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0)+湖北+湖南部分3

玉圭明代早期 高15.8、宽4.8、厚0.8厘米

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现藏钩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色。长条形,顶为三角形。双面各饰五排谷纹。

双兔纹玉佩明代早期 直径5.5、厚0.5厘米

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白色。圆形。环形的外框内透雕装饰,在海棠树上下分别为月和双兔,兔作抬首望月状。

牡丹花形玉佩明代早期

直径5.5、高4.5、厚1.4厘米

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白色。佩形为一圆雕的牡丹花形、其上阴刻花的茎纹。

鸳鸯形玉佩明代早期 高7、宽6.3、厚0.3-1.3厘米

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白色。佩形为一对鸳鸯作戏水状,下部为荷叶形。顶有钻一孔。

压童子明代早期

高5.3、宽3、厚2.7厘米

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白色。圆雕童子执荷梗之状。

玉带明代早期

长方形玉銙长7厘米左右,宽5、厚0.7厘米

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白色,有浸蚀。由20节玉镑和2件铜带扣组成。玉钧背面有钻孔,表面光素。

玉带钩明代早期

长12.2、中宽3.3、厚1.1厘米

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白色,有褐色沁。为腰带之钩,圆雕一飞鹅,一鹘展翅作啄鹅状。

嵌玉金簪明代早期

簪长15.8、头宽6.6厘米

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白色。扁形白玉镶嵌在金簪头内,透雕立鸟、牡丹花。

嵌玉金簪明代早期

督长16、头宽6.8厘米

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基出土,现藏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色。椭圆形白玉镶嵌在金簪头内,透雕出香瓜,香瓜顶及两侧有花叶。

嵌玉金帽顶明代早期

玉饰高6.3、宽6.6厘米

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白色。椭圆体玉饰镶嵌在金冠顶顶部,其上透雕有一穿行在云中之龙。

玛瑙璜大溪文化长9-10厘米

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城头山古城址678号蔡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l对。淡黄色。两器均呈弧形,剖面作椭圆,两端各有一对穿圆孔,通体光素,磨制光洁。

玉玦大溪文化

长径2.5、短径1.9、中孔径0.6厘米

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城头山古城址680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白色,玉质受沁有黄色斑块,器略呈椭圆形,如环而有一缺口,缺口不平,断面作椭圆形,上一侧有0.25厘米小孔,通体光素无纹,制作较粗糙。

玉玦大溪文化

直径2.7、中孔径1.3厘米

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城头山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淡黄色。扁平圆环形,环上方切割成缺环,通体磨光,制作精良。

玉环大溪文化直径7厘米

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城头山59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质受沁呈鸡骨白色。扁平圆环形,内外边圆,中有单钻大

圆孔,边上留有切割痕。

绿松石坠大溪文化 长2.5、宽0.8厘米

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城头山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绿色。器呈长条形,一端细,一端粗,细端上有一穿孔。一侧保留明显切割痕迹。

龙形玉佩石家河文化

长 9.1、宽5.1、身号幕出土,现藏于湖技休母曲,头顶及后部为高耸的角状装饰。器物长 9.1、宽5.1、厚0.2厘米

湖南省澧县孙家岗遗址14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受沁后为乳白色,制作光滑。为龙形,片状镂孔透雕,龙体盘曲,头顶及后部为高耸的角状装饰的一面有制作前的深色勾画构图痕迹。

凤形玉佩 石家河文化

长11.6、宽6.2、厚0.2厘米

湖南省澄县孙家岗遗址14号基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质受沁后为乳白色,制作光滑。整体采用镂空片状透雕技术琢成,凤鸟头顶羽状冠饰,曲颈长喙,展翅卷尾。凤身两面均有细刻划线条作辅助装饰。

玉簪石家河文化

长 15.7、最大径0.72厘米

湖南省澧县孙家岗遗址14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白色。器作长竹钉状,截面呈方形,棱角峻直,顶部平,前部磨制攒尖,磨制和抛光均十分精良。

玉簪 石家河文化

长 136、最大径1.2厘米 右∶长13.3、最大径1厘米

湖南省德县孙家岗遗址33号基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件,乳白色。左器身呈长条扁体,一面磨平。尖端有一小穿孔,柄部饰横、竖凸棱纹数道,近中部刻云雷纹一周。右器身为圆棍形,顶平,钝尖,平首下饰凸棱数圈,磨制出光泽

玉璜石家河文化长12.7、厚0.6厘米

湖南省澧县孙家岗遗址14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质受沁后为乳白色。扁体,截面近梭形。内外弧沿为凹凸状,中部二凸带箍饰,凸饰两侧各穿有一小孔。

玉壁石家河文化

直径16.3、孔径5.3、厚0.9厘米

湖南省澧县孙家岗遗址9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质受沁后为乳白色。扁平圆形。璧面的内外边均打磨成平直,素面无纹,制作光滑。

玉璧石家河文化

直径10、孔径3、厚0.7厘米

湖南省澧县孙家岗遗址9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原为杂青色条纹,受沁后为乳白色。扁平圆形,厚薄不均匀,边直,制作光滑。素面。

玉纺轮石家河文化

直径3.3、厚0.6厘米

湖南省澧县孙家岗遗址8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质受沁后为乳白色,扁平圆形、斜边,剖面呈梯形,两面平整。中有一小穿孔。

玉玦商代

直径10.4、孔径5.2厘米

湖南省宁乡县黄材王家坟山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青黄色。器作扁体圆形,中有孔,圆环中有一缺口,缺口边平直,光素无纹,打磨光亮,制作规整。

玉环商代

左∶直径9.2、孔径5.5厘米右∶直径8.7、孔径5.3厘米

湖南省宁乡县黄材王家坟山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1对。青黄色。环为圆形、体扁薄而匀称,中有孔,孔壁两面凸起呈圆口状,周缘两面有等距离同心凹弦纹,断面呈"T"形,打磨光亮。两件形态基本一致。

兽形玉佩商代

长6.8、高2.1厘米

湖南省宁乡县黄材王家坟山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青绿色。呈长条圆形熊状,头部双耳竖立,其余器官用阳刻线表示,短尾,前两足稍高,后两足稍矮,胸部有一穿孔,打磨光亮。

兽形玉佩商代

长6.6、高3.1厘米

湖南省宁乡县黄材王家坟山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青绿色。为一长条三角形熊,三角形头,小双耳凸起,嘴部两条阴刻线表示嘴唇,尖形屋部、后两足稍高,前两足稍矮,背部凸出半环形,上有穿孔,打磨光亮。

玉龙商代

长10.5、宽4.1、厚1.8 厘米

湖南省宁乡县黄材王家坟山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青玉,局部有红色浸蚀。整体器形作长方形卧龙状,用阴刻线雕出龙的眼、鼻、嘴轮廓。龙嘴张开,露出锋利牙齿,龙角上翘,背上起脊,尾弯曲内钧,通身饰勾连云纹。龙嘴至龙尾的长穿孔与左右两颊的横穿孔相通,龙下颚另有一象鼻穿,可供佩挂。

有领玉璧商代

左∶直径8.2、边宽1.5、边厚1.5厘米右∶直径7.3、边宽1、边厚0.6 厘米

湖南省宁乡县黄材三亩地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两件。玉质受沁蚀后为鸡骨白色,器呈扁薄环形,中间孔大,孔周两面凸起似环状,断面呈"T"形,光素无纹,打磨光亮,制作规整。

鱼形玉佩商代

长6.7、宽1.7、厚0.2厘米

湖南省宁乡县黄材三亩地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玉质受沁蚀后为鸡骨白色,鱼作扁体弧形,头部一穿,身部有云纹,尾部用三角形纹装饰,两面纹饰相同,打磨光亮。

鱼形玉佩商代

长6.8、宽0.9、厚0.4厘米

湖南省宁乡县黄材三亩地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玉质受沁蚀后为鸡骨白色。鱼作弧形、上唇上翘,无下唇,圆眼作穿,单面穿孔,下部出棱,表面无纹,打磨光亮,系玉环改制而成。

鱼形玉佩商代

长6、宽1.3、厚0.8厘米

湖南省宁乡县黄材三亩地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玉质受沁蚀后为鸡骨白色。鱼作弧形,嘴张开,圆眼作穿孔,直线唇,通体有浅阴刻线组成的云纹,头下部有棱,尾部一小穿,单面钻孔,打磨光滑。

虎形玉佩商代

长7.1、宽2.4、厚0.3厘米

湖南省宁乡县黄材三亩地,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玉质受沁蚀后为鸡骨白色。器为扁体,作兽形,尾翘卷,身部有云纹,尾上一穿。两面纹饰相同,通体光亮。

玉琮春秋晚期

边长5.3-5.4、孔径3.6、高3.5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浏城桥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青玉,有紫黑色沁、不透明。方柱体,器形较矮,内圆外方,短射,表面光素无纹,打磨光亮。

玉璧春秋晚期

直径10.7、边宽3.3、厚0.4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浏城桥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青灰色。圆形扁平体,不透明,上有褐色沁及黑色斑点。两面刻有相同纹饰,靠内缘和外缘有一周弦纹,在两周弦纹之间,刻满多种形状的云纹,有单朵云纹。

玉环春秋晚期

直径10.7、孔径5.6、厚0.45 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浏城桥1号蔡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青绿色。扁圆体,微透明、上有黄褐色沁,两面纹饰相同,内外缘均以凸起的弦纹作轮廓线,弦纹之内排列着规整而凸起的云纹。

双龙纹玉璜战国中期

长8.8、宽1.9、厚0.2厘米

湖南省临澧县九里茶场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青玉,色泽青白,局部有点状褐色沁蚀。体扁平,呈弧形,分上下两层,透雕分隔。上面两端雕对称的龙首,以龙口为孔,龙首琢有尖角,龙身表面阴刻云纹。下面亦为对称的双首龙,龙头透雕,龙上颚伸长与上面龙身体相连,身上饰云纹。两龙身上下雕琢弦纹轮廓线。玉璜两面纹饰相同。中部有一穿孔,可供系佩。

扭丝纹玉环战国中期直径4.3厘米

湖南省临澧县九里茶场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日玉,上有黄白色沁痕。表面琢出较宽的凸起的扭丝纹饰,有如长弧状,排列细密,用手摸之有圆润感。

龙形玉环战国中期

直径3.3、孔径1.9-2.1、厚0.2厘米

湖南省临澧县九里茶场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青白玉。玉环呈宽扁体环状,龙首相对,双龙嘴合衔一素面长条形物,龙身相连成环。一条龙的龙尾与另一条龙的龙鳍相连对称地排列在龙身中部。龙身饰有网格纹、绳索纹、云纹。中孔呈椭圆形,上窄下宽。

玉珩战国

长6.9、宽1.36、厚0.3厘米

湖南省临澧县九里乡双峰包南包大蔡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白色,有黄色沁。器呈扁平弧形、两面均有浅浮雕勾连卷云纹,两端及中部各一小孔。

玉璜战国晚期

长5.3、宽1.5、厚0.5厘米

湖南省澧县新洲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质受沁后呈淡茶色,有黑、白色疵斑。扁平体,半圆形,作双头连体躬身龙形,头部及五官阴线刻划,龙角短小,张嘴,椭圆形眼睛,轮廓分明。身体饰凸起涡纹,躬身中央有一圆孔。

玉璜战国晚期

长5.6、宽1.7、厚0.4厘米

湖南省澧县新洲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玉。扁平体,半圆形、龙首位于玉璜的两端,头部及五官简略,仅透雕口部。龙的躯体躬曲,上下以阴线纹雕琢出轮廓线,靠近龙首附近的外缘琢成对称的齿边。表面饰阴刻涡纹,躬身中央有一圆孔,以备系佩。

龙形玉佩战国晚期

长19、宽12.5、厚0.42厘米

湖南省澧县新洲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玉,受沁后有白色疵斑。体扁平,透雕蜷曲平卧颔首龙形,龙首低垂,独角。龙的躯体边缘用单或双阴线雕刻轮廓线,以多条阴线纹装饰龙的足爪。龙的躯体表面雕琢凸起涡纹。除镂空装饰以外,龙头、龙身和龙尾各三个有圆孔,可供系佩。

龙形玉佩战国晚期

长14.2、宽4.7、厚0.4厘米

湖南省澧县新洲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肯玉,受沁后有黑色斑。体扁平,龙体作俯卧回首躬身蜷曲状,龙吻与躯体连接、尾巴向上回旋,前后足皆向前曲伸。龙首有较长的独角。龙角足,尾皆以平行的阴线作为装饰。龙身体轮廓阴线刻划,饰凸起涡纹此器多处镂空,龙头和背部各有一圆形孔,可供系佩。

玉饰战国晚期

长5、宽1.5、厚0.35厘米

湖南省澧县新洲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玉,受沁后有白斑。正面边缘减地略低,中间稍隆起,饰凸起涡纹。四周侧面带凹槽,两端槽内有一孔,并与正面"。"字形双孔连通。

龙形玉佩战国晚期

长9.7、宽4.2、厚0.4 厘米

湖南省澧县新洲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色,受沁后有浅黄及褐色斑痕。扁平体,半圆形,器形略有残缺。透雕连体龙形、龙首位于两端、细部及身体轮廓用阴线纹刻划,表面雕琢凸起涡纹,并有圆形小孔八个,可供系佩。

玉璧战国晚期直径10.7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广济桥5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灰褐色,表面有深黄色疵斑,微透明。扁圆体,内外缘均以阔边作轮廓线,孔内壁光滑平整,器之两面均琢有凸起涡纹,排列有序。

玉璜战国晚期

长13、宽2.8、厚0.4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阿弥岭2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青玉,半透明、上有褐色 黑色斑点。体扁平,长弧形,两端稍宽,中腰略细,器表雕琢兽面纹 龙纹,周边有凹弦纹。四边有对称的牙脊。中腰钻一圆孔,可供系佩。

玉印战国

长1.1、宽1.1、高1.2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窑岭9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黄白色。二层台覆斗纽。印面为正方形,款识"阳缓"二字刻凿而成,有边框,其印文布局极具匠心,采用了轻重对比的艺术手法,突出"阳"字,有意使其占满右侧空间并顶边,而将"缓"字的形体收紧,上下都留有一定的朱地,这样自然地构成一种大小映衬,轻重对比,有较强的艺术性。

龙形玉佩战国

上∶长21.5、宽9、厚0.5厘米下∶长21.4、宽9.4、厚0.5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八一路小学1号墓出土,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对。青绿色,局部有黄褐色沁。透雕连体龙凤,两面纹饰相同。一端作回首龙形、龙身弧曲,满饰谷纹,龙背穿一孔。一端为凤形,作"S"形弯曲,喙部连胸,凤冠上翘,颈部丰满,体饰羽毛。

龙形石佩战国

长7.1、宽3.8、厚0.4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酒厂3号墓出土,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灰白色,寿山石料。龙身卷曲呈波浪形,龙首向上,尾部下卷,龙腹穿一孔。素面无纹,制作粗糙,厚薄不一,表面留有开片痕迹。

龙形玉佩战国

长109、宽1.5-2.3厘米

确南省长沙市杨家山铁路工地12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玉,微透明,上有浅褐色沁。璜形,整体为龙形,躬背上有一小孔,龙身上饰涡纹,龙嘴紧闭,叶形角,菱形眼,头部饰卷云纹,龙尾短平稍向外卷。

玉剑珌战国

长5.1、宽6.2-7.4 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桐梓坡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黄白色,玉质受沁有褐色斑块。器略呈梯形,一角稍缺。上端侧面有三个小孔,两面均阴刻兽面纹、勾连云纹。

玉带钩战国

长6.9、宽1.9厘米

确南省长沙市五里牌5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灰白色,局部受沁有黄白色斑。钩作马首形,短颈,用浮雕的于法雕琢出眼、鼻、耳和嘴。钩纽为椭圆形,钧面饰勾连云纹,两侧饰双"S"纹。

龙形玉佩战国

长15.5、宽5.7、厚0.5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黄泥坑2号墓,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青色,局部黄褐色沁。玉佩扁平,整体透雕半圆形。边缘为弧形双首龙身,两端雕刻龙首,龙口微张,吻部上卷,龙身满饰谷纹。龙身中部穿小孔以系纽佩带。弧形下方透雕双龙蟠曲,相向作回首顾盼状,身躯阴刻"S"形纹、方格纹。整器以孔为中线,两边对称。双面雕刻纹饰基本相同。

玉剑璏秦代

长6.3、宽3.1、高1.4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塘1号蔡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灰白色,局部有黄色沁蚀和粘附的铁锈。俯视呈长方形,面有阴刻线一周,内饰以勾连谷纹。侧视上部呈拱形,下部一端有长方形穿孔。

玉剑首秦代

直径4、厚0.6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塘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灰白色,表面有深绿色沁蚀,体扁圆。正面以阴线将纹饰分成内外两区,内区为勾连云纹,外区为谷纹。背面正中有阴刻圆形沟槽。

玉璧秦代

直径16.4、孔径5.2、厚0.5 厘米

瑚南省长沙市左家塘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主质青中泛黄,受沁有黑褐色斑块。器为扁圆体,两面饰带牙合纹,边缘刻"四百十七",当系器物编号。

镶玉铜樽西汉

口径9.7、高18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2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玉质受沁呈褐色、灰白色。樽呈八棱圆筒形,由8块长11、宽3、厚0.3厘米的玉片镶嵌在铜框架中构成。盖、底为玉,盖上置三"S"形铜组纽,樽身一侧有环形玉底附三兽面蹄足。顶部玉片直径7.6、中心厚0.7厘米,中心刻柿蒂纹,其外刻多圈云纹;樽身所嵌玉片作浅灰色,从上至下三组阴刻花纹,上下两组为工整密集的云纹,中间一组为昂首、翘尾、张足起舞的凤纹;底部玉片作灰白色,外边刻谷粒纹;白玉,外表刻柿蒂纹。

动物纹玉嵌饰西汉

直径5.5-5.9、厚0.42厘米

确南省长沙市象鼻嘴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灰白色,局部受沁有黑褐色斑块。扁体略呈椭圆形,正面中央镶嵌一圆形绿松石,外圈透雕龙、凤、熊以及云纹,并用浅浮雕手法,刻出各种动物的眼、耳、鼻、嘴等,单面工。背面中央有一短圆柱,中有一小圆穿孔。

玉璧西汉

直径16.5、孔径2、厚0.4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咸家湖陡壁山1号墓出土,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

青色,局部有黑色沁。两面纹饰相同,纹饰以阴刻四道弦纹为界分两层,外层以粗细相间线条阴刻二日身躯卷曲、长冠曲喙的凤鸟,内层雕琢规整蒲纹,中间阴刻短弧线纹。

玉环 西汉

玉璜西汉

上∶直径16.7、内径7.1、厚0.4 厘米下∶直径16.7、内径7.2、厚0.4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咸家湖陡壁山1号墓出土,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1对。青色,有黑色沁。半圆形,两面纹饰相同。纹饰以阴刻四道弦纹为界分两层,外层主纹为细线阴刻凤纹,凤高冠曲喙,身躯卷曲。内层雕琢蒲纹。中间为阴刻弧线。璜为整璧对剖,截面粗糙,留有茬口,未经打磨。

龙纹玉牌饰西汉

长8.8、宽4.3、厚0.3厘米

确南省长沙市咸家湖陡壁山1号墓出土,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日色,局部有黑色沁。长方形、外周有宽0.3厘米的外框。性约单面透雕龙纹,龙昂首张嘴、髻鬓卷曲,四足三小,一此佣伸,一足后蹬,余两足按地,作行立腾飞状。龙身及局难刻云气纹。一端从背面钻一圆而有缺的穿孔。背面无纹,打具光滑、一侧上下角磨薄。

心形玉佩西汉

长4.5、宽3.3、厚0.35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咸家湖陡壁山1号墓出土,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白色,局部有黑色沁。整体造型为心形,中心有一圆孔,两侧透雕不对称卷云纹。中心孔上部雕琢成三角形心尖状,下部呈片状,一面孔周边隐起,另一面平整,孔下0.5厘米处有一未穿透小孔,两面均阴刻细线卷云纹。

玉贝西汉

每件长1.6、宽1.1、厚0.3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咸家湖陡壁山1号墓出土,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12枚。白色。一枚有黑色沁。器形呈贝状,正面正中透雕一竖线锯齿状纹,上下各穿一孔,背面磨光。

龙凤纹玉环西汉

直径8.5、环宽2.7、厚0.3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威家湖陡壁山1号第出土,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育日色,局部有黑色、黄色沁。双面透雕,两面纹饰相同,纹样陈两条曲缠盘绕的变体团形龙凤,四周环以流动的云气纹饰

玛瑙印西汉

左∶高1.6、边长2.3厘米右∶高1.3、边长1.85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咸家湖陡壁山1号墓出土,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2件。白色。印面呈正方形,二台式覆斗形纽,纽两侧斜直对穿纽孔,孔外粗内细。印面阴刻鸟虫篆文"曹嫔"两字。

玉璧西汉 直径1.l 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省财经专科学校出土,现藏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然巴,微沁。扁平圆形,两面纹饰相同,均为四组首尾相×婴龙纹,内外周缘均刻弦纹一道。

玉璧西汉直径25.8 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省财经专科学校出土,现藏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灰色,一边受沁为棕褐色。扁平圆形,两面纹饰相同,璧面中部刻弦纹一周,将其分作内外两圈,外圈琢刻五组变形夔龙纹,内圈琢刻蒲纹,在内周缘刻弦纹二道,外周缘刻弦纹一道。

玉环西汉

直径13.3、环宽3.2、厚0.6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岳菜山裕乡纱厂68号蔡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肯白色,受沁局部有褐开扁平圆体,双而浅浮雕谷纹,内外缘有弦纹各一周。

玉印西汉

长2.2、宽2.2、高1.7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黄土岭27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鸡骨白色。印面为正方形,覆斗形纽,上有穿鼻。印面阴刻篆书"周诱"二字。

玛瑙印西汉

长2.4、宽2.4、高1.7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塘1号蔡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黄白色。印面为正方形,覆斗形纽,带穿鼻。印面阴刻篆书"桓启"二字。

玉印西汉

长2.3、宽2.3、高1.8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魏家堆3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黄褐色,局部受沁有黑斑。印面为正方形,覆斗形纽,上有穿鼻。印面阴刻篆书"李谢"二字。

玉剑璏西汉

长4.2、宽2.5 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扫把塘出土,现藏干湖南省博物馆。黄白色,局部粘附铁锈。俯视吴长方形,顶面雕勾连谷纹。一端平齐,另一端出橡。下部一端有长方形穿孔。

玉剑首西汉直径4.4 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南门太公寺15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黄白色。器作圆饼形,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饰勾连云纹,外区饰凸起的谷粒纹。背面有圆槽,与三小孔相连。

玉剑璏西汉

长4.4、宽2.35厘米

湖南省衡阳市空军基地4号蔡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日色,有点状和块状铁锈沁吴桥形,两端向下弧形弯曲,表面饰兽面纹和勾连云纹,下面有一略近长方形的穿孔。

玉剑璏西汉

长6.8、宽2.7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小林子冲5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青白色,受沁有棕褐色斑块。长方形,两端向下卷曲,表面浮雕一只雄健蜷曲的熟虎,背面有长方形裂

(0)

相关推荐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8

    139.玉璧 西汉中期 直径 16.8厘米 厚0.5厘米 1975年湖南省长沙市咸家湖曹嬛墓出土 湖南省长沙市博物馆藏 玉青色.两面雕琢相同的纹饰.内区为蒲纹;外区为双线阴刻三凤纹,三凤大小相等,形状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 南北朝)2

    21.玉剑璏西汉前期高4.2 厘米 上宽4.3 厘米 下宽5厘米 中厚1.2 厘米1972 年湖北省云梦县大坟头1 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玉青色,略呈梯形,上端侧面有三个小圆孔,两面均阴刻几何形云纹.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3

    241.青玉云纹螭耳匜 明中期 高13.3厘米 宽 10.3 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口沿刻方折式云纹,身刻勾云纹,镂雕一螭为耳,螭头伸出口沿.椭圆圈足. 242. 黄玉觚 明中期 高13.1 厘米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 南北朝)11

    201.玉觽西汉后期长 10.7厘米 宽3.7厘米 厚0.4厘米1977年江苏省扬州市甘泉"妾莫书"墓出土江苏省扬州博物馆藏玉白色,表面光润.为双面片雕,采用透雕和阴线浅刻法雕琢而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6

    99.玉带钩 西汉中期 左∶长6厘米 厚1.3厘米 中∶ 长 4.2 厘米 厚0.6厘米 右∶ 长 5.8 厘米 厚1.8 厘米 1968 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Ⅰ号墓出土 河北省博物馆藏 皆白玉琢成.左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 南北朝)3

    41.玉璧西汉前期直径 15.8 厘米 孔径 4.3 厘米 厚0.3厘米1983 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湖绿色,有白斑.两面饰三角形勾连谷纹,其连线为阴刻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0)+湖北+湖南部分4

    玛瑙珠串饰 西汉 玉壁西汉晚期 直径21.3.厚0.5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五里牌7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青中泛黄色,局部有褐色沁.扁平圆体,两面纹饰相同,璧面有两道以斜线组成的圆圈,将纹饰分为两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0)+湖北+湖南部分2

    蛇形玉饰商代早期长9.长径1厘米 湖北省武汉市黄陵区盘龙城李家嘴出土,现藏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色,质地均匀.蛇形,尾端残.横截面呈椭圆形.首端为蛇头,两侧圆凸表现双眼,中部以阴刻表现双身围绕.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0)+湖北+湖南部分1

    玉刀大溪文化 长23.5.宽8.6.厚0.3 厘米 湖北省松滋市桂花树出土,现藏于荆州博物馆. 灰褐色,有白色沁斑.刃部较宽,并呈弧形.上部有一个双面对穿的小圆孔. 人面形玉牌饰石家河文化 高3.7.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春秋玉器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春秋玉器 古代艺术  古代艺术 审美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层次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3)山西 部分4

    玉璜战国长8.2.宽2.75 厘米山西省路城县潞河墓地7号蔡出土,现藏于长治市博物馆.1对.浅黄白色,局部有浸斑.扁平体,边缘有齿,器体雕琢谷纹. 玉璧战国直径6.8.孔径2.6.厚0.6厘米山西省长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3)山西 部分3

    玉束发器西周直径3.7.高1.8.壁厚0.4厘米山西省绛县横水西周套地1号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玉,有光泽.整器为圆管状,器表有四道较宽的凹槽.器内壁不平整,有打磨痕迹.出土时附着大量朱砂.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3)山西 部分2

    鸟形玉饰商代晚期长3.3.宽1.65厘米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青白玉.扁平体.尖喙,圆眼,双翅,宽尾.嘴部有一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长5.3厘米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3)山西 部分1

    六边形玉器庙底沟二期文化孔径6.7.孔深3.8 厘米山西省芮城县清凉寺墓地146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青玉,钙化严重,有深褐斑.六边形,中间为大圆孔.三个边为直边,三个边略弧,管钻穿孔.形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2)+内蒙古+辽宁+吉林+黑... 部分4

    · 梅花形玉佩,辽代长3.10,宽3.9%.厚0.38一0.42厘米需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人民武装部院内墓葬出土,现上齐齐哈尔博物馆.1色.器体略呈梯形.中心部位雕琢一朵梅花,外围有化权坏绕,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