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修集‖079. 为什么练功没有效果

潜修集‖079. 为什么练功没有效果

有不少人练功没效果,或者效果不大,为什么呢?很简单,你的投入不够。
这个投入,不是说你花了多少钱,甚至不是说你花了多少时间,最重要的是,练功,在你的生活中,在你的心中,到底占了多大的分量。
根据多年的经验,有些道友,特别是老年道友,看起来也很喜欢练功,也有一点效果,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打乱他们练功的节奏,投入的程度。
比如,家人的感受是他们关心的大事,吃饭、做饭是家庭事物的核心。正在站桩或打坐,小孩子在旁边一走,他就会分神。孩子们说,奶奶吃饭了,马上就会停下来吃饭。其实你想想,吃个饭,有这么重要吗?家人会有点不高兴,当做看不见也就是了。家人的感受固然挺重要,因为这是个环境的问题,能都照顾到当然好。但是,如果必须要取舍呢?我想,如果比起自身的健康,这种感受也没那么重要。做饭也是一样,如果一天只有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是做饭呢、是吃饭呢,还是练功呢?
这就是投入的问题。在我看来,这种若即若离的练功,也就是比不练稍微强那么一点点。有一点点效果,随时都会消失。就像他们练功随时都会停下来一样。
你不拿练功当回事,功夫也不会拿你当回事。付出与得到,是对等的。
《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讲述自己的“念佛三昧”,有过这么一个比喻: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网络图片】

念佛,怎么就能见佛,蒙佛接引呢?大势至菩萨做了两个比喻,你念佛,如同两个人一个人惦念对方,另一个人却不惦念,那么两个人即使偶然碰到,也会擦肩而过,“对面相逢不相识”。如果两个人互相思念,则一定会形影不离,不愿分开。在大街上走路,往往就能不期然遇见。这种“感应”,我有过,很多人都有过,不展开。佛怜悯众生,如同母亲思念儿子,但是儿子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心只想往外飞,在外面工作啊,打拼啊,找对象啊,不愿回家,母亲再惦念,也无济于事。如果儿子也惦念母亲,就会自己回家来。佛对众生,也是一样。佛惦念众生,但大家自己想想,你有多少时间是想到佛的呢?一般都是有事的时候,才会“临时抱佛脚”。
功夫也是一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功夫就在那里,你去练,他就上你的身。你不练,他就只好走开。你把他当做最重要的事,他也会把你当成最重要的人。你觉得练功可有可无,那么他就是可有可无。
不过,功夫和你,更像谈恋爱。并不是你对她好,她一定对你好。很有可能,你“恋”了很久,对方一点“消息”都没有。那么,赶紧换一个吧,说明你们俩真的没缘。(公众号:潜真堂)
回到重要性这个话题,个人经验,对年轻人而已,工作当然更重要,这也没办法。年轻人来日方长,以后再练吧。对老年人而言,就要注意了。这个时候,该把更多的注意力从外界、他人转移到自己身上了。但是,中国的老年人基本都一样,有关心他人的“情怀”,他们会觉得家人最重要,关心的往往是家人的感受,亲人的关系,生活的琐事等等。还有的是怕自己影响别人,怕给别人添麻烦。练功啊,修行啊,这些好像都是自己的事,是可以牺牲的,为了家人考虑嘛。所以,只要两者一冲突,练功马上就变得可有可无。其实,你应该明白,你身体好了,才能不给家人添麻烦,你能把自己搞定,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
这个问题,真的很关键。不解决,练功就相当于一个模糊的遥远的心理安慰。
我们要照顾别人的感受,但最重要的,是首先把自己搞定。家庭也好,社会也好,你的操心,对别人而言,可能只是添乱。

2020041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