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勤工俭学助教育

勤工俭学助教育

文/应可军

勤工俭学就是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把劳动所得作为学习、生活费用。我国某些学校采取的办学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学习期间从事一定的劳动,学校以学生劳动的收入作为办学资金。

民国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修正国民学校及乡镇中心学校基金筹集办法”,要求以“分工生产”和“采集天然物品”等充抵学校基金。但宁海并未推行。

1949年,省人民政府教育厅颁发“关于开展工读解决就学困难的指示”。次年,宁海中学成立工读委员会,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农艺等劳动,当年收获马铃薯6530斤。

1958年,贯彻“教育为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是年,城中小学向北山生产队租种水稻田2.6亩。次年,宁海中学种田120亩、地27亩,养牲口30余头,并办有小工厂2个。城关其他各校亦置有“试验田”或畜牧场。1960年,缩小生产规模以减轻师生过重劳动负担,惟城关民办中学实行半农半读。

1966~1976年奉行“五七”指示,中小学一律开展“学工”“学农”活动。城中小学建兔舍28平方米,并置校田5亩;城东小学养殖麻菇200平方米;城南小学和城西学校借田、垦荒辟小农场,共有田14亩、地17亩。同时,各校普遍饲养家畜,最多时,4小学共养猪10余头,兔320余只。其间,宁海中学、城西学校、城中小学经县生产指挥组批准开办红卫机电厂、纸盒厂及文教印刷厂,县政工组教育局开办制氧厂。而我与同学们正逢时机,每年除了参与学工学农,还要去参加小秋收活动——摘橡子宁海人叫柴子,老辈叫尼壳栎。这种柴子几乎很少有人种植,或者没人种植,这种野果就是橡子。橡子,它是栎树的果实。它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有的含量更是高于五谷杂粮,至此它在古代也常被作为食品食用,比如做豆腐、做橡子面等。橡子除了可以生吃,还可以煮食、加工,比如说酿酒。据《新唐书 杜甫传》记载:“每百斤橡仁可酿五十五度的白酒四十斤左右”,当然古代计算酒精的度数和如今有些差异,但大致可以知道橡子酿酒是一绝。由于它的果实容易保存,加工用途广泛,至此它的经济价值颇高。宁海人做的柴子豆腐并有止泻的功能。当然,在“小秋收”的时候,开心、快乐、有趣的事情也很多:二是采摘野果。秋天山上的野果很多,一到山上,就成了同学们的天下,满山的野果,诸如山茄、山楂、毛栗、斑楂、猕猴桃、乌饭、山金盎、鸡脚爪、金樱子等等。不下几十种。们可以顺手拈来,大饱口福。摘来的橡子统一晒干出售,班务费就有了,野果都是个人收入,最主要的作文题材多多,可以任意发挥记得在宁海中学时,我们有几个爱好草药的在校医魏老师指导下,还在校园里开辟了一块药圃,至今我仍知晓许多中草药,诸如紫花地丁,落得打、七叶一枝花、千里光、紫苏、半夏、等数十种。还写过一首诗云;“百草园里别有天,温寒甘苦忒新鲜。青山踏遍移春圃,半亩杏林育大贤。”古诗词1973年跟徐良骥老师学的。

斗转星移,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每当秋天来临之际,我总是想起“小秋收”的那段日子。“小秋收”不仅锻炼了我的身心,也带给了我无穷的快乐。

相关链接:
应可军美食文化专辑
应可军古戏台文化专辑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木子叶寒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0)

相关推荐

  • 70后,还记得小时候的“勤工俭学”吗?

    今天忙里偷闲,我带孩子去了郊区的象头山转转,在山林里,一种久违的回忆忽然闪现在脑海里,那就是儿时的"勤工俭学". 现在城里的小孩每天困在校园和家里,很少有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所以, ...

  • 李振唐:受到周总理接见的一中老校长

    李振唐:受到周总理接见的一中老校长 李振唐(1917-1964.11),男,汉族,河北省滦南县徐庄乡杜蒿坨村人,地主家庭出身.1939年7月毕业于北京志成中学.1941年到1948年任教于滦县大贾庄小 ...

  • 勤工俭学科室阶段工作情况总结

    勤工俭学科室阶段工作情况总结 我8月24日接手勤工俭学科室工作,阶段总结如下: 关于校服工作.我接手前,教育局已经对全县中小学公立学校和我县校服中标厂家进行了"校服互联网管理平台" ...

  • 义务劳动

    义务劳动 "义务劳动"是由苏联老大哥于1919年5月首创,始称"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是一种人民自觉自愿地.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模式.是民族团结互助的象征, ...

  • 武 斌丨拾麦穗拾红薯

    回到峨嵋岭,眼前是漫地的苹果树.寻找属于麦田和红薯地的一小片空隙,也是徒劳.根植于我内心的麦田,深植我心中的小麦,还有那成片绿色的红薯秧一直漫过地头爬上田间小路,就这样消失在黄土高原的峨嵋岭上了.我遥 ...

  • 农耕劳动:助教育回归本真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师报>2020年11月25日第14版"区域教育" 在各种劳动形式中,农耕劳动的价值无可替代.唐太宗李世民在<帝范·务农>中说:" ...

  • 应可军 | 宁海灯史

    宁海灯史 文/应可军 在我未得病前,总往农村跑,碰到不少宁海乡土者,不知怎么回事,他们收集了不少农村老物品.总想建立乡愁展览馆.非常惭愧,我没有为她们提供较好或系统的文字稿.这几天,忽然想到写点文字, ...

  • 应可军 | 小偷帮忙送元宝

    小偷帮忙送元宝 文/应可军 话说白溪流域山脚有一家农户,夫妻俩勤俭节约,生活过的比较丰裕.   一日黄昏,夫妻俩在床上聊天,一个小偷正潜入他家准备行窃,发现他们在聊天,他也静静的躲在一边偷听.只听见男 ...

  • 应可军 |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FLO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文/应可军 史载: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陈国亲吴派害怕孔子辅佐楚昭王楚国更强大,便派说兵胁迫孔子改道,不让孔子去楚国.孔子在蔡国 ...

  • 应可军 | 文化名人与宁海

    文化名人与宁海 文/应可军 文化名人主要是指在文化生活中特别突出的人,对于人类的进步与人们文化境界的提高都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他们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影响.流行名人主要是指那些在社 ...

  • 应可军 | 宁海照相史话

    宁海照相史话 文/应可军 我们这玩地方文献的群体,对老照片的喜爱是难以言表的,可惜存世的老照片实在太少了.老照片作为一个建筑.一个人一段时期的特定影像记录,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点,就算发展到今天 ...

  • 应可军 | 周恩来与宁海

    周恩来与宁海 文/应可军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 应可军 | 闲谈宁海染坊

    闲谈宁海染坊 文/应可军 "世界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创立.1977年5月18-29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 ...

  • 应可军 | 孙中山与宁海

    孙中山与宁海 文/应可军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