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中板子矶的血雨腥风

《桃花扇》是清初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世人将他与《长生殿》的作者洪昇并论,称之为“南洪北孔”,是清初耀眼文坛的双星。《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南明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讴歌了忠贞不渝的英雄,反映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这部剧的第三十四出《截矶》,所呈现的故事就发生在板子矶,现摘其片段,以飨读者:
“谁知马、阮闻信,调了黄得功在坂矶截杀。……【三台令】(末扮黄得功戎装双鞭,领军卒上)北征南战无休,邻国萧墙尽讐。架炮指江山,打舳舻卷甲倒走。   咱家黄得功,表字虎山,一腔忠愤,盖世威名,要与俺弘光皇帝,收复这万里河山。可恨两刘无肘臂之功,一左为腹心之患。今奉江防兵部尚书阮老爷兵牌,调俺驻扎坂矶,堵截左寇,这也不是当耍的。(唤介)家将田雄何在?(副净)有。(末)速使大小三军,听俺号令。(军卒排立呐喊介)”
戏文中的坂矶就是危峰兀立于大江之畔板子矶,因它位处鹊江之首,又名鹊起矶。它孤阜临江,雄伟奇特,被称之为吴楚关锁。每到黄梅雨季,淫雨绵绵,江水陡涨,旋涡湍急,狂澜奔涌。踞于江流之中的板子矶,可谓是:
滚滚长江下急滩,岿然巨石拥江关。云霾正讶鼋鼍立,风雨虚疑虎豹抟。
过客不妨呼砥柱,波臣应许作迴澜。莫愁百折多奇险,一障能令万古安。

板子矶镇风塔

矶上有一砖石结构的古塔,塔中空。塔有四门,六面三额,额面个镌刻有:“砥柱大观”“天峰耸秀”“学海迴澜”。但凡乘船行旅于鹊江的人,无不引颈眺望板子矶,文人骚客登临于此,无不吟咏歌赋,留下华美的诗文。宋人张舜民的诗最是写尽板子矶的美景:
石上红花低照景,山头绿蓧细含烟。
天生一本徐熙画,只欠鹧鸪相对眠。
公元1644年3月19日清晨,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杀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大明王朝灭亡。自明成祖迁都北京,南京就作为明朝的留都,即储留的首都。崇祯自缢的噩耗传来,众大臣在惊诧唏嘘之后,一致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应另立新君。崇祯殁后,太子及永定二王都陷入清军之手。依血统依嫡亲,福王朱由崧是最佳人选。
公元1644年5月,凤阳总督马士英和总兵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刘良佐等在南京拥立朱由崧为监国(代理皇帝),壬寅日称帝,改年号为弘光,是为弘光帝,仍续明朝,因在江南,故史称南明。危难天子朱由崧本应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可据历史记载,他是位昏庸腐败的皇帝,只知吃喝玩乐,尤其是沉缅女色,不理朝政。朝政大权由马士英、阮大铖把持,二人卖官鬻爵,排斥异己,以至党争激烈,而对清军南下则几无防备。
朱由崧
就在朱由崧的皇帝宝座席不暇暖之时,有自称崇祯之子的人来到南京,百官审察后确认为伪太子,并斩首于午门。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宁南侯左良玉举兵于武昌,以“救太子,诛马士英”为口号,顺流而下,直逼南京。兵至九江,左良玉病故。其子左梦庚怕动摇军心,秘不发丧,继续前行。
黄得功、阮大铖率军抵抗。刚刚建立的新朝,一下就陷入旷日持久的内乱之中。左梦庚连克数城,池州受阻后又折军而返。至九江,左梦庚向清军投降,随之东下进攻南明。南京西侧防线,为之一空。
此时,清军重兵围攻扬州,兵部尚书史可法率城中军民,在外无粮草,内无援兵的困境中与清兵对峙。扬州被围五天后沦陷,史可法英勇殉国。清军血洗扬州,史称“扬州十日”。弘光二年(1645)五月初八,清军自瓜州渡江,直扑南京。五月初十,朱由崧传旨放归所选淑女。次日凌晨,率内宫四五十人骑马出通济门,投奔芜湖黄得功军中。

“扬州十日”

黄得功(公元?—1645),字虎山,其出生地说法不一,有说是开原(属辽宁)人,又有说是安徽凤阳人。史称其“貌伟胡髯,两颐倒竖,膂力绝伦”。相传十二岁那年,母亲酿的一坛酒,他竟背着母亲悄悄地偷喝罄尽。母亲知道后,一顿痛骂,他却笑着说:“我早晚会还你这坛酒,太容易了。”
后来,辽东战事起,他从军征战,在刀来戟往,乱箭飞矢的厮杀中,一人独闯敌阵,夺得二人首级,获赏银五十两。他将银两全交给母亲,乐呵呵地说:“母亲,这些钱偿还酒钱,总够了吧!”崇祯九年(1636),由游击升至副总兵。
崇祯十一年(1638),率部与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作战,因屡建军功而诏加太子太师。后又因平定河南永城叛将刘超,而功封靖南伯。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已成南明的四大重镇,四人各占一方地盘,实际已成割据一方的军阀。
黄得功对南明王朝忠心耿耿,矢志不渝。据明史记载,马士英、阮大铖对左良玉早有戒备,“虑东林(东林党,作者注)倚良玉为难,谩语修好,而阴忌之,筑坂矶城为西防。”“良玉反意乃决,传檄讨马士英,自汉口达蕲州,列舟二百余里。”坂矶即荻港板子矶,由汉口上游发兵东下,荻港是必经的江上要津,在此“筑坂矶城”防范,当为守备之上策。
朱由崧满以为在芜湖仍可花天酒地,安享富贵,怎么也没有想到清军会追到芜湖。朱由崧躲到黄得功的战船中,且战且退,退到荻港板子矶。
黄得功与清兵战于荻港江面,双方正在难解难分之际,只听已投降清军的刘良佐在岸上大呼劝降,黄得功怒叱:“汝乃降乎!”“忽飞矢至,中其喉偏左。得功知不可为,掷刀拾所拔箭刺吭死。”中箭后,他深知自己再也不能为朝廷做些什么,断然扔掉手中的兵器,大喝一声,拔出刺入喉咙的箭矢,再用力刺入,当即倒地尽忠殉职。
此时,黄得功的部将田维已将朱由崧捆绑,送与清军邀功。五月二十五日,朱由崧乘无幔小轿,头蒙缁素帕,身着蓝皮袍,以油扇遮面,入南京聚宝门。夹道老百姓唾骂不绝,以瓦砾投之。九月,朱由崧等被押送至北京。次年斩首于菜市口(一说以弓弦勒毙)。
后人赞叹黄得功的忠烈与威猛,惊天地,泣鬼神,一直为后人赞颂。清道光六年的《繁昌县志·艺文志》收录有多首称颂的诗作,其中一首云:
黄家战血楚江流,故垒萧萧烟水浮。北望孤忠空拒左,南驱遗恨失吞刘。
鼓声应壮青山寺,荻影风摇白马洲。一代将军无麦饭,丹崖片石已千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