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络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络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一款治疗感冒的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被百姓疯抢,后又经过临床实践观察到显著疗效后被写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连花清瘟胶囊的神效离不开其深厚的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的探索,而与之相关的即是中医“络病学”理论,及其创立者吴以岭院士(1949-,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以岭院士生于河北故城,1997年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学习,1982年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后回到河北中医院成为一名医生。在诊治冠心病患者过程中,他在处方中加入全蝎、蜈蚣、土鳖等虫类药而观察到了显著疗效,便将该处方命名为“通心络”,之后他又通过研究证实了“通心络”防止血管收缩、抗凝血等作用。基于“通心络”的临床疗效显著和机制明确,于是打算将“通心络”产业化。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一大批有志之士下海创业,当时的吴以岭医生也觉得天时以至,辞掉了医生的工作,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吴以岭董事长一飞冲天,走向了人生巅峰。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973计划”),溯源络病学发展历史,成立“络病学”证治体系,形成“络病学”新学科,开发中药新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
吴以岭院士在运用络病学的过程中,回顾并总结了“络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黄帝内经》奠定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
“经络'学说形成
(1)“经络”最早见于《内经》的《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阴之与阳也, 异名同类, 上下相会, 经络之相贯, 如环无端。”与身体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灵枢·经脉》曰:“经脉者, 所以能决死生, 处百病, 调虚实, 不可不通。”《内经》还确定了经络的组成、循行路线、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等。
(2)“络脉”与“络病”
络脉:《灵枢·经脉》:“经脉为里, 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指出从经脉分出的络脉称为十五别络或大络, 最细小的络脉称为孙络, 分别于体表的为浮络。《内经》中提到的络病主要有“络脉绌急”、“络邪传经”和“络脉损伤”。
络脉绌急:寒邪客于络脉, 可引起络脉拘急、收引状态, 表现为卒然疼痛。《素问·举痛论》曰:“脉寒则缩蜷, 缩蜷则脉绌急, 绌急则外引小络, 故卒然而痛。”
络邪传经:《灵枢·百病始生》曰:“是故虚邪之中人也, 始于皮肤, 皮肤缓则腠理开, 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 深则毛发立, 毛发立则淅然, 故皮肤痛。留而不去, 则传舍于络脉, 在络之时, 痛于肌肉, 其痛之时息, 大经乃代。留而不去, 传舍于经, 在经之时,…… 。”指出六淫外邪伤人致病, 先犯络脉, 由络传经的病理过程。
络脉损伤:《灵枢·百病始生》曰:“阳络伤则血外溢, 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 血内溢则后血” , 《素问·缪刺论》曰:“有所堕坠, 恶血留内。” 指出跌损劳伤等损伤络脉可导致出血证。
诊络方法
《内经》初步记载了络脉的望诊和切诊:
《灵枢·经脉篇》:“凡诊络脉, 脉色青则寒且痛, 赤则有热, 胃中寒, 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热, 鱼际络赤;其暴黑者, 留久痹也;其有赤, 有黑, 有青者, 寒热气也;其青短者, 少气也… …。”
络脉病变, 常表现为外在浮络形态发生改变, 《内经》对络脉形态上的改变已进行论述, 记载了血络、盛络、结络、横络、虚络等“病理性络脉”。
络病治法
《素问·调经论》:“病在脉,调之血, 病在血, 调之络” ,启发了后世络病治血、活血化瘀等的运用。
《素问·三部九候论》:“经病者治其经, 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 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 奇邪之脉则缪刺之, 留瘦不移, 节而刺之。上实下虚, 切而从之, 索其结络脉, 刺其出血, 以见通之”,指导后世治络病中“通”法发挥。
二、《伤寒杂病论》奠定辩证论治基础
张仲景在“络病证治”方面的论述尚不完善,但在治疗络病的方药上面却多有发挥,《金匮要略》和《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方药的运用达到“出道即巅峰”的水平,令后人只能学习模仿,难以超越。《金匮要略》中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抵当汤、下瘀血汤、土瓜根散等6 方应用动物药, 特别是虫类活血化瘀通络药。
旋覆花汤被后世尊为治络病祖方, 见于《金匮要略》:“肝着, 其人常欲蹈其胸上, 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常欲蹈其胸上”是形容胸中窒闷难忍之状,可见于现代的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乃络脉瘀滞不通而致 。方中由旋覆花、葱、新绛组成。旋覆花辛开苦降, 下气祛痰, 又能温通络脉;葱辛温, 通阳散寒,行气散结;新绛, 活血通络。该方用药体现辛温通络、活血通络、祛痰通络等治法为后世治络病所常用, 加上述虫药通络,为络病的主要治法。
仲景之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络病学说虽偶有论及, 但无重大突破与进展。清·喻嘉言感叹:“十二经脉, 前贤论之详矣, 而络脉则未之及, 亦缺典也。”清·叶天士:“遍阅医药, 未尝说及络病” ,“医者不知治络之法, 则愈究愈穷矣。”清代医家重视到络病后,络病的诊治才有所转机。
三、清代叶天士发展络病学说
清初·喻嘉言《医门法律·络脉论》:“十二经生十二络, 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 系络分枝为一百八十缠络, 缠络分枝连系三万四千孙络, 孙络之间有缠绊。”把十二经的络脉分层细化为:络-系络-缠络-孙络,指出孙络之间有相互络合气血交换的缠绊,对于《内经》关于络脉内容进行了补充。
内伤疑难杂病的病机:“久病入络” 、“久痛入络”
叶天士提出络病的成因:“血伤之络” 、“瘀热入络” 、“痰火阻络” 、“内风袭络” 、“阴邪聚络” ,“寒邪入络”等。
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 、“久痛入络” , 认为邪气入侵人体的传变途径“由经脉继及络脉” , 又说“大凡经主气, 络主血, 久病血瘀” , “初病气结在经, 久则血伤入络” , “经年宿病, 病必在络” 。提示疾病发展至后期导致络病的出现,对日久不愈的现代难治性疾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络病理论应用于温热病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 逆传心包” , 阐述了外感温热病随着病程延长,“久病入络”的传变途径。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温热门》病例所载:“ 吸入温邪, 鼻通肺络, 逆传心包络中。” 也有描述。
其传遍的病机见于叶天士·《叶氏医案存真》:“夫热邪, 湿邪, 皆气也, 由募原分布三焦, 营卫不主循环, 升降清浊失司, 邪属无形, 先着气分… …但无形之邪久延必致有形, 由气入血, 一定理也。”认为发病之初伤及无形之气,而无形之邪病久可致有形,由气传入血,而致络病。
记载络病表现, 发展络病治法用药
叶天士医案记载了络病常见病证:癥积、痹证、中风、虚劳、痛证等, 同时记述了种种络病表现,有助于认识络病。
治疗络病须分寒热、虚实、浅深, 《临证指南医案》:“络中气血, 寒热虚实, 稍有留邪, 皆能致痛。”
叶天士认为治疗络病不能只用活血通络药,他将通络法与单纯活血化瘀法区别开来。根据《内经》“辛甘发散为阳”,结合络病中络脉痹阻不通的特点, 提出“络以辛为泄”, 创“辛味通络之大法”。属实者宜攻之, 有辛温通络、辛润通络、辛香通络、虫蚁通络;属虚者,因“大凡络虚, 通补最宜”,有辛甘通补、滋润通补。
用药上,一方面是入络专长的药物, 如辛味入络、虫药入络等;另一方面通络治疗配合其他治疗。
络病理论博大精深,值得进一步发掘。
参考资料:
吴以岭.络病学说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二)[J].疑难病杂志,2004(03):149-151.
吴以岭.络病学说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一)[J].疑难病杂志,2004(0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