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贝壳,必有一战
导语:互联网具备颠覆一切产业的可能。但真正的颠覆应该从头脑开始。思维一变,市场一片。若感觉不到变化,是没有未来触觉的人。
房地产与互联网,是属于这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两个行业。倘若两个行业真正联结起来,将会产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前有腾讯战略投资贝壳,后有阿里联手易居,房地产互联网交易和服务平台之战硝烟弥漫。
两大“互联网+房产”正式开启对垒模式,抢占万亿市场的大蛋糕。贝壳+腾讯VS易居+阿里,新赛道,老朋友。谁能赢?站队的呼声不断。
但可以肯定的是,颠覆往往发生在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这是房地产时代的新革命,未来将是一个旷日持久的状态。
作者/ 小博君
出品/ 博志成地产观
1
互联网电商抢占万亿市场
阿里眼红腾讯的“贝壳”
房地产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一直都在尝试进行互联网化的变革即“地产互联网化”,从PC门户、媒体化到2014年开始的“房产电商”,而最大的诱惑在于:构建一个类似“淘宝”式的房地产互联网交易平台。
在阿里的商业版图中,“衣”“食”早已一骑绝尘,“行”有飞猪,独缺代表“住”的房地产一角。阿里易居房一联手,“衣食住行”服务产业版图中的最后一块“短板”开始补齐。
房子是市场刚需,住房服务是一个以十万亿计量的赛道。8月贝壳上市后,市值超过百度,一路暴涨至653.4亿美金,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房产交易及服务平台,拿下了4.2万家房产中介和45.6万经纪人。
9月16日,天猫与易居联合推出"天猫好房"平台,并共同发布"不动产交易协作机制"(ETC)。承诺三年内不赚钱,收入全部补贴购房者。这标志着阿里正式杀入房产,与腾讯投资的贝壳形成正面对峙。
阿里与易居合作,对易居而言,意味着打通了线上渠道,有利于易居线上流量的增持,可谓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当天发布会,国内50强的房企几乎全部到齐。单单一个品牌发布会,就让近日股价疯狂贝壳出现下跌。无论,阿里未来能否真正的改革这个市场,至少已经对用户充满了足够的期待。
但是,贝壳的平台吸引了250个品牌,拥有4.2万家门店,45.6万经纪人,贝壳找房掌握着全国330城市53个小区,2.19亿套存量二手房源。
马化腾曾表示看好贝壳模式,腾讯也以8亿美元入股贝壳,且持股比例增至16.5%,顺利成为贝壳的第一大股东。2019年2月,贝壳找房进入微信支付九宫格,既填补了服务场景“住”的空白,也为高额低频的房产交易带来更多流量。
贝壳找房迅猛的生长速度,让同行和互联网大佬都坐不住了。
阿里擅长交易,腾讯强于交互,在很多赛道上都各自扶持品牌,布局卡位。因此,贝壳之后,阿里才迅速加码易居,迅速把天猫、淘宝资源向易居开放,利用To B端的运营优势,挖掘房产交易后长尾服务市场。
2
阿里易居想要“复制一个贝壳”?
思维不同、模式不同
伴随着互联网数字经济和不动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房产交易的特殊性及交易逻辑的复杂性越来越突出。
针对开发商和渠道经纪商业在房产营销以及交易中面临的多种严重问题,天猫与易居联合发布的不动产交易协作机制(ETC),将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产品,构建一套多方参与、高效协作的开放平台,促进房产行业的数字化升级。会以开放、协作、公平为原则,提供新房、二手房、特价房和拍卖房四大交易场景。
从其最终亮相“线上+线下+ETC协作”商业模型看,与贝壳模式近乎一致,是希望以更强的线上能力“复制一个贝壳”
天猫好房宣布成立,将为开发商定制“房产旗舰店”,打造“智能售楼处”,让消费者可以在线上完成从看房、认购到金融服务的全过程。
像在天猫卖其他商品一样卖商品房。所谓“买房就像逛天猫”,省去了中间的一大堆现在需要实地进行操作的买房过程,转而把整个购房简化到网购一样便捷,高效。
阿里进军房地产,不只是看到了这个蛋糕的庞大,而是技术的成熟和自己市场的成功。视频直播、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的运用,让网络成交如此大宗交易具备了基础条件,当然市场同样也需要对现有的流程进行优化,大大降低交易的前置成本付出。
而链家内部拥有一套完整、有效且可复制的合作网络——“ACN(Agent Cooperation Network )”。
ACN合作网络是链家在强大的数据、技术和规则的支撑下,率先建立起的经纪人合作网络,在合作架构主要包括三部分,即以房源流通联卖为核心的“房”的合作网络、以跨店成交比管理为核心的“客”的合作网络和以信用分管理为核心的“人”的合作网络。
一方面,ACN合作网络可以打破现有的信息孤岛,将所有房源和客源在经纪人之间共享。另外,ACN合作网络还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规则,保证不同经纪人只要在交易中有贡献,都会获得相应业绩。
贝壳的商业模式可以概括为“双网双核”,凭借ACN经纪人合作网络的底层操作系统,贝壳得以实现线上与线下两张网,并在规模化成长上形成网络效应与平台效应,而规模化、高粘性连接房产经纪门店与经纪人,通过线上线下聚焦和高效房客数据匹配实现一二手联动,正是贝壳的核心优势。
在真实房源+巨大流量的加持下,贝壳开始翱翔。
2019年,贝壳的营业收入达到了460亿元。其中,二手房屋交易服务、新房交易服务、新兴及其他服务的营收分别246亿元、203亿元和12亿元。
贝壳的巨大成功,触碰到易居、世联行等传统中介的核心版图,也让其他互联网巨头看到了这一赛道的未来价值。
从成长速度上来讲,左晖“ALL IN”贝壳的做法似乎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结果。现如今,贝壳找房所覆盖的范围已经是链家的数倍,要达到现在的城市与门店的覆盖范围,链家可能要用10年,而迅猛如斯的贝壳,只用了两年。
贝壳凭借着链家多年来积累的优势反其道而行之,利用线下链家门店,搭上贝壳的框架,划出了一道漂亮的上扬曲线。
3
谁能赢?
有威胁,更有不同
腾讯VS阿里,巨头之间的较量, 全中国几乎都在站队。
2018年,易居在香港上市之际,就与阿里构建了亲密关系。彼时,阿里以3.9亿港元认购易居新股,成为易居的四大基石投资者之一。
两年之后,他们进一步增持了,不仅增持,他们的目标可能是易居的二股东。
阿里还通过参与易居股份配售及认购可换股票据,进一步增持易居股份至8.32%;若可换股票据转股后,阿里持股比例将进一步上升至13.26%,跃升成为易居第二大股东之位。
基于多年沉淀的数字化能力的阿里,可以帮助企业完成商品、销售、物流供应链等商业要素的在线化和组织化。能够帮助房企建立完善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创设更安全的交易环节,进而提高房产服务的整体运营效率,给看房置业的消费者带来实惠和方便。
阿里的优势是线上流量和科技,易居则强在楼盘案场服务,两者战略合作后形成有效互补,但存在一个弱势环节就是线下经纪服务者的连接,这也是其战略向线下经纪门店倾斜的原因。
贝壳的“壳”,还是如此之硬。
从建立链家到贝壳上市,左晖只用了19年,手握楼盘字典、数量庞大的经纪人,有从线下到线上的一整套各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强大精准的私域流量。
对于易居与阿里的联合,时代周报记者向贝壳找房CEO彭永东提问:“面对劲敌强势涌入,贝壳找房是否感到压力?”
彭永东并没有正面回答该问题,而是截图了一张贝壳员工的看法侧面回应:“其实,多想想如何才能‘对消费者好’,比如,一起能推动更多新房房企承诺‘七天无理由退房’才是真正推动行业正循环进步的举措。”
显然,对于阿里及易居的“叫板”,贝壳找房的意图是专注自己的事儿。
4
博观思考
让用户方便,让客户多一个选择
天猫淘宝总裁蒋凡表示,越来越年轻的消费者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更加有决策力,甚至在很多高单价的决策领域。这让未来房产实现在线化数字化成为必然趋势。
未来10年,买房的消费群体基本上都是80后90后这一代人,现在的消费者非常适应线上看房和线上签约支付等操作,房地产行业的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战争的硝烟已然弥漫,阿里、苏宁易购、易居、乐居将联手打造今年首届房产“双11”。
贝壳之后的阿里易居,已跑在房产经纪新格局的路上。从行业良性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多一个竞争对手未必是一件坏事。对消费者来说,贝壳CAN与天猫好房ETC,他们最终目的都是让用户方便,让客户多一个选择。
博志成地产观五点思考:
1、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房地产行业的红利期已经接近尾声,那么极具广度和深度的互联网数据洞察,会成为下一轮洗牌的关键战略资源。
2、未来房产销售里,线上会注重场景,线下场景会更加智能化。
3、只有真正做好了服务,改变了传统行业的行为,并让产业链各方都收益,产业互联网才有出路。
4、尽管天猫好房拥有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的数字化能力、淘宝天猫的营销资源、以及阿里经济体的本地化资源,但它目前仍处于婴儿期。这种模式能否跑通,目前还是未知。
5、未来会怎样,易居、贝壳谁更强,答案留给时间。
部分参考资料:
[1]《易居阿里PK贝壳找房,谁能赢?有威胁,但更有不同!》
[2]《阿里易居房一联手,贝壳和腾讯遭遇最强对手》
[3]《阿里眼红腾讯的“贝壳”?》
1. 商业地产,逆袭新路径
2. 养老产业复合化,行业跨界新浪潮
房企案例观察
1. 中梁的「阿米巴」奇迹
2. 融创你学不会
3. 新力的「新力量」
4. 碧桂园又拿了「第一」
地产人那些事
1. 地产HR的招聘「潜规则」
2. 地产人转行,且慢!
3. 地产人的上半年,阵痛!
战略解读
1. “三道红线”,房企的紧箍咒
2. 房企「甩卖资产包潮」汹涌
5. “深八条”牵动谁的心?
喜欢的小伙伴们,下方一键三连走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