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热血岁月铸丰碑》———我心中的大柳树中学 龙川河 2024-05-10 11:00:57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甘肃省漳县新寺镇大柳树中学,其实是大柳树小学附设初中部。在村里闲庭信步,走到村东头学校门口,总是情不自禁地朝里凝望,那两排高大的松柏树,总是静静地守候着,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这松柏树是1971年的春天,刚上小学一年级时栽种的,记得曾跳过树梢比赛过,现在已是高过房顶了,它记录下了我们的青春岁月,真让人感慨万千。许多童年的记忆逐渐让人淡忘了,唯独在大柳树中学学习的时光,时常浮现在脑海里,让人记忆犹新。 校外活动真活跃 想起学生时代,首先想起的就是校长叫刘志恒,教五年级语文的郝月兰老师,他们是一对夫妻,毕业于天水师范学校,分配到漳县工作,来到大柳树小学,其他的都是村上的民办老师,在刘志恒校长的领导下,大柳树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那是政治运动的年代,学校的教室到了晚上,生产大队组织社员点上大气灯进行政治学习,或点着煤油灯进行扫除文盲的夜校。学校的老师带着高年级的同学,到了晚上到每家每户演唱革命歌曲,最后表现好的奖给一枚毛主席像章,我们跟在后面看热闹,好羡慕哟。到我读三年级时,发展成了给村里的老人及没能上学的大龄青年人识字认数,有时还背着刚会用的算盘,去别人家教打算盘。 到了署假,在夏收大忙季节,老师还要组织学生给生产队拾麦穗,社员在前面割麦子,学生在后面捡掉在地里的麦穗,拾一斤记一分工分。有一年高年级的同学做无名英雄,夜晚乘着月光,早上社员到了麦地里一瞧,几亩麦子已经收割完毕,积极地参加到夏收劳动中去。 兼学别样支农忙 有一首歌《大寨牙克西》中“大赛的小娃娃,上学背粪筐!”为此学校要求学生,在上学途中,也要背粪背斗,手拿铲子及拾粪的罩子,进行积肥,到了星期天上山上去拾马粪。每个学生所拾肥料用粪罩计量,堆放在操场后面,学期末了分给各个生产队,生产队买些本子及铅笔,根据学生所积数量给予奖励。 小学高年级阶段基本上是在半农半读中渡过的,那个时候提倡的就是学生应兼学别样,可以学工学农。春天了给蒲家半山生产队胡麻地里除草,到了秋天再去拔胡麻,有时一去就是几天,分住到农民家里。 干活最多的还是川里五个生产队的秋收,搬包谷、挖洋芋,每个队要三、四天,有时大队书记找到校长,还得给个别生产队再多干几天,有的生产队煮几锅包谷、洋芋给学生送到地里,有的什么也没有,劳动争先恐后,毫无怨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劳动中成长。 为了支持半农半读的政策,蒲家半山生产队送给学校在馒头嘴的十几亩山坡地,庄合里生产队在学校西边的几亩水地划归到了学校院内,磨渠边的一亩水地成为学生试验田;黄庄生产队在红缨山嘴上的几亩山地也送给了学校。 勤工俭学建学校 我上小学时记得真正的教室只有四座,朝南两座较大的听说是拆的庙宇下来的林头盖的,北面两座太少,只能容纳二十多名学生,有个班的学生在大队戏台后面的化妆房子上课,东面有半边房子不到三米宽,有三间是宿舍,两间老师办公室,几间连在一起当教室,里面是土台子的课桌。大柳树小学根本无法容纳下整个大柳树大队的适龄学生就读,在蒲家半山生产队办了一至三年级的村学,蒲家庄与寺沟生产队的一至二年级学生在蒲家庄村学就读。 学生的支农劳动,搞好了与各生产队关系,由生产队出木头,出人力,在靠学校大门口左侧盖起了一座标准的土坯房教室。学校还是教室不够用,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了勤工俭学。 1974年我上小学四年级,三年级以上三个班的学生开赴苏家沟,去开垦荒地。我们肩扛镢头,书包里装着碗筷,来到大嘴堡子西南方向的荒地,开始了战天斗地的劳动。山坡上的红旗与红小兵队旗迎风飘荡,镢头挥舞,一束束沙棘刺倒地,锄头与石头的碰撞声,在山间回荡,真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干劲。 同学们都汉流夹背,这个班看那个班挖了多少,进行社会主义劳动比赛。干了几个小时,我手有点痛,一看起了两个泡。到了中午,学校做的面条用水桶送到了工地,每个学生一碗,吃过饭,大家拿出书本看了一会儿,又开始了紧张的劳动。 到了秋天,荒地及学农田地种植的胡麻获得了大丰收,教室房檐前堆积得到处都是。油籽及麻杆出售后增加了学校的收入,添制了桌椅板橙,胡麻衣用于学校喂猪。 学校喂养了一头母猪,有一次生下了一头一个鼻孔的小猪,人们称为猪下大象了,不过只活了几天,成为村上的大新闻。学校喂猪是由学生轮流进行,有一天下着秋雨,我与孙进保的衣服都湿透了,喂完母猪,我俩将棉衣搭在灶火上烤,就去喂小猪了,回来一看衣服烧掉了半个,我俩只好把衣服拿回家藏了起来,到了冬天才告诉了家里实际情况。 1976年成立中学后我上初中班,马力公社暧水泉大队新嘴生产队有三名学生到我校就读,有个学生的父亲是大队书记,王虎俊同学的父亲为生产队队长,他们所处在离漳县黑虎林场不远的石娃山的密林深处,为此学校组织中学班及小学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去割竹子。我们被分配到各家各户去住,只有十三岁的我因年龄小,只能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由生产队派出劳力为学校帮助割竹子,老师们与年龄大的同学都到林里割竹子去。那一年正好竹子开花,听说六十年一次,后来听说南方的所谓铁树开花也在这一时期。割回来的竹子我们制作成竹帘子,解决了学校盖教室的房顶材料。 运输基本上都是用背斗背,土要背,最远到寺沟生产队去背土坯,同学们肩膀上勒出了血红的印子。一次去八龙沟拉运木材大梁,不料到了红崖磨那儿下起了暴雨,我们到了新建的新寺公社门口已经衣服全湿透了,路上泥大不能走了,就进了公社院内建筑工地避雨,后面的同学因龙川河洪水猛涨,赶到苗丰村住下,第二天才回家。在修建学校过程中,各生产队有的派一名劳动力,有的是木工,有的是砖瓦匠来劳动,最终成功修建了在校门口右侧的三座教室,使学校初具规模。 文体活动掀高潮 学校的体育运动在新寺公社各小学排名前茅,1975年春天承办了全公社小学生运动会,曾将庄合里生产队的麦场围墙打开,作为长跑赛场。体育运动会不仅仅是体育的赛事,而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少年儿童狂欢节日,能当上运动员的是少数,但能参加到运动会的团体操表演也很荣幸,家里得为你准备白衬衣、蓝裤子、球鞋,比过年还高兴。大柳树小校的亚铃体操表演可以说在全新寺公社有名,我们高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双手举起木亚铃,响声气吞山河,使龙川河两岸的群山回声雷动。 那是一个大唱样板戏及歌唱革命歌曲的年代,学校二十多人的文艺宣传队,多次在新寺公社学校汇演中取得好的成绩,《大寨牙克西》曾引起轰动。无论是慰问战斗在农业学大寨新修水平梯田的贫下中农,还是在支农劳动歇息时唱几首歌曲,以及在勤工俭学暧水泉大队的舞台上,把欢乐的歌声传遍了四方。 1975年我上小学五年级,看过电影《渡江侦查记》后,郝老师出了命题作文写观后感想,我与几个同学的作文被选上参加县上举办的作文比赛。不久学校成立故事队,我有幸成为一员,由村上的知识青年,在漳县故事队讲《一块银元》的姚军指导我们,故事队中有丁世荣、付长成、王润香、李粉卓、李列珍,我们曾在学校举办的全公社教育革命经验交流会上表演,与会老师无不称赞,大柳树小学样样走在时代的前列。 这年冬天临近小学毕业,传来特大喜讯,由于大柳树小学突出的成绩,即将成为大柳树中学。1976年的春天,我们与晋坪小学的毕业生一起,迈进了首届中学班的课堂。 革命师生齐奋斗 1976年新学期开始不久,漳县教育革命现场会在大柳树中学召开,来自全县各单位的领导,各学校的师生代表,云集大柳树村。学校的墙上到处是根据当前形势的批判与学习专栏,整个村上标语,口号横浮铺天盖地。在黄庄的麦场上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有歌曲、诗歌朗诵、体操表演等,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群众来观看。白天代表们不是在学农基地参观,就是参加班级的革命活动交流,到了晚上有漳县文工团精彩的文艺节目。王金宝同学在全体会议上讲了《严峻的考验》的故事。大柳树村沸腾了,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这个宣传白卷英雄张铁生,停止学习闹革命的年代,一所村小学取得惊人的成绩,离不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老师,他们是:刘志恒、郝月兰、裴哲、杜玉宝、吴新来、张明、王益民、王尚得、王玉琴、杜新明、吉东生,以及陈振业、王金芳、李俊川、黄宗兰、刘丽、王国禄、焦邦彦、邹玉英等老师。尤其是是校长刘志恒直接抓学校的纪律,把迟到的老师同样与学生一样站在学校门口集中批评。郝月兰老师发现我们初中班学生毛笔字写得不理想,立即要求我们每天与三年级学生一样交大楷作业,她认真批改。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她找来精彩句子段落要求我们记日记,吴新来、杜玉宝老师给我们油印数理化复习资料等。老师们一边教学,一边复习高考,他们的言传声教,处处在感染着我们,为革命的理想努力学习奋斗。 1977年冬天,随着国家恢复高考,在我们即将初中二年级毕业时,为了便于夏天组织高考,学制改为夏季毕业,为此延长了初二的补充学期。1978年临近毕业,初中毕业生由原来的推荐上高中,变为参加统一组织的闭卷考试择优录取。我们中学班36名学生,除留级不继续上学的之外,29名同学参加了新寺、武当、东泉、草滩四个公社五所中学的高中升学考试,25名学生榜上有名,大柳树中学高中考试全县集体第一名,张锋同学个人成绩获全县第一名。紧接着吴新来、张明老师参加高考录取到中专师范学校,短短几年民办老师不是考入师范院校进修,就是以优异的成绩转为公办老师。 大柳树中学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给我们播下了理想的种子,1980年高中毕业,全县参加高考的上千人,只有24名预选名额才能正式参加国家的统一高考,高考难于上青天,张锋同学以全县第一名成绩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现在成为金融方面的专家,工作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市。第二届的费改顺同学考入医科大学,成为医学方面的专家。我们只有走自学成才之路,王学文成为画家,我成了新疆的作家,有几个同学从民办教师起步,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实现了当初的远大理想,同学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家乡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几十年过去了,有的老师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最难忘的还是刘老师他们,有一年,当收到几千公里的我寄去出版的作品及新疆干果时,电话中第一句话说:“这么远的,这么长时间了还想到我们,太感谢了!”有说不完的话,老师们真是无以回报。他们在特殊的年代创造了漳县教育史上的奇迹,要说感谢的是我们,是大柳树的父老乡亲!大柳树中学,一座在热血岁月中铸就的丰碑! ====================原创作家简介:龙川河,本名晋憧憬,甘肃省漳县人,著有长篇小说《尴尬日子》,新疆作家协会会员。 赞 (0) 相关推荐 【东山居士】启蒙先生贺起来 文/东山居士 启蒙先生贺起来 那时候贺起来老师是一位高中毕业的知识青年,属于本大队就地取才的民办教师.他的个头不算矮,一年级的学生大约只有他的腰际那么高,记得当时和他说话要仰目而视才能看得见他的脸庞, ... 卞阿根 | 校园的变迁 [往期回读] 蒋勋说唐诗12集全 蒋勋说宋词9集全 康震品读古诗词80集全 <唐之韵>合集20集全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合集 校园的变迁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 ... 毕业近五十载,听七二届黄㛚学子深情讲述50年前的母校! 毕业近五十载,听七二届黄㛚学子深情讲述50年前的母校! (长篇报告文学连载)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七章 1) ||张学武(河北) 第七章 ( 1 ) 说话间到了一九七二年初,正是上教育回潮的年代,上边的精神是普及小学,控制初中,压缩高中.原来三道川公社和青羊沟公社都有高中班,一下子全撤了,高中设在白草.白草.三道川.青羊沟三个公 ... 我的中学时代 我的中学时代 文/陈维权 去年夏天,经过我的母校--曹村中学,中学时代的学习生活情景不断地浮现在眼前,难以忘怀. 高中毕业已经四十多年了,一个青春年少的愣头青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光阴荏苒,岁月蹉跎 ... 我的童年,我的小学 乡愁永远是我心中的一道坎 小岔是个极其偏僻落后的村落,至今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对于教育有着与生俱来的隔绝,解放前,村里识文断字的人特别少,直到1975年左右,小岔生产队才投资修建了固定办学 ... 丰县岳庙小学,人生青涩的那些年 文:明月菩提 图:来自网络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岳庙还是一个贫困的小村庄.靠庄中间,路南有两口泥墙草房子,是生产队的牛屋,有几头牛在这里喂养着.再往西有一口房子,坐北朝南,另有东屋两间,这就是最早的岳庙 ... 散文《孔雀开屏 天鹅有爱》外两章 龙川河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1.散文<孔雀开屏天鹅有爱>外两章 龙川河 十几年前,尤其是在偏远县城工作的人,谁还会计划到在库尔勒购楼房, ... 【远方·天籁天·词坛撷芳】 《热血铸丰碑 一一纪念在抗疫牺牲的医护人员》 作词:陈敬国 主播:珠穆朗玛 欢 迎 关 注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作词:陈敬国 主播:珠穆朗玛 热血铸丰碑 一一纪念在抗疫牺牲的医护人员 SUMMER.TIME 你把百姓的生命看得无比珍贵, 以命护命为的是国不破 ... 散文:岁月静好,让人生匆忙的脚步慢下来 作者:子墨 岁月不曾为我们停留半分,不会因我们的不舍而驻足,更不会在我们留恋的眼神中停留片刻. 窗外,那扣人心弦的风,如奔马疾驰而去,烟尘中落下一个模糊的身影,当我们沉浸在春夏秋冬的风景中时,在我们静 ... 散文:岁月极美,沧桑也平静 作者:子墨 岁月蹉跎,从来没有不老的年华,虚度光阴,岁月不过就是平常两个字,荏苒中有你的故事,缠绵悱恻,有我的故事,忽已成暮. 岁月静好,不须说,静静体会就好,比如光阴老去,比岁月不居更有味道,更有诗 ... 散文:岁月留香,是四月的深情 作者:子墨 五月就在眼前,春的颜色已深浓,已经没有了烟雨朦胧,花弄清影的风景,仿佛忽然之间就暖了季节. 几场雨过后,草木疯长,油绿油绿的叶子,天一亮就大大方方的坐在枝头之上,也仿佛是一夜之间就长了出来 ... 散文:岁月无痕,沧桑有迹 作者:子墨 五月,一场雨后,微醺的时光里,读着窗外的风景,酝酿着心里的小故事,静美的时光里,愿我们都能做那个深情的人,藏美好于心间,时时心动,花息浸染. 让情意流淌于流年的素笺之上,凝结成红色小楷,豆 ... 【散文】岁月林中 岁月林中 1 寂静. 寂静鸟鸣一般落了下来,正像寂寞雾一般地在四周弥漫. 草是绿的,树是绿的,风也是绿的,假如你能看见我飞过的痕迹,那也是绿的. 绿色据说是希望的颜色. 2 这 ... 《文化安顺》乡人乡贤 丹青岁月铸师魂 2021年第44期(总641期) 丹青岁月铸师魂 --小记何伊华先生 谢朝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山川秀丽,地灵人杰,民风淳朴,有着厚重的民族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清道光年间文学家麟 ... 今日中国·山西丨百年铸丰碑 转型蹚新路 今日中国&#183;山西丨百年铸丰碑 转型蹚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