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云观外的甘雨桥建于何时

        甘雨桥老照片,远处桥头似碑亭,桥洞处有三个反写的字:路沟桥,这说明此桥虽有雅名,但人们似乎还是习惯用它的民间俗称。

如今的甘雨桥


《甘雨桥落成命名记事碑》拓片


老北京人一说起西便门外的白云观,大多会想起白云观窝风桥周边的摸石猴、打钱眼传统民俗项目。对于窝风桥的来历也有这样的说法:原来白云观外边有座甘雨桥,后来就在观内修了一座窝风桥,两座桥有风调雨顺之意。这个说法流传很广,很多介绍白云观的书籍和文章都这么写,人们也这么说。

按这种说法,先有甘雨桥,后有窝风桥。史料记载,窝风桥初建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那么,甘雨桥也应早于窝风桥的初建时间。甘雨桥建于何时呢?

根据当代编纂的《北京志·道桥志》记载,甘雨桥明初建于北京南旱河的最南端,其位置就是如今经玉渊潭的引水渠至最南端西便门外一带,正是白云观东侧不远处。根据这个记载,甘雨桥建成的年代就比窝风桥早了几百年。

问题又来了,既然甘雨桥早就在那里,为何人们经过几百年后才意识到,要在观里建一座窝风桥来祈祷风调雨顺?是不是存在这种情况——桥建于明初,只不过当初桥并不是叫甘雨桥,只是后来才有这个名称。

关于甘雨桥的这些问题,笔者百思不得其解。

近日,无意间与朋友聊天,引出一张《甘雨桥落成命名记事碑》的碑文拓片,为解开了这个谜团提供了线索。

当时,笔者在网上找到几张关于西便门外甘雨桥的老照片,后转发给这位朋友,没承想其中两张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翻箱倒柜从一摞拓片中,找出了一张关于西便门外《甘雨桥落成命名记事碑》的拓片,并转发给我。我仔细一看,以前关于这座甘雨桥的认知一下子轰然彻底给颠覆了。

这张拓片记载了这样的内容:“西郊白云观,距大城西便门三里,中隔溪流;每届夏秋,车马不便;陈方丈毓坤,以利济为怀,募资建桥,以利行人。余闻兹盛举,慨然助之……值兹桥成雨降,方丈以桥名请题曰甘雨,并作文记之,以示不忘……”这段文字说明了修桥的原因,而桥之得名为“甘雨”,是因为桥建成后正好降雨。碑文落款时间,是民国五年,即1916年。也就是说,民国初年才有甘雨桥。

窝风桥初建于康熙年间,根据这碑石拓片的记载,甘雨桥建于几百年后的民国,如果属实,那么,白云观里窝风桥是因为观外有甘雨桥,为合乎“风调雨顺”之意而建的说法,就不成立了,它很有可能是民国时期杜撰而来的美丽传说。

这张碑石拓片,我仔细看了多遍,似乎不愿相信这些都是真的。再仔细揣摩碑文,其中有“募资建桥”一句,它强调的是“建桥”,说明原来这里没有桥。几百年来,在这条虽只是溪流的交通要道上,难道就一直没有一座桥?

为弄清楚这些问题,笔者开始从多方查证。首先在明崇祯年间进士孙承泽所写的《天府广记》中找到了一丝痕迹,在一篇名为《杨士奇郊游记》的文章中提到,“出平则门,望天王(宁)寺、白云观在城西南五六里,将驰赴之……稍前度石桥,入土城(金中都遗址),望白云观可一里。” 根据这个说法,这座石桥似乎与甘雨桥的位置比较接近。或许,民国所建甘雨桥的位置,在明朝就有桥,只是没有一个正经的名字罢了。

在清末《光绪顺天府志》中,有关于“都城内外大小桥梁”记载,笔者细细查找,在三百多座桥梁中,也不见“甘雨桥”的踪影。笔者又找到一张民国四年(1915年),内务部职方司测绘处绘制的《实测京师四郊地图》,在所关注处确有跨河桥的图示,可惜未有桥名标注。

由此可见,不管甘雨桥那里之前有没有桥,至少没有“甘雨桥”这个说法。再查阅关于白云观的两部志书,一部为李养正编著的《新编北京白云观志》(2002年出版),一部为日本人小柳司气太编著的《白云观志》(1931年),这两部志书都没有提到白云观窝风桥与观外边的甘雨桥有什么关系,同时也都没有关于《甘雨桥落成命名记事碑》的记载。不过,两部志书都记载了白云观“共修窝风甘雨两桥”的内容,时间是民国十三年。可见,民国五年建成甘雨桥后,白云观已经把观外的甘雨桥当做观产对待,并在几年后与窝风桥一并维护重修。

如此看来,《北京志·道桥志》上所载“甘雨桥建于明朝”的说法,也就欠准确了。即便原来确实一直有桥,但也不叫甘雨桥。不过,根据《北京志·道桥志》记载,1950年拆除的,却的确是民国修的甘雨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拆除甘雨桥后,在原址先建了一座可以通行人的水闸,名曰二道闸,后来桥闸分离,建了一座可通行汽车的桥,人们沿用旧名,仍称甘雨桥,如今在地图上也能搜到甘雨桥。虽然说此甘雨桥非彼甘雨桥,但是多留下一些历史记忆总是好的。

有意思的是,笔者还找到一张出版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期的《北平四郊详图》,此图不但有桥的图示,还在附近出现了“甘雨桥村”的标注。另一张由日本地图出版社1939年编纂的第三版《最新北京市街地图——附四郊图》也是如此。先有了甘雨桥,后来出现了以桥命名的村落,这是另一个新的发现。(彭泽民)

(0)

相关推荐

  • 泉州杂谈 016:洛阳桥八景各是什么?

    据载,洛阳桥古有:一石.一坊.一阁,二镇风,三城,四介士,五井,六朝,七亭,八景,九塔,十三进万安桥院,二十八兽(宿),四十六墩,八十一菩萨,三百六十丈,五百栏杆--至明代,桥两翼曾增加两座镇风塔. ...

  • 元《长明灯记》,赵孟頫的另类书法,别开生面!

    元代碑刻<长明灯记>,系元延佑七年(1320)二月雕制,由元代国史编修官揭奚斯撰文,大书法家赵孟頫书丹.高260厘米.宽63厘米.厚25厘米,楷书.半圆形碑首,方形碑座.碑阳上部竖刻三行1 ...

  • 【视频图集】北京白云观清明节普度大法会——渡桥、沐浴、朝真、安灵

    今天清明节,北京白云观于山门前进行了渡桥.沐浴.朝真.发城隍牒.上救苦疏.全真青玄济炼铁罐施食等科仪,这是今天法会的渡桥沐浴部分实录. 北京白云观辛丑年清明节普度大法会 渡桥 辛丑年清明节普度大法会4 ...

  • 114岁的上海滩外白渡桥的光影梦

    文/摄/张越 >>>城市文化探索 匆忙的脚步,城市的喧嚣,让都市人不大有时间看看自己生活的城市风景,因为朋友的相约,我再次到达苏州河畔,夜晚春风旖旎,漫步在外白渡桥,很是惬意.此时夜 ...

  • 外白渡桥,追忆上海往事

    外白渡桥,对于每天路过它上班的市民来说,也许只是一座必经的铁桥,对于爱好历史的游客来说,这里却是一段上海往事.去上海的游客大多会去外滩,去外滩的游客不少会途经外白渡桥,外白渡桥,这座仍然处于繁忙交通位 ...

  • 实拍北京白云观:过年了,这座道家宫殿又要热闹起来了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相信各位一定会出门转转,有走亲戚的,逛街的,聚会的,不过,小君猜测如果你在北京,十有八九会来到这里. 这是哪里呢?--白云观,一座专属道教神仙们的宫殿群. 白云观基本简介. 白云观 ...

  • 2017云南行之从北京到建水双龙桥

    旅行的意义在每个人心里都是不一样的,但追寻真正的自由和心灵的放松却是不变的.旅行会改变心态,让你拥抱未知世界,拥有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让你走向世界,扩大视野,教你谦卑,改变你的生活,拒绝厌倦,走上的冒 ...

  • 上海人民英雄塔与外白渡桥夜景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坐落在外滩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 , 是为了缅怀自1840年以来为解放上海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而建成的纪念性建筑.已有百年历史的外白渡桥,为钢架结构下承式桥,长106.7米,现载重 ...

  • 北京的天桥为何不见“桥”?

    如今的天桥 在许多城市都曾有过市井娱乐与消费的集中地,如天津的三不管.南京的夫子庙.郑州的老坟岗等,而其名声最大.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可能要算老北京的天桥了. 老天桥市场形成于清末,民国初年得到快速发 ...

  • 1907年,北京西直门外的景象

    摄影:Willard Dickerman Straight 每天出入皇宫运水车的西直门 西直门外的住房 西直门外大街 高梁桥畔 高梁河 高梁桥桥南地区 高梁桥桥北地区 京城西北部的海淀地区 美国外交官 ...

  • 北京消失的正阳古桥

      清代<乾隆南巡图>中的正阳桥和五牌楼   1901年日本人拍摄的前门地区,正阳桥整体格局没有大的变化.  1900年之前五牌楼的匾额上,依稀可见"正阳桥"汉文在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