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唐人写雪五绝,第一首就惊艳,文人风骨字字神妙,你肯定读过
和尚有话说
雪花、清冷又洁白,最富有诗意,也最易挑动诗人的情思。
诗人有风骨,故多钦慕雪花的洁白;诗人多孤独,故又钟情于雪花的清冷。雪花飞舞,犹如梨花开放,蝴蝶纷飞,在冬季更给人轻灵自由的奇想。
因此,诗人多爱写雪,也在雪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怀和哲思。
今天,王和尚选择唐朝四首著名写雪的绝句,附以短评,以飨诸君。
雪中的思考与诗情,雪中的孤独与风骨,都在这四首是中,值得细细品读。
字字精彩!唐人最美写雪五绝
1.孤独中的坚守,评析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柳宗元最著名的五绝,写得冷冽孤傲,洒脱中有绝望,伤感中有豁达。
唐宪宗元和九年,柳宗元42岁,他被贬永州已经过去了九年。柳宗元少年得志,在中年却被远贬蛮荒之地。这年冬天,大地被冰雪覆盖,四周一片寂静,心中的热望,现实的冰冷,促成了这首经典的诗篇。
首联铺排茫茫雪景,“千山”、“万径”以其“多”来反衬四周的冷寂荒凉,这种夸张,极具力量感,更显得周围无丝毫生机与活力。而“绝”和“灭”用字更加狠辣,暗示无丝毫生命的色彩。首联的铺排属于对仗,表意却一致,写出极端的寒冷与孤寂。这也暗示柳宗元的内心是绝望、荒凉而寒冷的。
首联写得毫无生机,白茫茫之中没有希望和活力。但是,在二联陡然一转,在如此寒冷严酷的环境中,却有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冰天雪地中孤独地在钓鱼。
“孤”和“独”既然写出钓翁的孤独,也写出他内心的坚定和倔强。在如此冰冷的世界中,柳宗元屈服了么?他内心的信仰动摇了么?完全没有。
因此,这首诗写得既孤独,又倔强,暗示柳宗元内心的悲凉和坚韧。而整首诗用笔老辣,用字精准,刻画精细,犹如一幅画面,在画面之中又充溢着孤独但是坚定,荒凉但是倔强的风骨意气。这首诗堪称千古名篇,实不为过。
2.旅途的一点温暖,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唐中期著名诗人,工于五言,自称是“五言长城”。这首诗是他的名作,被古人评为“凄绝千古”。这首诗的用笔非常洗练,诗意脉络清晰,用字虽然平易,含义却非常丰富。
这首诗的写景值得留意。“日暮苍山远”写出暮色苍茫,斜阳依依之感,这一句大气苍茫,讲落日下沉之景写得如在目前。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中“(武松)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一句时候曾说“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因此可知,行旅之人在暮色山间行走,落日隐藏在苍山背后,真是“骇人之景”。此夜去哪借宿?这首诗的起笔即暗含此意,言辞之间就带出迷茫和恐慌之感。
而“天寒白屋贫”,则承接上句,写出作者要借宿之人的清贫之状。白屋:以茅草搭建的简陋小屋。而一个“贫”字即写出此处的荒凉。虽然简陋,在奔波的作者看来,却可暂且安身,享受一下人间的温暖。
首联对仗,前句写暮色荒凉,后句写借宿之地的简陋,对比之下,更让作者生出借宿的愿望。
因此,他走近茅屋,这时候听见柴门犬吠,瞬间感觉到了生机和活力。而“风雪夜归人”五字非常形象,冰雪蔓延纸上,也让人感受到作者行路的辛苦。
这首诗在此戛然而止,作者借宿生活如何,会和主人谈些什么,却留给读者想象。余音袅袅,回味悠长。
这首诗看似写得简单,却含义丰富。首先他写出了行旅之人的辛苦奔波,又写出了贫苦山民的简陋贫瘠生活;还写出了孤独中的希望,寒冷中的温暖,因此读起来非常有韵味。
3.雪夜的孤独与寂寞,细读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写诗以“平易”见称,但是平易中却含机巧,简炼中蕴含深意,也是白居易诗的特点。这首诗即如此。
常人写雪,多着力于正面刻画,而白居易则不然,这首诗却从侧面来写,显得新颖别致。首先是触觉,作者也夜晚突然感觉被子很冷,被惊醒后,则又从视觉着笔,看到窗外有明亮之色。这就将雪下得正紧写得很形象。这种细节刻画,足见白居易深刻的生活体会和细致观察。
而“已讶”,“复见”,用这两个虚词,写出动作的连贯,作者躺在床上,先感觉惊讶,继而起身看窗户,一气呵成,并且合情合理。
接下来,白居易则从听觉和想象着笔,继续写雪。听到窗外竹子折断的声音,他猜测雪肯定越下越大,以致于竹子承受不住雪的重量。
从手法看,无一字正面写雪,却从触觉、视觉和听觉,全方位地把“夜雪”刻画得生动形象,丰富细腻,这就是作者笔力的表现。
但是,诗人多爱雪,作者却为何不起身观看雪景呢?原来,这年冬天白居易依然被贬在江州担任司马,他“谪居卧病浔阳城”,而此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不仅生活条艰苦,而作者内心也非常寂寞孤独。
因此,细看这首诗,作者写夜雪的清冷孤寂之状,其实暗含着感慨和寂寞之情。
那轻盈的雪花,何尝不像心中的愁绪呢?一点点点累积,不断地重压,象征文人风骨的竹子,也会被愁绪折断了。
4.终南山的缥缈森秀,细读《终南望馀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首诗是盛唐诗人祖咏的代表作。关于这首诗有个有趣的故事。
据《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试题要求写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祖咏却只写这四句交卷,别人问他为何不按照要求写诗,他昂然答道“意尽”。即,《望终南余雪》的诗意已经表达完毕,不必“画蛇添足”了。
终南山,在长安市南,是道教发祥圣地,历来为隐逸之人所喜。而这首诗以“终南山余雪”为题,写得也缥缈森秀,隽永而有神韵。
这首诗以“望”为视角,以“雪”为主题。先总望,说“终南阴岭秀”,以“秀”来形容终南山,山的北面不向阳,故曰“阴”,并且草木未全凋落,还有森森绿色,故曰“秀”。因不向阳,故而山顶还留有残雪,而“浮”字用得神妙,既写出终南山的雄峻,也写出雪白如云,与云融为一体,好像在云中浮动一样。山顶有雪,而山腰则是森森古木,因此雪好像“浮”在树顶一样。
阳光照射,树林上反射着阳光,故说“明霁色”。“霁”表示雪停日明,因为平常之时,终南山都是迷蒙一片,云气缥缈,唯有雪晴之日,才显出一望空阔之感。而“明”字写得也非常准确,写出林表闪烁的光芒。
结句,却以城中人的感受反衬终南残雪。因刚下完雪,太阳出来,积雪融化,故而生出冷气森森之感。而城中之人远望终南余雪,也更感觉山之高峻,雪之清冷,也就更感觉身上寒凉了。
这首诗紧扣题目,层层细写,将“终南余雪”刻画得细致生动,确实“意尽”不必再浪费笔墨了。
终南山历来是道家隐逸之地,绝尘脱俗,充满仙气,而这首诗也暗含终南山的缥缈、清冷、雄峻和脱俗,这是这首诗的隐含之意。
诸位诗友,你还记得哪些写雪的妙句,请留言分享吧。
头条新闻
不自矜 不自屈 不断读书
不崇古 不媚俗 不违初心
六不和尚
个人微信号 : tianxie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