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阅读史之六:读书无禁区
人们开始重新追问、反思人性
1978年,卢新华发表短篇小说《伤痕》。作为“文革”留在我心灵中最深刻的印记的“伤痕”,立刻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由此,一场暴露“文革”问题的“伤痕文学”,在全社会引起了关于“人的问题”的争论与反思,由此翻开了30年中国阅读史的第一页。
而在回答“人的本质”问题上,带有“形而上”、“终极关怀”的哲学和美学无疑是不可缺少的。萨特的哲学、加缪的小说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社会上出现了“萨特热”。
“人学”成为显学的阅读潮流
与伤痕主题并行,《天安门诗抄》、手抄书小说《第二次握手》成为人们思想和情感解冻的代表性读物。伴随着对人性、人的情感、人的价值等问题的回答,伤痕记忆、人文精神、现代主义和先锋派、文化寻根等中西文化潮流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引领思想时尚;同时各种极具影响力的文学样式,朦胧诗、伤痕文学、先锋小说、寻根小说等也各显神通,引来众多拥趸。【详细】
萨特——中国“80年代新一辈”的精神初恋
作为哲学家,萨特是中国“80年代新一辈”的精神情人,人们经由他的启蒙而觉醒了“自我”。和萨特的初恋,充满激情,无比美好。而当激情消退,许多人检点对萨特的感情时才发现:初恋时毕竟不懂爱情。我们对萨特有太多的误读并且导致了空有一腔热情的错爱。25年后的今天,已经非常“自我”的中国人,松开了萨特的手,走回了自己。【详细】
无法忘怀的“伤痕文学”
当权力者自己认为只有资产阶级才会讲人性时,那么当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从一开始就有扩大化的倾向,也是必然要向文学界的作家们首先开刀的。于是类似文革的“伤痕”一度又在文坛上回潮出现了。【详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