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那点事,老理讲阳起阴收
起势,收势做不对,拳就没有阴阳平衡可言!
太极拳本质是阴阳的运动,阴阳本为一体,其相互对立又互为其根,此消彼长又相互转换,这也是太极拳的行拳理论基础。阴主静,阳主动;身法中正为阴,阴极生阳,所以动态,虚实转换才能够成立,在这个基础上练出来的拳才可以达到太极拳要求的状态。
在练拳过程中用动静结合表达阴阳互动的关系,那么在整套拳中起势和收势是表达方位阴阳关系的。传统太极拳起势是面南背北起势“文起”,面北背南收势“武收”;开步在东,东方五行属木主生发,五行中排首位;收步在西,西方五行属金主收敛;此为阳起阴收,阴阳平衡。这两个动作看似最简单但是统领整套拳。从起势开始人体周身就一动百动节节贯穿直到收势,收势收得好就好像春天播下的种子在秋天获得了大丰收,如果光种不收的话何尝不是一种内耗呢?!
细心的拳友应该发现了在行拳过程中没有向正南正北行进的动作,这里注意我用的是“行进”,因为在五行属性里南北属火水,至阳至阴为不可承载的相。东西方位的动作为主,东方属木,在套路的运行里是进攻的,向上的意思;西方属金,在套路上突出收敛肃降。这里我们就东西方位做简单描述以便理解。可以看出从动作的编排上无不体现先贤的智慧,虚怀若谷,谦逊谨慎的态度;阴阳平衡的理念对太极拳理论的产生和太极精神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我在多年的教拳过程中发现很多拳友对于阳起阴收并不理解,甚至感到错愕,故专门整理了此文章,以下为举例也可说是佐证;顾留馨沈家枕于1963年12月出版的书中对陈发科先生的教学传承做了较详细的记载,书中起势和收势也是强调了阳起阴收;90年8月陈兆奎先生徒弟刘鹏为记录仙师的讲义出版一书,书中也对阳起阴收做了讲述;
陈小旺老师于1985年出版的书中节选
遵循先贤智慧,守住太极规矩,练好太极拳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