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下龙门村

龙门村地处太行山低山丘陵区,隶属邢台县北小庄乡管辖,位于乡政府驻地东约4公里处。自321省道田家庄路口北行,沿乡村道路可到龙门村。龙门村地域内丘陵起伏,一条小河从西向东穿村而过,与发源于灵霄山的白马河北支流在村东牵手后,向南汇入白马河主流。全村270户,1003口人,村庄面积262亩,地域面积15000亩。

当地民间传说,古时的白马河两岸尽是荒山野岭。北小庄西北石槽村(白马河西支流发源地)一带的山里有匹白马,原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因私自降雨,触犯天条,被变成白马,贬下凡间。玉皇大帝派大力士乌龙在龙门村一带把守,防止白马向东流窜。白马见龙门以东丘陵地带常年干旱,寸草不生,心发慈悲,有心去给这一带送水,就和好朋友大旱龟商议。旱龟理解白马的良苦用心,决定从乌龙所在的龙门山下打个洞,让白马钻过去。

旱龟拱进山里钻洞,乌龙使劲重压大旱龟,旱龟拼尽全身力气,狠命一掀,把山拱开一道豁口,旱龟窜出来,大嘴一张,喷出一口鲜血,四爪一蹬,累死了。乌龙见旱龟死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结果一口气没喘上来,给憋死了。乌龙和旱龟都死了,龙门山被拱成两半,白马使出驭水之术,跳出山口向东跑去。白马一跑,山上的泉水就跟着白马流了下来,白马跑过的地方成了一条河,就是白马河,这个地方,以后就被叫做龙门,这就是流传在龙门一带的“笑死乌龙累死龟,跑了白马引来水”的民间传说。

走进龙门村,古庙、古阁、古宅、古桥、古井、古树、古石碾随处可见,石铺街巷,古朴自然。

河边村落的居民,自然崇敬治水的先贤圣人。过去,龙门村建有禹王庙,供有禹王彩色塑像。现在村里建起龙王庙,与禹王庙合为一处。村中有关帝庙称“关帝阁”,建于清代,位于古村东头小河北岸的街道之上,面阔4.7米,进深3米,高4.2米,阁下石券门洞为行人通道。2000年,龙门关帝庙被邢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龙门村东沿小河北岸向西漫步,地势升高,传统民居建于小河南北两岸山坡之上。龙门村中共有160多处传统院落,大部分为清朝时期的古建筑,少数为民国时期所建。最为上档次的是尹家大院的二层小楼,至今有人居住。

龙门传统民居建筑特色明显:墙体下部是较为规则的白石、青石砌筑,墙角用大块青砖石灰垒砌,方正笔直,墙体中部用不经雕凿的自然石块垒起,石块较小,石片垫平,不用石灰;民居没有高大的门楼,很少精雕细刻;院落较小,前后相连,封闭性强。小河街道北侧的民居多是北房为主房,东西为配室,南 屋为偏房,主房墙体高于东西南三侧的房屋。

龙门村是通往灵霄山的要道,有“桥乡”之称,建有五桥四阁合数为九,以图吉利。村中东西流向的小河上至今保存着4座单拱古石桥,西侧桥与东侧桥保存较好。东侧桥头立有清嘉庆年间建桥碑,桥宽5米,长6米,拱跨5米,高3米,桥拱上部装饰镇水兽;栏杆栏板均为当地出产的草白玉石,栏杆上蹲坐大小不等的石狮子,栏板保存完好。西侧桥宽5米,长8米,拱跨度7米,拱高3米,望柱、栏板保存较好。

龙门村内有古井5眼,井中泉水清澈,井口被时光磨平了棱角,光滑圆润。有的古井边还竖立着草白玉大石头,上面雕刻着二龙戏珠的精美图案,见证着历史沧桑,时代变迁。4棵古槐,或站立村口或伫立街道或守候在古井边,有的弯曲盘旋,有的青葱钻天,都有500年以上树龄,最粗的一棵直径达2.4米,三人不得合抱。村中的石碾磨有30多处,有的村民还在使用碾磨,用原始自然的方法制作原味美食。

龙门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太平鼓、庙会社火,正月十五耍火龙、放烟火,远近有名;传统的茎编、手工打铁、手工编织等生产生活技艺至今尚存。体育健身项目大小洪拳是年轻人喜爱的活动,一直在村中传承。

龙门村前白马河主流上有一座龙门水库,是1958年所建,库水柳荫,风清气爽。古人称水库所在地为壶口、龙口、九龙口,石坝下有黑龙潭,水深数丈,潭前有黑石,名为黑龙探头,龙潭对面五峰相聚,脉如五龙;洼河水、东河水、西河水、南河水四水相逢,即为四龙,五龙加四龙是为九龙,龙门在其侧,犹如九龙戏珠。

走在田家庄至龙门的乡道上,可北望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中央大寨所在地——灵霄山雄姿,左有皇姑岩,右有太子岩,山峰高耸,远山如黛,蓝天白云,风景壮美。龙门村地质条件适合野生酸枣树生长,盛产“邢枣仁”——生吃枣仁醒目提神,熟食则有安神催眠之效,是药用价值极高的名贵中药材。一棵树龄500年以上的酸枣树,高高站立于村后山头,招手欢迎宾朋的到来。

注:图片与文字无关!

好文推荐

孝心无声!邢台这个小伙儿和哑巴亲娘的故事

炎炎夏日,白岸深山沟再次奏响“爱的奉献”

魅力太行之——依山面水香炉寨

魅力太行之——邢台仙界山游记

魅力太行之——邢台石楼大院菜树沟

魅力太行之——邢台古堡石楼鱼林沟

魅力太行之——我的家乡我的河

太行山区经典美食——大锅菜

太行明烛——张子仁

白岸美食一一豆沫汤

那座山,那份情——邢台县白岸乡小西庄村凤凰

邢台“截瘫哥”郝书魁:“心不死,身躯就不会倒下”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印记

宁儿心语之天河山游记

柏乡牡丹园游感

“网红”宁儿心语之七步沟游记

百善孝为先 ——王建魁十年如一日服侍病父母

邢西边城茶旧沟

魅力太子井

太行仙阙小戈寥村

如果喜欢,请点这里

(0)

相关推荐

  • 东莞市南城区——李氏大宗祠(24)

    2021年2月18日(大年初七)下午,到位于东莞市南城区白马社区--李氏大宗祠参观游览(天安数码城旁边),宗祠建在土山丘上,祠前有200多平米大理石铺设的小广场,门口两个石狮子笑迎八方来客.宗祠虽然重 ...

  • 探索家乡文化系列:平寿村探古

    翻阅<潍城区地名志>,在潍城区原大柳树镇西北3公里,符山水库以南,大于河和柴家河之间,有一个看似普通其实并不平凡的村庄,平寿村.这个村庄聚落大致呈矩形块状,村名得来与村西的平寿故城(遗址早 ...

  • 梦里水乡白马村

    梦里水乡白马村 图文 似水若烟 听说今年五月才正式开放.在此之前,从未听说,一遇之后,分外惊喜. 在去长潭水库的路上,看见村口有个美丽的牌匾,看着像个景区,虽然时近黄昏,却也不想就此错过,拐进去一看, ...

  • 走进白马寨:白马寨的前世今生

    张巷镇白马寨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历史文化名村.慕名前往白马寨参观游览.考古探幽的人很多,总是被那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幽深纵横的青石小巷.精美别致的门额雕刻,以及村中无所不在的文化魅力所折服.有关白马寨的 ...

  • 文天祥后人在深圳繁衍生息,700年古村落保存至今!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元军举兵南下,自浙江临安沿海直逼广东海陆丰至宝安一带,文天祥自江西吉安等地募集数万民兵勤王抗元,包括其胞弟文璧及族人,都成为了文天祥抗元的子弟兵.南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莞塘尾村古建筑群

    塘尾村落位于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 明至清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塘尾明清古村落,以古围墙为界,依自然山势而建,里巷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由围墙.炮楼.里巷.祠堂.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 ...

  • 富春江畔·龙门山下·龙门古镇

        距离第一次去龙门古镇已有N个年头了,那一次的目的地不是龙门古镇,而是古镇边上的一个小村庄:第二次倒是专门去的,是和杭州的一位同学一起去的,距今也有三年多的时间了:这次故地重游,大致是因为杭新景 ...

  • 乡村振兴系列观察①:龙门山下的彭州,如何打好山水牌?

    闲话少说,先来一组美图镇楼 -- △ 以上图片全部拍摄于彭州乡村 怎么样?看惯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一旦它们被抹去之后,大地是不是重又回复了丰饶与质朴的美? 乡村不仅是美丽中国的底色,更是滋养城市的沃土 ...

  • 【名家名作】| 詹仕華作品:洪峰,扑向龙门山下的绵竹之一

    洪峰,扑向龙门山下的绵竹之一 --面对洪峰,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 人们都记得多年前的这次洪灾. 苍苍莽莽的龙门山脉,以宽阔的胸怀护卫着绵竹1245平方公里的土地,也以她丰沛的乳汁喂养这块土地的葱茏和富饶 ...

  • 【名家名作】| 詹仕華作品:洪峰.扑向龙门山下的绵竹之二

    END 上期链接:[名家名作]| 詹仕華作品:洪峰,扑向龙门山下的绵竹之一 这里,一道温暖的人墙 洪峰.扑向龙门山下的绵竹之二 --面对洪峰,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 詹仕華 这里,一道温暖的人墙 兴隆地段 ...

  • 龙门麻下村,遗落在乡间的历史

    这个周末,去龙门天堂山水库寻访因水位下降而露出水面的水下古村遗址.中午在地派镇午饭后,天气太热了,于是没有目的地走进地派镇的乡村游车河.经过地派镇大坑村委一个叫麻下村的小村子,看到路边一座青砖老屋,墙 ...

  • 《龙门山下观西蜀》

    <龙门风水观> 慧缘门下:广和 辛丑年正月初八 龙门復水龙口堰, 平乐寺前回首见. 世人都知干七里, 宝刹足下是龙眼. 君不见游龙翻江倒海, 可曾听赤脚抖鞋闲传? 蜀地先知推君平, 揚雄后 ...

  • 河南商城县韩楼村大别山下名星村

    河南商城县韩楼村大别山下名星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韩楼村,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豫南大别山下商城县李集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别山区,一个贫困落后的偏僻小山村,在村支书.村委主任周乃武等村领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浙江省武义柳城大溪口乡…山下鲍村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南部大溪口乡-山下鲍村 简介 山下鲍村依金溪两岸狭长的谷地而建的古村落 怀旧的小学 生态美 婺处古道-一路的山水伴着我们 古道上的望乡石 顽强生命的小草,据说是一种治骨伤的中药 涂氏 ...

  • 山下洪村郑氏宗祠

    山下洪村郑氏宗祠 刘鑫 金东区曹宅镇山下洪村辖山下洪.板家两个自然村.地处曹宅镇以北2公里的北山脚下.全村有429户,1147人.耕地面积6395亩.该村主要生产.柑橘.葡萄为主. 山下洪村郑氏历史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