最终都是为了音律服务的。
所有的规则和手段都是为了让诗作吟诵清朗顺口,抑扬顿挫,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感,打动读者,建立诗人和读者之间的通感。
而格律诗的音律基础就是“平仄”。
平仄是古代诗人在汉字四声发音上面整理、简化出来专门用于近体格律诗创作的音调划分。
我们如果不学习创作近体格律诗,甚至都不需要专门学习平仄。在进行现代诗、古体诗(古风)的创作时,我们只需要注意汉字本身的四声音调配合整个句子的流畅、清晰,不需要考虑平仄。
但是我们这个专栏的目的是什么呢?正是学习近体诗,学习格律规则。所以平仄知识是我们绕不过去的。
我们必须学会、掌握它。
难吗?一点都不难。
咱们在说话、朗读、吟诗的时候都在无意识地遵守音律规则,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就好像我们口渴了,自然知道要喝水。而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得出每人每天最好喝八杯水。所以现在有专门的提醒人每天喝八杯水的杯子出现了。
理论都是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提取出来,然后指导改变我们生活。
平仄知识也一样。都是从最初的、简单的音律知识中提炼、升级、规范之后再来指导我们进行格律诗词创作。
为什么有人不知道平仄知识,写的诗一样朗朗上口?
很简单啊,我们一天不喝八杯水,一样活得好好的啊。
这道理是一样的。
平仄的产生和发展
我们先了解一下平仄的产生和发展,这对我们在以后写诗的时候遇到一些分歧观点有帮助。我们不但要懂平仄,也要懂得为什么要懂平仄,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赏析古诗词和创作古诗词会出现不同的平仄。
我们遇到不同的反对观点,可以不予理睬,但必须自己心里明白。
中国音韵学和古诗的发展比起来,是不长的。古诗从《诗经》之前就已经在民间产生,一直到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吟唱还处于口渴了要喝水的自然反应阶段,属于嗓子痒了,要唱歌,然后在语气之间自然停顿,产生节奏和押韵的作品。所以,早期的诗歌都是朴素的,淳朴的。或者咱们换句话说,文辞修饰性不高的。
曹魏时期,曹植在与曹丕争夺继承人失败之后,潜心佛学。在翻译印度佛经过程中,发现了汉字发音的一些规律,创造了“梵呗”,于是对汉字的声调发音研究发端。南北朝时期,随着佛学的广为传播,声韵学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韵书和研究者。
如周頤《四声切韵》,沈约《四声谱》、王斌《四声论》等等,这些研究者们各有侧重,但是将汉字读音划分为四声是共同的认知。
这个时期汉字的四声为“平,上,去,入”。
进入唐朝,宫廷诗人们开始整理并研究开创格律诗体。宰相许敬宗发现四声标注相对于格律诗来说还是复杂,于是在武则天钦定下主持编制了一部声韵书。这本书针对格律诗把四声中的“平”和“上、去、入”声分为平、仄两部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平仄来源。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平声中,平直不变的称为“阴平”,缓慢上扬的称为“阳平”。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发音不平顺的就是仄。
普通话平仄划分
那我们今天如何划分平仄呢?
现代汉语拼音中,音调为一,二,三,四声,对应的平仄一声为阴平,二声为阳平。三声和四声都是仄声。这样,所有的汉字根据这四声调都可以划入平音和仄音。
举例:“飞、肥、匪、废”。“飞”、“肥”为平声,“匪”、“废”为仄声。
如“踏遍青山人未老”,平仄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这句诗明显就比我们正常说话音律清晰,节奏感要强,因为这是一个遵守平仄关系的标准律句。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划出平仄来,但是意义并不大。
平仄的划分最主要的功用还是进行格律诗创作。
古今平仄的不同
古代汉语的平仄划分和普通话是有区别的, 古时候的四声为“平,上,去、入”。而在平仄规律中,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入、去统统划入仄声。
举例:“飞、肥、匪、废”。“飞”、“肥”为平声,“匪”、“废”为仄声。
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字的发音虽然在四声标注上有不同,但是实际上在平仄上是一样的。
“平”对应普通话的一二声“飞、肥”的音调;“上”就是普通话的第三声“匪”的音调。“去”就是第四声“废”的音调。
关键的一点,“平、上、去、入”中的“入”声字去哪儿了呢?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字已经并入了其他发音,“一,二,三,四”声都有。这个也就是平仄的难点所在了,在鉴赏古诗的时候,如果发现固定平仄关系中该发仄音却是现代的平音字,就要去查一下这个字古时候的发音,是不是属于入声字。如果是入声字,就没问题,如果不是,那么这个位置就出律了。
比如“一入江湖岁月摧”,按普通话发音来划平仄的话是“平仄平平仄仄平”,但在古诗中却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因为“一”是入声字,在古时就是以仄音入韵。
入声字的辨别方法有入声字表可以背,但是本人不建议这样,意义不大。
为何我们要大量阅读赏析前人作品?有很多原因,常用入声字积累也是一方面。有了积累和对平仄关系的理解,基本上就不会有赏析障碍,除非是碰到特别冷僻的入声字,那也可以像查字典一样去查,没有必要死记硬背的。
平仄的意义
那么为什么唐人要用平仄来取代四声标注呢?前面也说了,就是为了简化音律标注,更好地提取规则。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
我们找一首大家都熟悉的诗,分别用四声标注和平仄标注,大家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平仄在近体格律诗中的作用。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我们用四声标注,得到发音起伏的关系是
上去平平入,平平入入平。
去平平去入,入上去平平。
看不看得清?能否找出内在音韵规律和关系?
咱们把“上、入、去”划入仄音,再看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瞬间清晰明朗了,可以看出第一句的平仄和第二句是完全相反的,这正是平仄格律中重要的“相对”原则。
所以理清平仄有利于我们理解近体格律诗的各种音律规则。以前总有朋友跟我说,近体诗不好学,难就难在平仄关系的背诵和套用。但是如果大家跟着思路走,了解古人是如何制定平仄关系的,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背诵,只需要掌握相关规则,所有格律诗的关系都可以分析推导出来的。
关键是跟上古人在创造近体诗规则时的逻辑思维,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并不比古人差,甚至在见识上,我们比他们要丰富得多。
不可能他们能做好的事情,我们做不好。
平仄格律的“相替”
上面讲的是单个汉字的平仄划分,而在格律诗中,平仄是相互作用,相互对应的。
汉字在日常发音中,双音节是词的最小结构。那么一句诗,或者一句话要抑扬顿挫,高低不平,能做到的就是在双音节位置进行平仄互换。同时经过漫长的发展淘汰,最终诗人们只选取了五言、七言这两种格式来做格律诗标准。因为这是双音节词加上单音节字的最灵活,最容易产生节奏感的格式。
并不是没有其它格式的诗,二言诗、四言诗、六言诗、八言诗、九言诗、杂言诗都存在过,只是被语感自然淘汰了而已。
历史上最早的诗是《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两言诗,《诗经》中大量存在四言诗,直到曹操,还在咏四言诗,这些都是诗歌作为音乐附着体随着音乐变化而进步的明证。
所以,在格律诗中平仄变化是以二个字为最小单位的,既不频繁变化惹人生气(平仄平、仄平仄),也不会出现超过三个音的连平或者连仄让人乏味(平平平平)或者烦躁(仄仄仄仄),这才是适合人正常吟诵的标准。当然这是指格律诗正格,因为我们是讲规则,超出规则的变化以后再论。
那么这里就出现了格律诗的第一个最基本的平仄要求:“相替”。这是所有格律诗的平仄基础,一首诗只要有句子出现平仄不相替,基本上就可以判定不是律句,而整首诗也就出律,进入古体诗的范畴,不是格律诗了。
这就是我们平时听得最多的“二四六分明”。指一个律句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的平仄必然是相反的,呈现“平、仄、平”或者“仄、平、仄”交替出现前进的状态。否则的话我们称之为“失替”。
我们随便找首七绝来感受一下,时值深秋,就用刘禹锡的《秋词》吧: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我们用平仄标注法标出整首诗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们单挑每个句子的“二、四、六”位置的字看:
古、秋、寂(仄、平、仄),言、日、春(平、仄、平)。
空、鹤、云(平、仄、平),引、情、碧(仄、平、仄)。
是不是平仄完美交替前进呢?这就是这首诗能称之为七绝的基础。当然还有其他规则,我们可以在后面讲到的时候一一对应核查。
综上所述,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而平仄格律是一套使用平仄关系帮助我们创作近体诗的音律工具。
先学习,后超越。
记住,平仄是声调简化,而格律只是一套工具。
不知不觉又扯了快四千字,就讲到这里吧。今天我们讲了平仄的起源和如何划分以及平仄格律的第一个重要规则“相替”。大家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一些格律诗(标注“七绝”、“七律”的作品最好),进行平仄标注练习和“相替”的熟悉。也可以看一些网络作品,找出“失替”的毛病。
下一讲我们进入格律诗的平仄关系中的“对”、“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