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摄影作品出了摄影圈,为啥无人识

第35期

五一期间未敢离京,预估外面的交通拥堵,犄角旮旯的游人也都会多,扰了兴致。幸得何崇岳老师提醒,在北京看了“2021艺术北京”的展览,时间4月30日至5月3日。除了4月30日是VIP 专场,5月1至3日,所有观众都需要自掏腰包买票才能入场观展。也就是想看展览,购票。

购票入场观看展览的观众大多是艺术爱好者

展览最后一天17:00闭馆,临近16:30还有挺多人流连于展馆观看,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我自己也是觉得有太多的内容想看。观众看似多是社会各个阶层爱好文化艺术的男女老少,以及疫情期间少能见到的老外,只有极少摄影家前往观展。

临近闭馆还有30分钟的展场,依然有不少的观众(买票进来就不是一样哦)。

展览作品除了极少几位大家级别的十余幅名作,绝大多数是无名艺术家的作品,但观众一样被吸引着观看。展览的作品形式风格少有观念作品,更多的是在古典或传统基础上都有新的创意形式风格。展览作品极少是收藏级,大多是能展卖的装饰性(观赏性)作品。其中有绘画、摄影,只是没有一幅是我们很多摄影人熟悉类似中国式风光摄影、中国式人文摄影、中国式纪实摄影作品。

摄影艺术家何崇岳展览作品,还是挺吸引观众的。

摄影艺术家陈家刚展览作品

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变了,多了趣味性,有了观赏性。

具有观赏性的水粉画和油画

新材料创作出的作品,在展馆非常吸引观者的注意力(下图为作品局部细节)。

上图作品局部

这使我想到国内有些摄影艺术节或摄影展,除了社会事件或时代阶段性的回顾展,其他如中国式风光、中国式人文、中国式纪实等方面的摄影作品展览开幕式之后,观者寥寥的现状。

这样的展览,我们看过太多太多(一言难尽,不能评说)。

为什么摄影界这多年“开幕式就是闭幕式”的现象,至今?您尝试回想一下,曾被邀请参加了多次摄影展览的开幕式,有几次是因展览作品优秀而能吸引您再次回展馆观看展览?或者是有哪类摄影作品展,令您自掏腰包购票观展吗?

如此,是否因为国内摄影家忽略了观众的欣赏艺术作品的水平和接受能力?或者,有些摄影家的拍摄观念和方式,没有与时俱进地还不如现在一些喜欢艺术的观众认知水平?

如果有的摄影家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摄影的表现层面或阶段,没有随着摄影和艺术的发展而变化,可能就不会知道这多年的观众,已不再仅仅是关注或喜欢技艺类作品,而是更喜欢欣赏作品具有表达层面的艺术作品了。

或许是国内外摄影信息几十年不对称,使有些摄影家太长时间只是在自己熟悉的摄影圈子里与相同观念的摄影人交流,而未能摆脱老旧的委托式摄影美学中所见到的东西,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和惯性,对一些新事物、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新风格,还是在自己原有认知理解的程度和水平方面的臆想,揣测,然后用“皇帝使用的可能是金扁担”的思维模式下定论这样的结果更多是不客观,或不准确的。

例如,有些摄影朋友对莱茵河Ⅱ的认知有些简单了。如下图:

艺术家安德烈斯·古斯基作品莱茵河Ⅱ

有些摄影人认为这样简单的照片,卖了433万美元,是因炒作所致。其实,这幅作品卖这么高价格,原因很复杂。我知道的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首先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是否能卖高价,是他的艺术成就能否受到肯定,这需要了解他过去所做过的作品是否多幅且重要之后才能知道。如像古斯基作品莱茵河Ⅱ,在卖出这么高的价格之前,艺术家还有其他作品分别曾卖出过100多万美元、200多万美元和300多万美元。他的作品尺寸大且限量(一般约2x3米),都是收藏纸张。

其次,古斯基是以全景拍摄巨幅作品而闻名全球艺术领域的艺术家。 

其三,萊茵河Ⅱ要看原片,好作品,多在细节。电子或是印刷效果,都不能还原出原作的视觉呈现。萊茵河Ⅱ使用的是4x5大画幅相机拍摄了约二百张局部照片,先用电脑合成,再在一台全暗的特殊机器內用数码雷射光曝光在相紙上,然后还要用传统方式的化学显影。作品尺寸是1.9x3.6米,如此大张仅限六版,收藏级纸张,其他只有小张照片在市场销售。

由此,萊茵河Ⅱ的视觉呈现效果,不仅有闪烁、梦幻感,且河流似有了一种可想象出的音乐旋律,如梦如痴,令人神往。

古斯基拍摄的莱茵河存档照片是这样的,如下图:

古斯基拍摄的存档莱茵河

下面是我和朋友们在古斯基拍摄的区域,能拍到的角度和场景介绍给您看。如下图:

同样的风景摄影,萊茵河Ⅱ使用了新思路、新技术、新材料、新方式,创作出非凡的视觉效果,同时更适合当今人们对艺术的审美追求。所以,有的摄影朋友在拍摄风景照片时,如果还仅仅停留在追求构图、光影、透视、曝光等等纯摄影层面拍摄方式,或画面视觉漂亮的照片,此犹如韦斯顿、亚当斯那个年代追求的拍摄方式。此形式风格在当代摄影艺术领域,已没有了话语权。不是说不好,而是成为过去式。

所以,传统形式风格的摄影作品,在国外早已经不属于艺术范畴了。

或许有的摄影朋友没有想到,那些喜欢艺术的观众审美欣赏方式,也影响或是倒逼了一些艺术家不得不求新求变。

只是常可听到有一些摄影家或影友说:看不懂那些乱七八糟的作品,哪里有技术可言,就是垃圾。

由此我想:看不懂那些不熟悉的文化背景,或是形式风格的作品,这也属于正常呀。但这里有个重要逻辑:您看不懂的东西,未必是劣质货。因为摄影除了技术还有艺术,对于有些充满激情的优秀作品,可能是与有些摄影人熟悉的“摄影主流”审美有很大的差距。

当然,这里不是让您人云亦云,加入赞美的行列,每个人都有权利公开批评或是吐槽摄影作品。但如果看都没看懂,就是无知了。当然!无知肯定不是罪,但也不是什么美德,并不值得常常公开炫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也有不感兴趣的领域,不懂不碰就是了。但由于不懂说人家的坏话,就会变成笑话。

我们不需要信任权威,但真正经典优秀作品的艺术地位,不是一帮所谓的权威就能制定的,而是无数有识之士,包括广大艺术爱好者共同确立起来的。

熟悉且会拍摄,是掌握了摄影技术基本层面,只是会使用摄影工具了。但是!学会用摄影工具进行表达观念思想,这才是摄影家应该学习的。

如果还有我们摄影人值得庆幸的事情,就是目前的中国可以拍摄的题材太多了!而大多数作品拍摄的结果却类似,如在国内影展上,我们看到太多从内容到形式风格方面的重复或相似摄影作品,如风景西藏、坝上、霞浦、雪乡,或是蓝天白云,或是朝阳夕阳、或是云里雾里……相似的人文纪实如西藏牧民、大凉山孩子、农民、小市场商贩、街上行人……表情或是笑脸,或是苦难……如此重复拍摄作品应是“制造”图片,不仅跟艺术创作似乎没啥关系,就是跟摄影的实用性功能也没关系。

如下面这本书的绘画内容属于纪实类,比大家看到的照片丰富且更有趣。

从上面绘画内容中,可感受到就是因为我们许许多多的摄影人,拍摄了大量重复的照片,无法编辑出那个年代较为完整一本书籍。

所以,仍然喜欢拍摄传统摄影的朋友们,身处这么丰富拍摄题材的年代前提是一定要用适合的方式且拍摄到位,如此您怎么拍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像价值!

以上内容是我观展思考与您分享,希望也能引发您的思考,知道摄影艺术还有另一种存在方式,更吸引人,更能拓展自己的眼界,更能提高自己的拍摄水平,更有成就感。

此外,更有广大摄影爱好者非常喜欢参加各种比赛获奖,也很有成就感。我想打个比喻:如果您大学水准的高等数学都见识过、学习过,小学生的算术习题做起来就会轻而易举。这也就如高端艺术领域的视觉艺术您看出门道,懂得了欣赏,再反过来做那些摄影基础层面的拍摄照片参赛,获奖就会易如反掌。

下面回复两位朋友的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