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伟大作家可能仍被误读至今

提到梭罗,没有人不会联想到那部久负盛名的经典散文《瓦尔登湖》,没有人不会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座森林中孤独的木屋,但或许很少有人能了解《瓦尔登湖》背后的那个人本身是何种样子,他的心灵又蕴藏着怎样的风景。最近,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国内首部权威的梭罗传记《梭罗传:瓦尔登湖畔的心灵人生》,它将带领我们走近这位伟大作家、哲学家、思想家鲜为人知的真实心灵。

《梭罗传:瓦尔登湖畔的心灵人生》

[美]罗伯特·D.理查德森 著

刘洋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年7月

“大地上的诗人”

1845年3月末,梭罗拿着借来的斧头来到瓦尔登湖旁的森林,又向树林借来几棵白松,开始在此处建造那座即将留名美国文学史的小木屋。1845年7月4日,梭罗正式在瓦尔登湖畔定居。

梭罗是“大地上的诗人”,是极简主义生活的原始践行者。梭罗宣称,他走向森林,“主要是为了从容地生活,去面对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实”。他并不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在“进行一场象征性的实验”。

一个人真正需要多大的房子、多少衣物?我们的生活究竟需要些什么?“生活”到底由哪些必需的事物构成?这是梭罗所进行的实验的目的之一。梭罗的迁居之举从来都不仅仅是一次冲动的逃逸行为,而是一种自发的对政治及社会现象的“改革”。这名栖身于湖畔的伟大作家从来不应被误读为消极避世的典型,正是他发现了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真正的纽带,并使之成为自身社会生活的稳固支撑。

梭罗坐在门口,把目光投向水面。深水处的碧绿,浅水处的淡蓝,湖水融汇的种种色彩,令梭罗联想到华兹华斯和他那些歌颂自然的经典诗篇。“这是属于我们的湖畔之国。”他不由得感叹道。

“一生只有一个世界”

与《瓦尔登湖》的主题一致,梭罗也用他毕生的经历在诠释着“活在当下、把握现实”。众所周知,梭罗是一名作家、哲学家,但他同时还喜爱钻研印度和中国的经典,对欧洲风景画也颇有研究,并将之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他每天孜孜不倦地阅读、创作、观察、记录,并长时间地户外徒步。虽然在林中独居,但他三不五时邀请爱默生等人来自己家做客,甚至举办超验主义者聚会。他还十分关注废奴运动,颇受爱默生废奴主义思想的感染,在各地举办讲座。《梭罗传》考察了梭罗与爱默生、玛格丽特·富勒、沃尔特·惠特曼等人的友好往来与思想交流,从而在19世纪的语境中对其一生的心灵轨迹进行综合审视。

除此之外,梭罗鲜为人知的个人生活也在《梭罗传》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梭罗和哥哥约翰之间经常通信,二人的泛舟之旅也是梭罗第一部作品的素材源泉。22岁时,梭罗还和哥哥同时爱上了一个女孩,但二人都未能求婚成功。梭罗一直在情感上无法接受哥哥的离世,甚至在临终之时仍在回味喃喃道:“一场绝妙的泛舟之旅就要开始了。”

书中还夹杂了一些有趣的冷知识,比如梭罗十分擅长机械制造,还发明了鞋带的系法——这一点应该极少有人知道。他和家人、朋友都十分亲近,对康科德当地的孩子们也非常亲切,“由于梭罗对康科德了若指掌,当地的孩子们对他十分仰慕,以为是梭罗先生创造了康科德。”

《瓦尔登湖》的作者正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为失落而高歌的人,他的地位堪比朗费罗、弗罗斯特以及艾略特,他的诗吟唱着那些无法追回的失落,告诫着我们,不要和这些失落一起沉沦。

追寻梭罗脚步的书写者

《梭罗传》作者罗伯特·D. 理查德森(摄影|Joanne Rathe)

《梭罗传》是理查德森最早的传记作品,也是代表作之一。他本人就在梭罗的家乡康科德生活过,也曾住在梭罗和爱默生参加超验主义者聚会的地方附近。而《梭罗传》的诞生似乎也为理查德森本人带来了另一道美丽的风景。他的妻子安妮·迪拉德也是这本书的粉丝之一,有人将其摘得普利策奖的作品《听溪客的朝圣》与梭罗的《瓦尔登湖》相提并论。她曾给理查德森去信。据她说,在“两顿午餐、三次握手”之后,两人便于1988年成婚。

安妮·迪拉德(摄影|Richard Howard)

理查德森曾这样写道:“传记始于性情的神秘,在叙述中活着,目的却是超越它,达到'复活’。”他认为,阅读并了解梭罗,是为了重新发现内心的野性与自由。而梭罗说:“每个生命,就像每一阵风一样,都在'记录着自我’。”梭罗是,理查德森是,你和我也是。

随书附赠树枝型镂空书签,可双面使用

总体而言,梭罗算不上俊逸出尘,也称不上面貌出众,但眼睛除外。

他目光坚毅、眼神肃穆,眼窝明显而深陷,两眼在光照下呈现淡蓝色,有时又呈现灰色。

他在康科德附近出现时,有人注意到,他的两眼始终盯着地面,偶尔抬起头时,那目光可以在瞬间望穿一切。

梭罗的眼神里透着令人害怕的严肃,同时也闪烁着智慧与幽默。

——《梭罗传:瓦尔登湖畔的心灵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