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幸福,越不快乐?
追求幸福符合人的直觉与天性
许多青年人遇事倍感急躁,常常对现实不满,每当这种时候,父辈会对年轻人所遭遇的困扰多半报以不解,而非感同身受。
他们似乎很难理解,在这个21世纪新旧交替的路口,我们这种难获满足的感觉究竟源自何方。他们会认为,“你们这代人的问题是,你们总觉得人就应该追求幸福。”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而我们也该抓住每个机遇获取幸福,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然而,近十年来,有许多研究显示,追逐幸福的偏执,旺盛的自信,更易让人对生活感到不满,降低了我们追逐切实目标的效率。
有时候,如果我们放下追逐幸福的执念,反而会活得更加开心。
剧集《马男波杰克》
// 越追寻幸福,越不快乐
我们先从一些与直觉相悖的案例着手,看看刻意追逐幸福会对我们的情绪造成何种影响。
首先来看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案例,这一研究由爱丽丝·莫斯(Iris Mauss)主导。
研究者编写了一些句子,诸如“我只认为让我幸福的人生事物是有价值的”,“在我感到开心时,我依然在意我是否幸福”,并让参与实验的对象品评这些话,记录他们对这些观点的认可程度。
对这些话倍感认可的人,往往力求榨取生活中的点滴快乐,但是莫斯却发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满足感往往更低,且在面对较少的压力时,更易表现出消沉的心态。
诚然,造成这一现象的诱因可能多种多样,但另一个实验则对此提供了一种较强的因果联系。
在这一实验中,莫斯让一半实验对象阅读一段文字,内容是关于保持愉悦心情的种种裨益,之后则让他们看了一个滑冰名将的电影。
这一电影基调愉悦,颇具启迪,但这一半参与实验者远远没有从中感到快乐,他们对于自身快乐的关切压抑了电影本身带来的愉悦。
然而另一半实验者的结果则截然相反,而他们在观影前看的,是一段关于理性判断重要性的文字。
很多实验都得出了与之相同的结论,揭示出追逐幸福带来的负面影响。除了降低对日常生活的满足感外,这种追求幸福的执念还会让人感到更加孤独。
我们过分沉溺于个人幸福,渐渐忘记了周边的人事,甚至在他们无意间让我们感到失落时,或者让我们从“更具意义”的事情上分心时,对他们加以怪罪。
追逐幸福对我们还有一些奇特的影响,体现在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上。这种“害怕错过什么”的惶恐心理,会让我们倍感人生的短暂,因此必须把时间更好用于体验刺激的事物。
2018年,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在观看相对无聊的电影时,如果提醒他们,人生应该活得更具幸福感,他们会更加认可“时间正匆匆流逝”这类观点。
同样的,当参与实验者被要求列出十种他们认为可能带来愉悦体验的事物时,他们也感受到了些许对于时光流逝的焦虑,因为这些本该提振他们幸福感的事项,让他们感觉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获得充分的享乐体验。
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时刻关注自己的心情会妨碍我们享受日常生活中的乐趣。
电影《心灵奇旅》
来自英国雷丁大学的巴拉姆·马莫迪·卡利兹(Bahram Mahmoodi Kahriz)博士和茱莉亚·沃特(Julia Vogt)博士做了一项调研。
她发现那些在莫斯调查问卷中得分较高的人,对于即将发生的事件往往表现出较低的热情与期盼,在经历之中,无法很好地品味当下,在经历过后,也很难在回忆中对此津津乐道,这些回忆在他们脑中基本无足轻重。
“他们对于获得幸福感的门槛非常之高,对一些细枝末叶的事则不屑一顾,这导致他们往往更加闷闷不乐。”马莫迪·卡利兹说道。
这些经验教训在新冠大流行时期具有显著意义。
马莫迪·卡利兹认为,人们的情绪虽然很难达到最为高昂的状态,但在身处紧张险情时,珍视一些小小的快乐,会帮我们在焦躁中度过难关;
生活中的小快乐
然而,对于时刻密切关注自己幸福感的人来说,这种时刻则更加难熬,因为他们更看重此时自己失去的机遇,抱怨无法参加多姿多彩的活动。
她在最初的试验中发现,当减肥者花时间幻想瘦身成功后自己的健康形体时,他们所减轻的实际体重却不如那些未曾如此幻想的人。
与之类似的是,幻想自己未来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就职情况却不如那些未曾如此幻想的人。
研究人员猜测,这种看似积极的幻想,以及随之而来的正面情绪,可能会导致人产生一种自满心态。
“你感觉前途一片光明,从而不着急付诸行动了。”纽约大学博士后桑德拉·维特德尔(Sandra Wittleder)表示。
这一猜测在近期的一项实验中颇具端倪,实验跟踪记录了两个月之内学生的成绩表现,结果显示,越爱幻想自己取得佳绩的学生,投入备考的时间反而越少。
对此可能的解释是,幻想使得学生潜意识里觉得,好成绩已经唾手可得,因此他们实际的糟糕表现也就在所难免。
这些幻想不仅降低了成功的几率,甚至可能对个体造成情感重创,尤其把先前的幻想与当下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的时候。
厄廷根的研究团队发现,进行过这样一番积极幻想的学生,遭受的挫败感也更为彻底,这一结果与先前莫斯的研究相呼应。
如果你真的渴望成功,比起单纯幻想而言,更应该进行的是“思维比较”(mental contrasting)。也就是说,当你幻想成功的场景时,也要评估这段旅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可能遭遇的沮丧。
比方说,减肥者在抵挡垃圾食品的诱惑前,或许该想想减肥对于健康的益处,以及达成这一目标可能面临的阻挠。
对这些潜在的挫折进行一番思忖,短期来看或许令人不悦,但研究显示这会更令人充满动力,从长远来看更能提高成功几率。
“这会带来一些压力和刺激,”维特德尔表示,这一方法已经证明可以帮助减肥者抵挡食物的诱惑,饮食更为健康。
// 追逐幸福与梦想时也要脚踏实地
这些意料之外的发现,或许该让人们停下对追逐幸福的执念,特别是在新年伊始之际,人们往往更易满怀憧憬。
盲目地追逐幸福,通常伴随着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只会让人更加焦虑沮丧,倍感凄凉。
比起精心谋划未来的生活该如何改进,我们更应当着眼于脚踏实地的目标,同时保持谨慎,对那些即便看来百无一害的良好习惯,也不该过分依赖。
比方说,有些人会写“感恩日记”,把那些令人感恩的事情记录下来,从而整体增进人的幸福感,但研究显示,这种行为并非多多益善。
那些一周记录一次感恩之事的人,确实增进了幸福感,但一周记录三次的人却不进反退。
“当这种事本身变成了一种负担,你就无法从中获得乐趣。”匹兹堡大学的梅根·弗里茨(Megan Fritz)博士表示。她近期对比了不同的幸福感干预手段,发现这些手段其实也是有利有弊。
同时,我们也应该重塑对前途的期盼。更大的满足感或许可期,但不能奢望奇迹,并且要接受现实,无论怎样努力,挫败感与不开心总会时不时地出现。
现实中,负面情绪也有它的意义,我们在悲伤之余,总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一定的压力更能鞭策我们为改善生活而奋进。
认清不同情感的意义,接受其必然存在的本质,会让我们对此从容应对,不再极力逃避。
电影《心灵奇旅》
无论我们做出何种努力,意欲何为,或是刻意追求幸福,或是着力谋求成功,挑战与失望总是相伴相随,因此我们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当事与愿违时,为了糟糕的感觉而怪罪自己。
最后,你也许会更加认同一句古老的谚语:“做最坏的打算,抱最好的希望”。
放下包袱,你或许会发现,满足感会在最不经意间到来。
参考:
1.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21/jan/10/why-its-time-to-stop-pursuing-happiness
2.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10105-why-our-pursuit-of-happiness-may-be-flawed
(本文未经造就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