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多」是不是就不够专一了?
人们很容易把兴趣广泛视为一种局限或者是你需要克服的障碍。但通过调查发现,这样的人叫“多相潜能者”。他们有一般人不具有的巨大优势。跨界整合,快速学习,强适应性,是他们身上的三个超能力。他们牛到可以适应任何不一样且被需要的角色。 ——《傅盛:有一种「牛人」叫多相潜能者》
1
确实近年至今也是被这种身边传统认知所局限自己:“你以后想做什么?”、“要专一”、“不要经常换跑道”
这种不仅仅是变成旁人对你的建议,而且很容易甚至并不知道地被这种思想限制自己本身。
对此发现,其实“思想自由”实在太难了,很多时候被某些思想本身限制都不知道,跟很多人认为“家=房子”,“结婚=房子”,“要赢在起跑线上”,“成功要趁早”等等都是如此
我认为人的成熟程度在于思想自由的程度,这个程度在每一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瓶颈或者平台期,类似等于123456…,一般随着阅历增加有所增长,但是往往到达某一个阶段就停止了。
而极少数人可以在自己某个领域里面获得不断地成长,最终到达人类极限的“思想自由”,而这些人在自己领域所展示的作品会具有人类某些深层的规律,脱离普通人思想的自我限制。例如作家方面纳博科夫、张爱玲;设计师:黑川雅之;还有历史上的达芬奇等。
2
反观现在正处于自由意志的年代,允许每个人都有位置不一样的价值观。
论「多相潜能者」的核心有可能是多个学科交叉里面的极细领域,例如,柳比歇夫是一名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他的著作包括: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不过这一切都是围绕着昆虫分类这一点出发。
不过更有可能就是追寻「好奇心」本身不断克服困难这个过程,或许在这个以「结果」为导向的世界里并不被人看好,不过人生何尝不是为了这个「过程」,「死亡」终究不过是一个结果而已。纳博科夫就是一个文学教授、作家,还有一个秘密身份是蝴蝶分类专家,不过这一个身份专业领域跟文学毫无关系,不过里面追寻某一点却是相同的。
3
其实,说到「思想自由」谈何容易,一方面我们很有可能是基因的奴隶,极大部分关键事件只不过为了围绕基因,譬如爱情、食欲、等跟生存、繁衍、航行、亲属相关。不过目前更糟糕的是,我们更受到各种「模因」(meme)(文化思想的传播单位)的感染,而这就是限制思想自由最大的一种的障碍之一。
我是阿雷
一直都在读书、跑步、写作
我认为这 3 件事可以改变人生
从 2011 年起每年至少阅读 100 本书
跑过 18 个马拉松,也是姿势跑法认证教练
写作 9 年,一篇爆款《获得早起的持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