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唐以前艺术主要受南京影响(二)

麦积山艺术与敦煌艺术一样都是中国艺术的骄傲,都是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敦煌是世界上最大的壁画博物馆,麦积山是个雕塑(尤其是泥塑)博物馆。敦煌与麦积山分别在甘肃河西走廊的两端,也是东受内陆汉族文化影响,西受邻近的西域(新疆)文化影响,敦煌西接新疆,中亚影响强一些,麦积山东接内陆,深受汉文化影响,麦积山艺术比敦煌艺术更成熟。敦煌和麦积山再加上云冈和龙门,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麦积山74窟,后秦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十六国后秦(384--417年,4、5世纪,首都长安),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不断修建,现存麦积山艺术主要是唐以前艺术,主要分后秦、北魏、西魏、北周和隋五个时期,北魏和西魏的塑像最多。
麦积山现存最早的石窟是十六国晚期后秦时的(5世纪),例如74、78等窟。佛(包括菩萨)像大眼,高鼻,薄唇,身材魁梧,衣薄透体,衣纹稠密,这些都是中亚后犍陀罗影响。
麦积山74窟,后秦
而面相慈悲,神秘微笑,文雅幽静,温文尔雅,又有中国南方文人气质,与中亚、新疆艺术不同,表现出中国艺术简洁洗练,端庄典雅的风格,说明受内陆汉族佛教美术影响,可见东晋南京顾恺之文人化、精致化的风格,表现出正在中国化的改造过程中。也就是说南京影响北方中原,北方中原又影响西北麦积山。
麦积山到南京的距离,与到新疆的距离,差不多相等,所以麦积山十六国佛像比敦煌、炳灵寺十六国佛像更加成熟,更加民族化。但总的来看十六国佛像毕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佛像,还不够成熟,不够生动,肢体有些僵直,而且东、西两种艺术并存,麦积山后秦造像也是如此。

麦积山74窟,后秦

麦积山北魏前期(5世纪)佛像,诸如第74、78、71 、148等窟坐佛,都很像云冈“昙曜五窟”,尤其是第20窟大佛,说明学习首都(大同)云冈样板,继承十六国晚期遗风,既有中亚后犍陀罗影响,又有东晋南京顾恺之文人化、精致化的风格,表现出正在中国化的改造过程中。但整个看上去,不如云冈佛像简洁洗练,雄浑大气,毕竟地方不如首都文化发达,实力雄厚。
云冈20窟大佛
总之顾恺之画风风行东晋、刘宋,影响北方,而且还远及河西敦煌(参见拙作《敦煌唐以前艺术主要受南京影响》),不愧为中国画史上第一位影响深远的艺术大师。五世纪后半期随着刘宋陆探微的出现,顾恺之的时代就结束了。
麦积山74窟坐佛
麦积山78窟坐佛
麦积山71窟坐佛
麦积山148窟坐佛
说完顾恺之,再说陆探微。南北朝(386---589年,4---6世纪),南朝与北朝对峙并存。南朝经历了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四朝。北朝北魏386年建立,439年统一北方,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577年北周灭北齐,581年隋灭北周,北朝结束,589年隋灭陈,南北朝结束。
南朝宋、齐、梁、陈,首都都建在南京,南朝佛教与佛教美术发展到顶峰,南京寺庙林立,成百上千,如此大规模地寺庙建设,可见当时南京佛教美术之盛,艺术家之多,是南北朝佛教艺术中心,自然而然是北朝佛教美术的样板,何况南朝汉人政权一直被北朝胡人政权奉为正统文化。
北朝统治者都是鲜卑人,积极吸收汉族文化,进行汉化改革,由原来的狩猎、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化。北魏前期就已启用汉人,仿汉改革,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进一步汉化改革,迁都洛阳,疆域广拓,威播西域,达到鼎盛,孝文帝派蒋少游去南齐首都南京考察,学习城市规划、宫殿建筑,回来后主持新都洛阳建设,这是北朝学南朝,洛阳学南京的最有力的证据。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西魏二十几年基本上沿袭北魏后期。后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北齐学南朝,北周学北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北周改革变强,兼并北齐,再度统一北方,最后581年为隋所灭。北朝石窟艺术发达,主要是向南朝学习,现存主要有敦煌、麦积山、炳灵寺、云冈、龙门、天龙山、山东、河北等石窟。
南朝最伟大的画家是陆探微和张僧繇,他俩与上述东吴曹不兴、东晋顾恺之合称“六朝四大家”,在中国美术史上有深远影响。
陆探微(?---约485年,五世纪中期),南朝宋、齐时苏州人,活跃于南京宫廷,擅画佛像、肖像、插图。学于顾恺之,与顾恺之并称“顾、陆”,都画“密体”,“笔迹周密,劲利像锥刀”,直线造型,方正有力。其画被称为“一笔画”,笔势连绵不断,非常严谨,这些都与顾恺之“高古游丝描”迥然异趣。陆探微画人物“秀骨清像,褒衣博带”,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完全是中国南方文人形象。
谢赫评为上品。南京、丹阳五处南朝陵墓中,都出土有砖印壁画《竹林七贤和荣启期》,可能是根据陆探微的作品绘制的(参见拙作《中国壁画史纲》,文物出版社1995年出版)。其子也擅画佛像,已经中国化、精致化、文人化了。父子俩的画都没有流传下来。
陆探微“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的中国佛像,直接影响了南朝齐梁造像,当时南京佛寺都风行陆探微式的中国佛像,并作为中央首都范式,影响到南朝佛像(包括石窟造像和供家中礼拜的小佛像(金铜、石雕等),并以华夏正统样板影响到北方北朝佛像,影响之大,实为罕见。
非常遗憾的是南朝佛像毁灭殆尽,石窟造像,例如南京栖霞山石窟和浙江新昌石窟,是南朝仅存的两个石窟,都是齐梁高僧僧佑(445---518年,五六世纪)完成,应是当时风行的陆氏“秀骨清像”风格。
但十分遗憾的是,因后世重修,面目全非。(目前这种自以为是的重修对文物古迹破坏最大。)真正的南朝佛像我们今天只能看到供家中礼拜的小佛像,而且现存极少,凤毛麟角。“礼失求之于野”,中心(首都)文化失传了,就得到外围、边远地区去寻找,南朝南京佛像失传,就得到四川、北方去寻找。
四川成都万佛寺佛像,是极为罕见的南朝佛像的典型代表。万佛寺佛像始于刘宋,盛于齐梁,例如梁普通四年(523年)康胜造像碑,佛为立像,有6头身长,修长优雅,飘逸潇洒,“秀骨清像,褒衣博带”,表现出陆探微风格。此造像碑由9人组合,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万佛寺还有类似组合佛像,有的多达10几人,这在当时北方十分罕见,(北方后来才有),再次说明南朝开风气之先,引领北朝,此佛像现藏四川博物馆。
再如成都北面茂县出土的齐永明元年(483年)造的佛坐像,“秀骨清像,褒衣博带”,慈眉善目,含笑幽玄(神秘微笑),睿智超脱,如同名士。脸型长方,五官水平,方形圆角,方圆相济,很好地解决了方圆难题。衣纹规整,佛座垂裳,有韵律感和节奏感,也呈现出陆氏风格(样式),而此时陆探微还活着,影响之快,令人惊讶。此佛像也藏于四川博物馆。
四川这两件南朝齐梁佛像极为珍贵,都是陆探微样式,可作为南朝佛像标本,与同时的北朝佛像相比,要成熟的多,而北朝佛像就显得幼稚了,落后就得学习,原创是主动的,自然,成熟,而模仿是被动的,就显得有些笨拙幼稚了,北朝学习南朝肯定要晚,要落后。
陆探微佛像样式作为南朝南京正统风范,广泛影响到北方北魏后期、东魏、西魏佛像,甚至远及朝鲜、日本,可谓影响深远。当然也影响到麦积山。
《竹林七贤》局部,陆探微风格
《竹林七贤》局部,陆探微风格
《竹林七贤》局部,陆探微风格
《竹林七贤》局部,陆探微风格
四川茂县出土南齐造像碑(483年)
四川成都万佛寺出土南梁造像碑,523年
在谈麦积山北魏雕塑前,应先介绍一下北魏(386---534年,四五六世纪)几件大事。386年北魏立国,北朝开始。398年定都平城(大同)。439年统一北方。446年灭法,北方佛教美术毁灭殆尽。
452年恢复佛教,北方佛教美术重新起步。460年开凿云冈石窟,调集各方工匠,建设首都皇家石窟,5世纪云冈作为首都范式影响整个北方。494年迁都洛阳,汉化改革,学习南朝,建设龙门石窟,6世纪龙门作为首都范式影响北方,自然也影响到麦积山,不论云冈范式,还是龙门范式,都受南京影响。534年灭亡,分裂成东、西魏。
麦积山石窟中北魏石窟最多,北魏石窟中后期(6世纪)石窟最多,这是因为446年灭法,北方佛教美术毁灭殆尽。460年开凿云冈石窟,建设首都(大同)皇家石窟,5世纪云冈作为首都范式影响整个北方。494年迁都洛阳,汉化改革,学习南朝,建设龙门石窟,6世纪龙门作为首都范式影响北方,自然也影响到麦积山,不论云冈范式,还是龙门范式,都受南京影响。
6世纪初麦积山地区地震频发,早期造像毁坏殆尽。这时进一步汉化改革,加强学习南朝,南京刘宋陆探微样式传到麦积山,麦积山佛教美术复兴,这主要表现在北魏后期和西魏佛像上,变得修长优雅,文质彬彬,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文人化了,呈现出陆探微风范。
麦积山北魏后期造像,例如第23、131、154等窟佛像,很像云冈第5窟佛像(5世纪后期),长脸细眼,“秀骨清像”,悲悯下视,沉静内敛,更加注重精神刻划,一派中国南方文人气质。整个看上去,精致,洗练(简洁),非常成熟,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文人化了,说明麦积山学习云冈首都(大同)范式(5世纪后半),二者都表现出南京陆探微陆家样“秀骨清像”的影响。而这时陆探微可能还活着,影响之快之大,令人惊讶。
麦积山23窟佛像
再如第127窟正龛本尊坐佛,就与上述四川茂县出土的齐永明元年(483年)造的佛坐像非常相似,也是“秀骨清像,褒衣博带”,也是长方脸,五官平行,呈水平横线,也是以垂直线为主,弧线为辅,方形圆角,方圆相济,也是衣纹竖向平行,有节奏感,也属陆探微样式。
麦积山127窟三尊像
茂县在成都与麦积山之间,在陇蜀古道上,可能是南京南朝陆探微样式经长江、四川传入麦积山,看来这是南京样板自东向西传播的另一条路线,当然主要传播路线还是南京--洛阳--长安--麦积山。麦积山是通过南、北两条路线接收南京信息。第127窟附近的第133、135窟一佛二菩萨也与127窟风格相似,也是“秀骨清像,褒衣博带”,也属陆家样。
麦积山133窟三尊像
再如第142窟一佛二菩萨(三尊,正尊)很像龙门宾阳中洞正尊,也是“秀骨清像,褒衣博带”,说明麦积山学习龙门首都(洛阳)范式(6世纪前半),同属南京陆家样。
麦积山北魏后期造像除佛、菩萨外,还有弟子迦叶、阿南,例如第87、85等窟中的迦叶,老成持重;第133、101、142、133、122、172等窟中的阿南,天真无邪,皆生动传神,富于个性,不但中国化了,而且还世俗化了。北魏时云冈、龙门、麦积山都有弟子像,而敦煌弟子像要到北周时才出现,再次说明中国佛像自东向西传播。

云冈5窟佛像

麦积山154窟佛像
麦积山154窟佛像
西魏时期(535---556年,6世纪中期,定都长安),与东魏、南梁三国鼎立,西魏继承北魏,学习东魏、南梁,攻打东魏(河南)、南梁(湖北、四川),受东魏、南梁文化影响,这时三国仍然风行南京陆探微样式。
麦积山西魏造像是麦积山艺术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在全国西魏艺术中也是最精彩的。麦积山西魏造像主要有第123、121、102、105、44、60等窟,其中最精彩的是第123窟的童男童女,“秀骨清像”,秀丽秀气,天真烂漫,稚气可爱,更加中国化了,世俗化,生动传神,生活气息很浓,是古代描绘儿童题材作品中的精品。同窟(123窟)还有佛、菩萨、弟子,也属陆探微样式。
麦积山123窟童男童女,西魏
再如第121窟中有两组菩萨与信徒(比丘,男的是和尚,女的是尼姑)二人对话,菩萨细声细语,信徒合十恭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生动传神,非常有趣,非常可爱,生活气息很浓,更加中国化、世俗化。四人皆清瘦修长(身高有6、7头),宽袍大袖,正是“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陆家样。旁边的第122窟中也有一对菩萨与弟子(阿南)对话,风格类似上述第121窟,也属陆探微样式。
麦积山121石窟,对话
西魏菩萨也是“秀骨清像”。例如第127窟菩萨,笑眯眯的,举手引见,优雅婀娜,如同妙龄女郎,优美极了,生动传神,极为精彩。再如第102、105、60等窟中的菩萨,也是苗条修长,亭亭玉立,也像妙龄女郎,也属陆家样。西魏菩萨比北魏菩萨更加精美,更加成熟。
麦积山127窟
再如第102窟的弟子阿南,与上述第133窟北魏阿南相似,也是会心一笑,天真无邪,说明一脉相承,只是更加精美,更加成熟,更加世俗化了。
麦积山,弟子,87,133窟
最后再说说佛,第44窟佛像是西魏佛像中最精彩的,慈祥睿智,普度众生,“秀骨清像,褒衣博带”,也属陆探微样式。与北魏佛相比,北魏是直线造型,西魏是曲线造型,西魏比北魏更加柔美,更加世俗化。类似西魏佛像还有第20窟佛像,也属陆家样。
麦积山44窟西魏佛
综上所述,南京顾恺之影响了麦积山后秦和北魏前期(5世纪),陆探微影响了北魏后期和西魏(6世纪前半)。顾恺之时代还是东、西两种艺术并存,而陆探微时代就完全中国化了。
麦积山经过北魏首都洛阳中转,再从洛阳传到西安(长安),西安传到麦积山,清晰可见一条南京---洛阳、长安---麦积山的传播路线,显示出一条从南到北,从东向西的佛像传播路线,并非像人们常说的是自西向东传播。陆探微样式(陆家样)的出现,开创了中国佛像东来说。
总之陆探微是位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艺术大师,他开创的陆家样,影响深远。可是中国古代佛像四大样(曹不兴、张僧繇、吴道子、周昉)中,却没有陆家样,看来应该加上陆家样,合称“五大样”。六世纪中期随着南梁张僧繇的出现,陆探微的时代也就结束了。
最后说说张僧繇,梁武帝时(502---549年,6世纪前半),佛教和佛教美术大发展,达到鼎盛,梁武帝崇信佛教,广建寺庙,三次舍身佛门,都用巨资赎回。他能调和儒、道、释三教矛盾,使三教并行发展。他非常重视中外交流,积极引进外国物产,《晋书》上说,“修贡职,航海岁呈,踰于前代”。印度笈多佛像也传入中国,传入南京,正是在梁武帝这样的大气候、大氛围下,笈多佛像才开始起作用,才影响到画家张僧繇。
张僧繇是南朝梁朝画家,也是苏州人,是梁武帝(6世纪前半)的宫廷画师,擅长画佛像、人物等。梁武帝崇信佛教,广建寺庙,多次命令张僧繇装饰佛寺。张僧繇曾在一乘寺门上用天竺(印度)画法画“凹凸花”,色彩渲染,富有立体感,一时引起轰动。说明他比陆探微更关心引进外国新样式,正如姚最说他“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而陆探微更侧重创造新样式(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一脉相承,而张僧繇不属于这一派)。
梁武帝诸位王子远征西域,武帝思子心切,派张僧繇前去画像,归来“对之如面”,说明其肖像画写实传神。唐人张怀瓘评其画与顾恺之、陆探微并重,谓顾得其神,陆得其骨,张得其肉。可见张僧繇的画一反陆探微直线造型,“秀骨清像”(高瘦),而是曲线造型,画得矮胖,丰腴肉感。其画简洁疏朗,“笔才一二,像已应焉”,所以张彦远认为顾恺之、陆探微为“密体”(繁密),而张僧繇、吴道子为“疏体”(简疏),可见张僧繇、吴道子是一派,张僧繇影响了吴道子。
曹不兴、张僧繇、吴道子、周昉四人并称“中国佛画四大样”。画史又称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为“六朝四大家”。无论怎么说,张僧繇都是大家。张僧繇无师自通,自成一派。如果非要找他的老师的话,那可能就是印度笈多佛像。
(未完待续)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

  • 价值非凡的麦积山石窟特级洞窟

    麦积山石窟窟龛有221个,各类雕塑3938件,壁画一千余平方米.其中有一些窟龛由于窟内造像壁画特色鲜明.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突出的特点,被定为特级保护洞窟,限量参观.游客参观特窟,需在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 ...

  • 张总 | 天然塑馆在麦积

    天然塑馆在麦积 --写在<麦积山佛影>图册之前 文 / 张总(南海佛学院佛教美术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何鸿先生编撰的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旧影文献编目> 即< ...

  • 著名佛教石窟和摩崖石刻

    [学习导读]佛教建筑形式除了寺院以外,石窟原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佛教传入中国后,这种建筑形式也传入中国,它吸收了印度健 ...

  • 边走边唱--云冈石窟拜大佛

    云冈石窟拜大佛 就是为云冈石窟而来的. 中国有四大石窟,分别为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2017年夏,我曾经"漫漫西行路"专程到达敦 ...

  • 云岗石窟---摄影笔记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间,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 ...

  • 陇东---麦积山石窟(第4、5、127、133、135窟)

          麦积山石窟第4窟,散花楼,距地面经约八十米,为七间八柱,单檐庑殿式洞窟,高约九米,面阔三十米,进深八米,分前廊后室两部分.立柱为八棱大柱,覆莲瓣形柱础,建筑构件无不精雕细琢,体现了北周时期 ...

  • 中国古代建筑-石窟

    石窟 石窟是依着山崖开凿而成的一种佛教建筑,它并不是在地面上搭建的房屋,而是在山石中凿出的洞窟.中国石窟众多,凿建时间绵远悠长,而且大多石窟较为庞大,其中的雕像精美.珍贵,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中 ...

  • 甘肃竟还有一个不逊于敦煌的石窟,咋一看像是游戏场景

    很多人哪怕来到了甘肃,也只知道去敦煌莫高窟. 一般人哪怕听到了天水,也只记得伏羲董卓姜维. 其实,甘肃天水还有四大名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 小不懂摄 它不仅是四大石窟中建造难度最大,年代跨度最久 ...

  • 【遗介小卡片】石窟文化邮票集

    前言 石窟寺,就是开凿在山崖上的佛寺,是模仿地面的佛寺建筑而建造,与一般佛寺的功能相同,都是用来拜佛.起居和禅修等.因此石窟中往往都雕或塑有佛像.石窟寺比普通寺庙更加坚固耐久.易于长存,是僧俗信徒修功 ...

  • 中国四大石窟

    ​四大石窟包括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河南龙门石窟.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 莫高窟的艺术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佛教艺术石窟.莫高窟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的规模 ...

  • 麦积山一尊绝美佛像,隐藏着一段1600年前的凄美爱情

    麦积山第44窟主佛像 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现存窟龛194个,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壁画1000余平方米.石窟始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