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我将何所执?又将何所往?| 成为你想要的改变,先开始进化为一个“文献交流者”。

2018-06-01 10:05(共享文件夹截图)

正准备阅读这封回信的你:

今天是不是也是超级棒的一天?

首先这封信是在回应阿旭静静大西李小环Pammy星期五的时候给“文献交流者”活动做的评介与展望。

我用的标题源自自己精读过的一篇演讲稿,英文名是“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that",中文译本中有一版是"你将何所执?又将何所往?"。(*相关链接附在文末)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标题,是因为我自己觉得需要停下来再反躬自省一下做“文献交流者”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受邀评论文献交流者的五位都认为这个活动有意义,主要体现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升级:阿旭认为这样的共享方式让手机移动端看文献变得更为简单了,静静感受到这样的共享让自己开始有计划地在同侪的氛围中变得更有动力,大西指出分享彼此观点让思维变得不那么局限,小环觉得带着任务读文章以及与人交流让自己的思维得到了训练,Pammy指出了边读边想边记录对于破除迷茫与焦虑的重要性。

“量变引起质变”体现在文献阅读中,就是阅读量的提升,带着三两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会怎么写?作者这么写的优劣在哪里?”开始去读,读一篇,读十篇,读二十篇,读三十篇,读一百篇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快速阅读学术论文,可以看标题、摘要、参考文献。

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初读”做法是看有几篇参考文献给这篇文章几分钟,这样做当然有武断的地方,但在我看来也有可取之处。至于这个可取之处是什么,我先不在这里讲明,而是在文末做了个类比**。或许到了阅读够同一个主题的30篇文章之后,你能够意会一些。

我当时在确定这60篇的文章时候有一些删选,但也做了一些保留,就是希望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阅读的人能够自己分类筛选,给这60篇论文分个类。这件事我认为还是自己制定分类标准更加合适,所以我在共享文件夹中只做了两个示范:

之后我个人还是希望参与“文献交流者”活动的GEO读者能够善用共享文件夹的“复制到”功能(不要担心百度网盘的内存,我特地买了百度会员,这个文件夹应该是只会占用创建人的内存),把文章复制到自己建立的“姓名+分类关键词”文件夹中。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在写文献综述的第二个阶段——形成自己的分类依据之后,将阅读过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

以上是我对小环提出的“分类整理”建议作出的一条回应:

分类整理需要自己做,就像文章需要自己读。

但分类整理的框架很适合用于和其他人交流。

同时阿旭也指出了CAJ文献的局限性,其实这类吐槽网上很多,也都说到点上了,感兴趣可以自己搜,我在这里先指出目前三个“文献交流者”活动在用的解决办法:

  1. 找到作者上传(目前有两篇是这样操作的);

  2. 用该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的本校硕博论文库存(目前有一篇是这样操作的);

  3. 下载了CAJCloudViewer之后选择打印,在选项中保存为pdf(目前有一篇是这样操作的,但也有操作失败的)

关于大西提到的指定一篇文献来精读,我想这或许更适合放在最后,当每个人阅读文献都达到了一定的量之后,一定会有一篇自己印象最深刻、也觉得质量最高的文章。

受到我平时每周在参加的圆桌星期天影响,我目前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不如就约定在6.17(周日)那天某个时间段(比如我的上午7:00,北京时间下午2:00;我们可以等到6.15那个周五再明确具体时间,现在确定稍微有点太早,但得知道要有这事儿)***,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一篇文章,办一次小型的音频分享会(但还没想好是公开还是局限于我们六个人;不过下文都是按照没有其他人感兴趣,所以就先考虑我们六个人来写的;当然如果你们不感兴趣,也请直接告诉我,这本来就是自愿的文献交流活动)。

I. 每个人(即每篇文章)都有20分钟的精读时间

可以有这样两种打开方式(欢迎给自己带入A或B的角色)——

1.如果能实时参加(算作A)

轮到A时打开文档和自己的笔记,先用前10分钟的时间介绍这篇文章以及自己阅读的感受,随后CDEF(我算做F)有10分钟的问答与评论环节;

如果有参加不了的“文献交流者”B,那么这段过程需要录音,届时和文档与笔记一起用邮件发给没能参加却仍然想要给出评论的“交流者”B(同时抄送给CDEF),B尽量在24小时内以文字的形式给出邮件评论。

2.如果有事参加不了(算作B)

至少提前半天用邮件的形式分享给参与的“文献交流者”ACDEF你要讲的文档、笔记和录音,ACDEF听完录音后,参与讨论会的ACDEF给出自己的评论和疑问(由F录音),随后F邮件反馈给未能出席的“文献交流者”(虽然有时间差,但也实现了讨论),B尽量在24小时内以文字的形式给出邮件评论;

II.每个人需要准备的内容:

分享会之前——

a.归类: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依据,整理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我个人建议是从这60篇中来。如果实在不能从这60篇中找出系列你感兴趣的文章,那么就另外找,别强求。时间有限,文章当然要读自己感兴趣的!

b.挑选:说明自己这段时间总共读了几篇,是如何确定到这篇

我个人建议是保持一个神秘感。有一种不到最后一刻不揭秘的拆礼物的感觉,虽然有可能会“撞文”,但每个人的角度可能也会不太一样。

当然没法实时参加的B就只能提前用邮件的形式来分享了。神秘感就变成了其他人对B所挑文章的评论。

分享会之后——

a.纪要:各自梳理自己所挑文章的讨论环节音频,形成一页纸的文字概要

这次分享会的核心就是会议纪要,因为分享的过程就是在集思广益,最重要的是提炼和总结讨论中的观点,最关键的是后续你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行动点,建议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进度安排;

b.传播:自己选择想在“共享文件夹”上传多少内容

这个过程中你会有四个可以共享的内容:自己挑选的文献、文献笔记(阅读感想=分享会上你的稿子)、分享会的录音、你写的关于你这部分内容的一页纸会议纪要。

我觉得除了文献之外都是自己的原创内容(前两个)和大家的真诚建议(后两个),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料,内部当然通过邮件实现共享(也请对得起这份信任)。但往外传播时讨论与评论录音、一页纸概要时,需要征得所有参与者的同意,因为大家都在其中有了自己的贡献。

到这里,感觉这封邮件已经很长了,谢谢你花时间看到这里。我认为自己明确表达了我对未来十几天的期待,算是点题了。我想到的,我要说的,虽然不够成熟,但也都讲出来了。但目前还不知道你怎么看?

我总是一不小心想太多,有时候是好主意,更多时候是馊主意,我真诚地期待看到你们的回复和想法(星星眼)。

如果同意的话,那么我们就约定好在6.17见,尝试一下这个模式;

如果有改进建议,期待你通过邮件的形式告诉我你的想法和解决方案,然后你觉得可以的话,就可以6.17见,在实践中再完善这个“交流”模式;

如果你觉得我简直是在痴人说梦,这也太无聊了的话,那也很正常的,一来可以选择不回复我,二来也可以善意地指出我哪里想得太天真。

祝每天都有进一寸的欢喜!

一个尝试开始做“文献交流”的新人

缪鑫

2018-06-01

于伦敦


*这篇演讲(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that?) 的中文译本中我最喜欢的一版:https://www.douban.com/note/138864275/

**2018年5月31号的时候《看理想》公众号以“别再指导年轻人的人生了”为名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有许多不同的评论,我和我的朋友森林拾光者都对其中一位微信名为“麻利”的人留的言忍不住要high five,觉得怎么有人能这么精准说出我们的心声——没有人需要一厢情愿的“为你好”,但不等于年轻人都不需要听取其他人的意见

如果你还没有看出这篇公众号推送与留言和我谈论话题的相似性在哪里,我不介意点明(但请注意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

类似的原理其实也在我们做文献综述时也有,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从始至终以为自己就是独一份那是无知狂妄。

这就是我们学术写作特别注重要有参考文献的原因。虽然没有人能做到看遍所有,也不太可能,但看也不看是肯定不行的。

***文章中这段红色的字(我认为这个叫做师大红,这里的师大是指我研究生期间的母校-华东师范大学。这是我学术启蒙的地方,自我感觉这个颜色用得还蛮合适,代表一种致谢),是我在2018年6月3号新调整过的,同时这个想法我觉得还得到了另一种补足,那就是一条很有启发意义的留言:

源自:在中英地理学界开始合作的当下,我能做什么?

我始终希望GEO只是一个平台,在这里志同道合者可能因为都阅读一篇文章、都热爱一件事情而相识相知,进而在前行的路上有了同伴,也敢于去做一些新的尝试,一些自己一个人会有些胆怯的事情,几个人一起的话,就能够感受到彼此的支持。有一句非洲谚语适合放在这里作为结语(我搜索了一下自己的记忆库,可能是在当初看黑豹的时候看到过?):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我稍微改一点: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能走得更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