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炮兵日记见证铁血荣光
蔡昌礼老人当年的“炮兵日记”。
捧着当年的日记,蔡昌礼感慨万千。
这是一本泛黄的日记,封面上写着“炮兵日记”。字体工整清晰,且密密麻麻地记载着许多数学公式。不过巴掌大小的本子,记录的却是一段沉重的历史。
日记的主人是一位经历战争硝烟的老兵——蔡昌礼,如今已90岁高龄。这本炮兵日记,也陪伴了他25000多个日夜。
炮兵日记 见证纷飞岁月
蔡爷爷名叫蔡昌礼,出生于1932年。他17岁参军,18岁时参加抗美援朝。在老人的记忆里,那段炮火纷飞的岁月依旧鲜活。
初到朝鲜时,蔡昌礼被纳入炮兵三营七连,担任炮兵观察员。当时武器设备落后,炮弹数量少,每一发都极为可贵。这便需要炮兵精准的人工计算,将每一发炮弹发挥最大作用,直击敌方要害。
但时间紧任务重,在从未接触过相关专业知识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学习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炮兵观察员?在蔡昌礼珍藏了25000多个日夜的炮兵日记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1951年,蔡昌礼收到了一本由天津市捐赠给志愿军的炮兵日记本。此后,这个本子便成了他的学习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字迹工整地记载着数学公式、炮兵作战要领、测绘图等内容。
“那时候一发炮弹要105元,我们自己造炮弹很少,所以炮弹要省着用,尽量打得准、打得狠才能行。”蔡昌礼说,每一发炮弹都极为可贵,需要精准的人工计算。说着,他翻开了本子,指着本子上的计算公式说,“大炮要怎么打,要下口令。炮弹打出去后,要看打中了没有,要及时进行修正,要计算炮的方向转多少,要观察目标的距离远近等等,我这个本本上都记着的。”
一次,他还靠这些笔记协助部队打下了一架飞机。当时,他和战友们拥抱在一起欢呼。那一天至今难忘。
实际上,蔡昌礼还有好几本笔记本,除去那本炮兵日记,留存到现在的还有六本笔记本,有记录红色学习、理论知识的,有记录日常生活、发表感言感想日记的……每一本笔记都如炮兵笔记那样,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争先创优 前线火速入党
那段日子,听的是枪炮声,看的是鲜血,最基本的吃与喝都十分不易。由于长期吃不到蔬菜,蔡昌礼患上了夜盲症,一到晚上就看不清,夜晚无法站岗放哨,直到后来,通过吃苏联援助的维生素,才慢慢恢复过来。
蔡昌礼回忆,为了喝上水,战士们总是趁着夜幕,从山顶跑到山脚下去接力挑水。不光挑水,他和战友们还修过公路、养过牲口、种过农田。但那时候,做什么事都要抢时间,动作慢了,飞机就来了。“敌人只要看到我们,就会把炮弹打过来。”一次修公路时,蔡昌礼手腕处被突袭的子弹擦伤,印记仍清晰可见。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一颗火种在他心里悄悄发了芽。
班里几个老同志总是带头干、冲在前。“后来啊我才知道,他们都是党员。”他暗自发誓,要各方面都向党员看齐。
后来在一次思想谈话后,蔡昌礼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入党申请书中,他这样写道:“我应该向这些老同志学习,我也应该多干点活,向劳动者学习。一名党员就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要争着去干、抢着去干。打仗的时候要冲锋在前,掩护同志们,处处都起带头作用。”
当年党员预备期满后,在远离家乡的前线上,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仪式简简单单,而他心底的热血却更加沸腾了。
今年,恰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的领导下,祖国日新月异,富强繁荣。“我们心里满是感恩。祝福我们的党,希望在下一个一百年里,我们的国家更好更富强,我要一直跟党走下去!”蔡昌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