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越读跨过的七道阶梯
01
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用功读书”,但是“用功”与“用力”不同,把书读死了,全部背下来,也未必是“读懂”“读通”。
我们的头脑容量有限,读过的东西全部存进去,肯定不可能。打个比方,大脑本来应该是电脑的CPU,起到组织整理运算功能,现在我们非把大脑当做是硬盘来用,怎么能行呢?
经典如《汉书》熟读精思的方法,读一遍也是不够的。
相传苏东坡少年时候,把这经典读了一遍又一遍。第一遍读其中治理之道的内容,第二遍专门研究其中的人物,第三遍读官职,第四遍读兵法,第五遍读货币……这样多少遍读下来,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这种方法被称为“八面受敌”读书法。如果是一部看起来特别高深的书籍,第一遍读的时候不求甚解,不在艰涩的地方停留,先通读下来,对普通人来说也是一种收获。
记得还是初中时候读雨果的《悲惨世界》,只对故事和人物特别感兴趣,对书里描述的法国大革命等等历史背景一窍不通,就通通跳过去。后来学了文学专业,对法国历史有了一点了解,再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喜欢找历史的描写与学过的教材对照,也是乐事一件。
用这个方法,进行“主题阅读”,也是非常有效的。
02
不动笔墨不读书
古人推崇“不动笔墨不读书”,作者深以为然。想想中学时候,学霸们的教科书和习题册,到处都是读书中老师补充的笔记,还有自己特殊含义的标注,翻开书处处留着自己读时思索的印记,这样的书学霸们是舍不得外借的。
作者也认为,自己遇到好书,可能会买两本。一本有了自己读书和思考的痕迹,借出了它,就好像把自己的头脑“送”了人,决计不会这样,只有空白的一本才肯借人。
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希望以后查资料的,标注一个“?”;遇到特别精彩的,标注一个“!”……也许还有其他自创的符号。当然书的边白也不会放过,读书时那些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都可以标注在旁边,再翻开时,宛如回到那时那地那个情景。如果不记呢,就消失在时间中不见了。
读书当然也要记笔记,把书的脉络整理出来,把深刻的警句摘录下来,有大段的思考也写下来;读完书后,随时整理在自己的电脑里,这样把零星的笔记系统化,是帮助你的大脑成为”最强CPU”的好办法。
读万卷书,掩卷中头脑一片茫然,不如精读一部书有所收获。读懂一本书,就是放下书还能说出书中的要义,或者能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越是复杂的知识,越要能够用简易明了的语言叙述出来,这才是检验读书效果的标准。
03
跨越七道阶梯
说学者做学问必须要经历三个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茫然和寻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找到并坚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顿悟。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看到书海茫茫,好像是没有路的森林,怎么能有学者那么坚定的意志摸索?
因此,想要在书中探索,需要三件事:
1.先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读书的主题方向。有好奇心才有兴趣,才有可能在困顿的时候坚持。
2.在开路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奇花异草,要注意不要因此耽误开路前行的脚步。
3.在前两件事的基础上,不停摸索,不断开出新的路径,也就是不断给自己确立新的阅读主题,最后对整个森林就会有整体的了解。
在阅读的路途中,有七个阶梯:
第一道阶梯,关于工作、健康、求学、考试、娱乐的阅读,这些都有利于让你自己变得更美好。
第二道阶梯,关于爱情、心理、亲子、家庭、烹饪等等的阅读,这些可以帮助你,让你和家人一起变得更加美好。
第三道阶梯,关于哲学、宗教、艺术、科学、建筑等内容的阅读,这时的你可以开始欣赏抽象的美好。
第四道阶梯,关于自己学科专业之外的抽象知识的阅读,这时的阅读有利于你欣赏社会制度的美好。比如一个学习文学艺术的人,现在可以开始关注政治、法律经济等领域。
第五道阶梯,懂得欣赏与自己不同的宗教、意识形态的美好。
第六道阶梯,开始领会不同领域学术融合的境界。深入学习一个自己领域以外的专业,感受学科间的激荡碰撞融合,自由自在地从不同角度阐释世界。
第七道阶梯,学习体会宇宙的智慧之美。这是一道天梯。不再是在密林之中探索道理,而是一切知识智慧,都在你的视野之下。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我们在阅读的路上摸索前行,越来越多的知识、经验、资讯进入我们的视野,不要为贪图一时享乐就只进行便利的阅读,我们要做的是,不断组织整理,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让自己成为一个胸怀广博的越读者,成为越界之读者。
作者:魏然,教育硕士,获心理咨询二级资格证,自媒体作者。热衷广泛阅读于深度思考,兼具白羊座的执行力于摩羯座的沉稳理性。在路上学习,在学习的路上,是其不变的目标。
主播:童颜,有书签约主播,原电视主播。童颜鹤发,我一直都在。公众号:童你听(ID:urwarm219),个人微信号:urwarm666。喜马拉雅:童颜格格,新浪微博:童童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