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故乡

看到田野,看到村庄,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飞到故乡的那个村落。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村庄,每个人心里的村庄都是美丽的,那山,那水,那人,还有那遗落在故乡深处的景致。

从酒乡双沟穿过一条河,跨过一座桥,就投入了故乡的怀抱。 漫步在故乡的土地上,一种厚重感会不由自主地涌入心头,那厚重感来源于对家的依托,对故土的怀念,来源于革命先烈在故土上留下的脚印。那脚印在故土上凝聚成一种符号,深深地烙印在故乡人的记忆里,这就是雪枫堤。

听村里年长者说,雪枫堤建于抗战期间,1943年秋天,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率领新四军在苏皖边界指挥作战,由于当时连降暴雨,淮河水位猛涨,造成一处残破的坝堤决口,如不及时堵住,这里的良田和百姓将被洪水吞噬。紧急关头,彭雪枫师长当机立断,率领部下,在当地老百姓的积极参与下,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终于守住了大堤。

后来,彭雪枫调集了苏皖边界的民众,对原有的坝堤进行了加固,一条绵延20多里长的防洪大堤建了起来,从此再无水灾。为了表彰彭雪枫的卓著功绩,淮北行署将这条大堤命名为雪枫堤。沿着雪枫堤建起的村落分别叫做雪枫一村、雪枫二村、雪枫三村、雪枫四村、雪枫五村,以及相继建立的淮枫、银淮、新淮、淮建等村落,它们的名字不是与彭雪枫有关就是与淮河有关,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如果把故乡比作一本书,雪枫堤则是书的扉页,给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便是红色记忆。

我的故乡在淮枫(丰)村。初夏的村庄,草长莺飞,绿树掩映,放眼望去,麦子将整片的绿铺在大地,树将绿高高地举起。呼吸着从河面吹来的清新空气和麦田上荡来的阵阵清香,顿觉心旷神怡。整个村庄都被包裹在这绿色里了。还没进入村庄,就被这优美的景色所深深地吸引着。

走近村庄,一条不太宽的水泥路出现在眼前,小草冲破泥土的封锁,布满路的两旁,沿着路牙奋力向上攀爬,将希望指向天空,将根须扎在坚硬的路边。路从村庄蜿蜒而出,又将你引入村庄,直至村庄的深处,进入村庄,路像变戏法似的,由原先的水泥路变成了土路,和村庄融为了一体。村里人美其名曰中心路。

中心路延续着雪枫堤的柔韧与坚定,走上去就能感受到它的沉稳与厚重。自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引领着村庄年复一年地走过春夏,走过秋冬,走过互助组,走过初级社,走过大集体,直至包产到户。也正是有了这条路,村里人才有了依赖,情感才有了归宿。

如果说村庄是农家人心灵的港湾。那么中心路就是连接港湾通向外部的桥梁和纽带。路深深地留下了故乡人的足迹,那足迹或铿锵,或豪迈,或沉稳,或矫健。中心路也犹如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见证着一代又一代村里人走进走出,见证着过去,预示着未来。

中心路印证着那句名言,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再延伸一步,路走的久了,走的人多了,便成为辉煌之路。眼下的这条路已成了村民们追逐梦想的希望之路,幸福之路。

村庄是树的归宿,路的两旁有柳树、枣树、杨树、槐树,或高或底,上下错落,绿色的树冠起伏着,交错着,形成一道绿色的走廊,幽静而又深远。依偎在房前屋后的树,将房舍紧紧的呵护着,包围着,站在坝堤远眺,村庄便淹没树丛中。然而,村庄的树绝不同于城里的树,城里的树长的不大,一年四季一个样儿,显得单调,被钢筋混凝土压制着,似乎只有生命没有生机。

麻雀和燕子是村庄的常客。麻雀念家念人,寒来暑往,风霜雨雪,麻雀对村庄从来都不离不弃,作永久的坚守。燕子不像麻雀那样念家,每年冬天都会南迁,次年春天返回。燕子南飞的那段时间,在村里留下许多空巢,大的,小的,泥的,草的,造型各异,成为村庄一道特殊的景致。

看到燕子们留下的空巢,就会想起村里的空巢老人。前些年,村里人一股脑地外出打工,留下老人看家守室,村庄似乎沉静在一片孤寂之中。近些年,随着打工族选择回乡创业,村庄又恢复往日的景象,空巢变成了暖巢,荡漾在空巢老人脸上的笑容,犹如一道特殊的风景,点缀着他们守候的那个村庄。

水有两大善德,即“善利万物而不争”与“处众人之所恶”。故乡人深深懂得上善若水的道理,但是他们不是从古章典籍中获得,而是从生活历练中悟出。在他们看来,是水孕育了生命,有水生命就可以延续。于是,每家门前都有一个池塘,那是村庄的生命之源,立命之本,希望之水。只是自来水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时候,池塘才变成了鱼塘荷塘。家乡的池塘有自己的特色,沿着中心路一字排开,每家的池塘既相互间隔着又相互联通着,一阵风来,淡淡的荷香从村的这一头氤氲到村的那一头,整个村庄都沉静在淡淡的荷香里。

村庄的中央有一个相对宽敞的小广场,以前是打谷场,后来成了半截篮球场,在电视还没普及的年代里,那个半截篮球场又成了露天电影场,因为活跃在农村的电影放映队,每个月都会轮到一次,那时每个月都能看上一场电影,对村里人来说是件多么幸福而又快乐的事情。小广场在岁月的轮回中悄然地变化着,如今的小广场成了农业科技推广站,成了村里人获得致富信息和创业技能的平台。

故乡是个永恒的话题,有永远说不完的故事,故乡是一幅长卷,有永远赏不完的美景,故乡是一首诗,只有静下心来慢慢的咀嚼,才能品味到它的真谛,故乡是一首老歌,那充满乡情的旋律时时在耳边萦绕,故乡是一杯陈年的老酒,一切的一切都会让人回味悠长。月色下,徜徉在故乡的怀抱,感受颇多,月色故乡更增添了我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我走的再远,也走不出我对故乡的思念

(0)

相关推荐

  • 村庄物语 | 住在庄稼中间,聆听树木在夜晚低语

    全文13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住在庄稼中间 皖北大地的村庄,都住在庄稼中间. 如果把村庄缩成一个圆点,向四面八方望去,其实就是庄稼包围着村庄.几条并不笔直的村路,把村庄和庄稼连接起来.如果是春夏季 ...

  • 《安徽诗歌》●每日好诗2021.1.7

    遥远的村庄(外一首) 文/韩磊 黎明扯下柔曼的雾帘 思绪飘进遥远的村庄 如云眷恋阳光 一缕炊烟 撩拨萌动的乡愁 在不经意间 随着乡间的微风飘沉 三间茅草屋 一排篱笆墙 收藏着外婆 沧桑一生的故事 我懵 ...

  • 【诗歌】故乡的老井(外二首)/李铁生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点击上方"山水文苑"订阅我,每晚陪你赏析! 作者|李铁生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山水文苑 陪你赏析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情一相思,一世一相见.用文字行走, ...

  • 【文艺众家第138期】余萍||故乡,那蓝蓝的白云天

    故乡,那蓝蓝的白云天  余 萍  时光飞逝,总在不经意之间.一转眼,离别家乡已有二十多年了.十八岁那年,我生平第一次离开生我养我的地方,淮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到县城上学,那时,我并不知道,此后我离故乡 ...

  • 暮雪

    暮雪飞渡从容. 走在故乡的小路上,踩着厚厚的雪. 一阵风静静吹过,冷冷的,如天鹅. (图片来自网络) 我的柳树老了,花白的胡须:我的杨树老了,苍然的容颜:我的村庄老了,头发银光闪闪.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

  • 聊聊治风痒耳鸣的芎芷散近读《赤水玄珠》中...

    聊聊治风痒耳鸣的芎芷散 近读<赤水玄珠>中的"耳聋耳鸣"章节时,文中提到"有因于风而得,其鸣如轮车閧然,或气掉眩,宜祛风芎芷散",文中之意,可谓深得 ...

  • 关注经典问题教学:值得重视的教研主题近读...

    关注经典问题教学:值得重视的教研主题 近读<积微集:李大潜文选>[1]一书,李大潜院士在书中有一篇<传授数学的精髓-怀念徐质夫老师>地中学阶段的数学老师有动情怀念,对于高三数学 ...

  • 丁姐晨读--故乡-青春-忧伤

    那个夕阳,落日的余辉里,你与我留下了这张合影 在布满灰尘的老屋里,偶然的,这张泛着河水金波的相片闯进了我的视野,让我不得不浮去记忆的尘土, 忘记了曾经有过的油盐酱醋,却发现此刻竟然清晰的记得那天你与我 ...

  • 【深圳诗词微刊】第356期 | 林锡彬:近读二得

    作者简介 林锡彬,笔名方来,号惜墨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深圳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书画家协会顾问.深圳企业家书画学会副 ...

  • 散文荐读 | 故乡的酸梅

    <八桂风>微刊  2017.13  总第13期 作者简介:陆阿勇,本名陆锡勇,广西宾阳县人,生于70年代末,曾做过记者编辑.城管队长.行政机关秘书等.宾阳作协秘书长.白天湮没于公文与琐事之 ...

  • 近读唐诗选录(一)

    因少年时代读诗少,不懂欣赏,近来"老牛学秀帮",购人民文学版<唐人绝句精华>与<唐人律诗精华>各一册,欲"学而时习之",补点课,是知其不 ...

  • 近读唐诗选录(二)

    送人过卫州/杨巨源 忆昔征南府内游,君家东閤最淹留. 纵横联句长侵晓,次第看花直到秋. 论旧举杯先下泪,伤离临水更登楼. 相思前路几回首,满眼青山过卫州. 前二句叙两人关系,密切之程度,犹言" ...

  • 近读唐诗选录(三)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首联表明两人分别的时间,已过一年:颔联(第二 ...

  • 近读唐诗选录(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题目有点长,"乐天&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