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不断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公司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也越发频繁。点同样的外卖比别人贵2块,买同样的衣服换个账号立减几十块.....就连打个车,安卓手机都比iPhone便宜,究竟是安卓用户太穷,还是苹果用户太有钱?
现在这些狂杀熟客,见人就宰的恶劣行径,终于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开始出手治理了。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市场监督局针对大数据杀熟的问题,召开行政指导会。
会上美团、饿了么、京东、滴滴、携程等10家互联网公司,签下《平台企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非法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得利用数据优势杀熟。说白了,就是按着这10家互联网企业高傲的头颅,向全社会百姓公开表态:我们承诺,以后不用大数据割你们韭菜,不搞价格歧视。从而保护用户们的合法消费权益,对于广大网民而言,妥妥是个好消息。等等,承诺不用大数据杀熟?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变相承认以前一直在杀熟?
其实关于网络平台使用数据杀熟的事情,近几年相关的新闻没消停过,三头两月上热搜。基本上你们喊得出名字的购物App、外卖App、旅游App等涉及到消费的应用,或多或少上过媒体的头条。小伙伴不要以为大数据杀熟距离自己很遥远,实际上我们日常使用App消费的过程中。很可能被平台当成肉猪宰割无数遍,只不过自己没意识到罢了。上个月新华社的记者,就用自己和同事的手机,证实了我们正在被无情杀熟的现实。在视频中,为了更直观地呈现不同系统、不同账号的价格差异,美女记者分别找来三款手机。左侧两款头顶大刘海肯定是iPhone无疑,如今2021年了,除了果子没有厂商有勇气上刘海屏。右手边从居中挖孔屏+状态栏样式的特点判断,应该是安卓阵营的红米Note9 Pro。3台手机同时打开某出行App,搜索重庆飞往厦门的机票。同一航班同一时间相同的机票,在iPhone上卖794块,安卓卖740块,iPhone比安卓贵了整整54块。明明一样的机票,却因为手机档次不同,价格相差甚远,这不是赤裸裸的价格歧视吗?当然,如果用系统出BUG,导致某个航班的机票产生价格差异作为借口,倒也能搪塞过去。然而记者仔细观察对比后发现,特么不是一张机票有问题。iPhone上所有的机票价格,全部比安卓高数十块!
某出行App利用手机型号进行大数据杀熟的行为,石锤一半了。为什么说石锤一半呢?因为机智的资本家有无数个正当的理由,可以洗脱杀熟的嫌疑。
不好意思,由于软件后台数据更新延迟,致使两台手机的机票价格不一,该问题我们已经安排程序猿尽快处理了。
你看,该回复有理有据,态度诚恳,积极解决问题,你还有什么法子追责人家?
这事还没完,上面记者对比完iPhone与安卓手机的机票价格变化,现在轮到对比同一系统的手机了。同一航班的机票,在两台iPhone上的售价也不一样,一台卖1118元,一台卖1120元。这就奇怪了,大家同为iOS系统,为什么买相同的东西却是不同的价格?虽说2块微不足道,背后却反映了一个道理:在大数据面前,人人皆是俎上之肉。大数据杀熟不止发生在买机票上,它们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北京某女子使用注册12年消费26万的高级会员账户,购买同一商品却比普通账户贵25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不熟不吃,生人宰一半,熟人坑全套”。
哔哥作为社畜大军的一员,习惯每天通过外卖软件点外卖。第一单18块,第二单19块,第三单20块,每单按照1块钱的幅度稳定上涨,坑你没商量。
除非你不点外卖,否则平台总有办法从你口袋里捞更多的钱。坐网约车杀熟、充会员杀熟、买电影票杀熟、住酒店杀熟.....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不胜数。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自己身处任人宰割的环境中,是否愿意接受资本的屠刀。从我们踏进互联网世界那一刻,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消费那一秒,注定逃避不了被平台当韭菜割的命运。好在情况有所好转了,十大平台承诺不使用大数据杀熟,一定程度上减轻行业杀熟的糟糕状况,对于广大消费者百利而无一害。不过哔哥劝小伙伴别太乐观,承诺归承诺,做不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敢妄论大企业的做法,惹不起,就拿我们自己做例子吧。
斗胆问一句小伙伴们,你们自出生以来,是否曾向自己许诺过:今晚我要早点睡。
哔哥敢拍着胸部说,十有八九许诺过,但说完之后早睡成功了吗?99%没有,现在可是21世纪呀,哪个年轻人会早于12点睡?不熬到凌晨2、3点,都不好意思当人。瞧瞧自己,连早睡早起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做不成,屡次违背自己的诺言,你觉得承诺还有多大可信度?很多时候承诺就是一个屁,排出体外两三秒消散于空气中。某些人对于承诺的态度非常单纯:承诺归承诺,做不做关我屁事啊。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这句话完全可以套用在现代资本家身上,大数据杀熟的本质是平台为了获得更多利润。而平台的用户量动则上亿,每个用户多宰1块钱便多赚1亿,这样算下来杀熟带来的利润率何止百分之三百。
添加几个算法的功夫,让收入暴涨,一本万利风险低,试问谁不动心?
外加普通人维权难,处罚力度不够重等各式各样的原因。才造成明明官媒表态打击大数据杀熟的行为,某些企业却视若无睹,依旧我行我素的现状。
所以说光是承诺远远不够,还需要具体严厉的惩罚措施作为监管的皮鞭。违反了,狠狠甩一鞭过去,让它们记住痛苦,长点记性,避免重犯。哔哥相信,打击大数据杀熟、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会越发完善,某些互联网公司一定会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支持22.5W快充的10000mAh充电宝有多小?TEGIC迷我充电宝的答案是:一张扑克牌那么小。虽然身材小,但TEGIC迷我充电宝却支持双向快充,18W的输入功率,22.5W的输出功率在这个价位里性价比尤其突出。在共享充电宝安全性不明的今天,一个支持快充的充电宝相信可以让你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