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父母对孩子溺爱的产物

因为父母给太多钱,而埋怨父母,这样荒唐的事件你们听说过吗?

前不久,华裔男子Qiaochu Yuan就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吐槽自己的父母无节制地送钱给自己,让他压力很大,从而引起了社会吃瓜群众的关注。

据悉,Qiaochu Yuan居住在美国加州伯克利,虽然他是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但自称已经失业了3年多。

他一直住在Airbnb的房子里,因为父母担心他失业无法负担美国高物价的生活,所以他们三年来给他汇了18万美元(约人民币116万元),只是希望儿子能够过得安稳。

在Qiaochu Yuan生日这天,他的母亲给他10万美金当做礼物,这一行为也彻底激怒了Qiaochu Yuan。

“我怨恨她这么做,也因为这份怨恨让我过得很压抑。”

此外为了让他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有更好的生活,父母还包揽了他17.5万美元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费和生活费。

让他从大学本科到研究生,都从未感到有任何经济压力。

但是这样也让他发现自己无法体会同学面临的生活困难和经济难题时的心情,从而和同学、社会脱节。Qiaochu Yuan认为自己是被溺爱、被父母惯坏的受害者。

虽然在大部分网友看来,这简直是另一种炫富方式——博同情式的炫富。

但也有网友表示,他之所以沦落到今天这个样子,他的父母也有一定的责任,过分的溺爱和过度保护足以毁掉一个孩子的一声。

“什么样的父母会疯狂到给一个失业成年儿子10万美元作为生日礼物?这个孩子没用,但他的父母更糟糕。”

“巨婴”心理的养成

很多人之前一直没有住过校,当他们进入大学,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弄出一些笑话。

  • 有的人不会洗衣服,询问室友“衣服应该怎么洗”,以至于成为寝室室友四年的谈资。

  • 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事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处处得罪人。

  • 有些人平时自私任性、特立独行,但只要遇到挫折,便没有了主见,总是想着依赖别人去解决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将饥饿的动物放进斯金纳箱,刚开始动物胡乱地碰这碰那,偶尔前肢拨弄到了杠杆,这时自动装置就送来食物对其反应进行强化。

在几次偶尔的按压杠杆后,白鼠开始频繁地按压杠杆,每次都获得一粒食丸,食物奖赏强化了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

孩子在与父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幼稚的表现能够换来父母更多的关爱。

父母额外的、无底线的关心就是强化物,强化了孩子的幼稚行为,因此孩子开始频繁地表现出幼稚行为。

因为他们已经习得了行为——行为结果的联结,他们知道自己做出行为之后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

现今的中国由于独生子女的政策,溺爱型的父母越来越多。无论家境富裕或贫困,都用溺爱的方式来教养孩子。

现在的“四二一综合征”是指四个老人、一对父母都把爱倾注在一个独生子女身上。

一味地依从和溺爱表面上看是满足了孩子的所有需求,但却忽视了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使之形成了不健全的人格。

“巨婴”这个词很好的描述了这种状态——当我们认为一个人很幼稚、什么事都不会做、没有主见的时候,我们就会称呼他为“巨婴”。

从教养方式的角度来说,“巨婴心理”就是指由于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而形成的适应社会困难的人格特征。

在家庭中,由于孩子幼稚的行为所引起的父母的溺爱能够满足孩子的需要,以后孩子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幼稚行为。

溺爱型父母

溺爱,是指对孩子过分宠爱。溺爱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全权包办和过分纵容。

全权包办型的家长:

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交友就业结婚,只要父母能代劳的,一律包办,孩子无需自己去解决问题、无需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

父母爱子本无可厚非,但无原则的包办是生了病的“爱”,真正的爱、健康的爱应是放开手,让孩子学会独立。

过分纵容型的家长:

他们会拿出全部力气去“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无底线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孩子犯错时,不需认错,不必承担应有责任,有的家长甚至会包庇孩子的错误。

这类家长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是“你要什么爸爸妈妈都给你买”、“他只是个孩子”。

溺爱为何会上瘾

溺爱孩子的情形很常见,溺爱孩子的父母亦不在少数。

很多家长知道溺爱孩子的危害甚至也能够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就是过分溺爱,但却依旧在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爱”着子女。

溺爱似乎会上瘾,过分溺爱型的父母到底是何种心理?

其实,溺爱,不过是父母们在高举深爱孩子的大旗之下,一种自我保护罢了。

每个人都有自我防御和自我保护的本能,溺爱孩子的父母,基本分为两类:

第一类父母,他们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却无暇照顾孩子,他们知道对孩子缺乏陪伴,因而心生愧疚。

为了消除这种内在的愧疚感,并维护在孩子心中“我是一位好爸爸、好妈妈”的形象,他们选择对孩子进行物质上的弥补和补偿。因此,会出现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的现象。

第二类父母,他们缺乏正确的教养子女知识,他们会把子女当成是自己的“心头肉”“掌中宝”,认为孩子高兴是最大的事。

“为了你,我愿意做任何事”

这类父母忽视正确、忽视规矩、忽视原则甚至忽视自己,只为了让孩子满足。

他们认为孩子开心了就是父母最重要的责任,也往往将孩子是否开心满意作为衡量自己是否是一个好爸爸好妈妈的标准。

“你看,我深深爱着我的孩子,我愿意为了他上刀山下火海!”

多么伟大而无私的父爱和母爱,这也是很多溺爱型父母控制不了溺爱孩子行为的根本原因。

ENDING
熙桓心语

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削弱了儿童社会化的速度和程度,使得儿童独立自主能力较差,表现出懒惰、不守规矩等坏习惯。

溺爱就像大海里海妖的诱人歌声,表面很甜,其实却有毒。过分溺爱,其实是对孩子的巨大伤害。

溺爱像是一个“爱的陷阱”,这种“爱”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也让相当多的孩子因为这种“爱”而不愿违抗家长的意愿。

家长成为了孩子的奴隶的同时,孩子也成为了“爱”的奴隶。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