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教学创新大赛理念解析

开篇照例吐槽

《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分标准》出炉的那天,我就在朋友圈里吐槽了。因为居然限定了教学理念的评分标准,包含三个关键方面: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赤裸裸的OBE啊。

我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困惑就是:既然是教学创新大赛,又何必锚定教学理念呢?锚定的教学理念会不会束缚老师们的创新思维呢?

其实,我最大的困惑最主要还在于,大部分教师并不理解“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内涵。当然,我也未必特别透彻,但是也斗胆在这里写一写。

001 学生中心

“学生中心”的提法大概是与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相对应的。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赵炬明教授提出的“新三中心”,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发展是目标、学习是过程,效果是评价,三者是一脉相承的。

很多老师都在《创新成果报告》中提到了“学生中心”,但是在教学设计全程都没有看到“学生中心”的具体操作和抓手。更多讲教学目标,而非学习目标;更多讲教学资源,而非学习资源;更多讲教学过程,而非学习过程;更多讲教学评价,而非学习评价;更多讲教学设计,而非学习设计……在课程实录中,多听到教师的声音,而非学生的声音;多是教师风采的展示,而非学生姿态的升华;多是教师的评价与干预,而非学生的表达与质疑……

事实上,多数老师对“学生中心”呈现误解状态,有些教师甚至沦为学生的“奴隶”,不敢“冒犯”学生,不敢提出任何学生不想、不愿做的任务需求,俨然成了“以学生满意为中心”,而完全忽略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价值。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争议|“以学生为中心”过时了么?》专门讨论“学生中心”这个理念,有兴趣的老师点开上方链接去读一下,我不再继续撰写。

002 产出导向

讲真,“产出导向”最具有迷惑性了。

到底什么是“产出”?或者什么是“目标”“成果”?

在老师们所写的材料中,我看到了太多的市场导向。“产出”依赖市场需求,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未来企业需要什么技能,学校就设置什么样的课程,教师就进行什么样的教学。

我心很痛,因为站在现在能够理解未来的结果和产出是什么吗?五年或十年之后市场发生的变化是当下能够穷尽的么?“产出”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是市场和所谓专家的判断吗?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人理想如何融入呢?如何让学生理解每一种“产出”的价值呢?

如果无法清晰地回答以上问题,就会成为“市场”的“奴隶”,而又会最终被“市场”抛弃。

真正的“产出”是什么?我始终认为内容所承载的知识和技能只不过是学习的载体,真正的学习是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心向、问题的觉察和解决能力、现实挑战的应对能力。

如果这样理解“产出”,教师也能够面对那些号称对本专业不感兴趣而放弃学习的同学。我很喜欢古典的一个比喻,他说学习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你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有什么用呢?就是通过这个专业的学习掌握可迁移的学习能力,帮助你日后遇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或事业时能够迅速的学会。就像一只猴子,想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不会跳到地面上再从零开始爬,而是直接跳到另一棵树上。这一跳,就是可迁移的学习能力

如果老师能把握住“产出”的含义,我想,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环境上通通都会有“创新”。

003 持续改进

在做教学创新大赛评委时,“持续改进”这一点基本是老师们的弱项,几乎看不到“持续改进”的影子。

“持续改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没有一个模式是完美的,没有一个目标是确定的,没有一个学习模块是不可改变的,教与学是生成的!!!

“持续改进”是教学的精髓,也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可是,大部分老师无法回答相关的问题:何时改进?改进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改进?

“持续改进”是学习的精髓,也是一个学生的基本素养。老师通过教的“持续改进”帮助学生形成学的“持续改进”习惯,不断自我调适到更高阶的学习目标。

其实,当“产出导向”理解失误的时候,“持续改进”也常理解失误。

我从教的“持续改进”的时间上来尝试解释一下。

(1)当堂改进:碎片化改进

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是师生对话、生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一个观察者,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而适时的调整教学。我把这种当堂改进称为碎片化改进,因为它是现场生成的、灵活的、微小的改进。这很考验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

当堂改进最大的敌人是老师的教学准备。老师准备的越多、越精致,越觉得应该在有限的课堂上把自己所准备的内容讲完,这时候就多忽视和牺牲学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

我见过太多的“专家”在做讲座的时候都说过“因为时间关系,这部分我就快速的跟大家说一下”。如果真的时间不足,那你就少讲一些内容嘛!走马观花不是教学,是看戏!干嘛把自己当成一只猴子呢?

(2)课时之间的改进:微系统化改进

一堂课结束之后,就是一个微系统化改进时机。

虽然,每学期上课前,学校都要求提交教案、教学日历,但是我始终认为那些就是参照而已。真正的课程必然是流动的、生成性的、即时改进的。无论内容,还是方法都会在教与学的进程中发生或大或小的微调。

所以,督导来听我课的时候,我都是一边提供教学日历一边解释说“我并没有完全按照教学日历来授课,因为课程会在授课的过程中调整和改进”。

(3)学期之间的改进:系统化改进

每学期结束之时,在老师们偷偷庆幸终于结课,可以松口气的时候,也要不辞辛苦的反思整个学期的教学,以助力这门课的系统化改进。

你可以从自己、同行教师、学生之处得到反馈,进而改进教学。

我这学期结束时,问我的学生几个MOT时刻:

你觉得自己收获最大的时刻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你觉得自己收获最小的时刻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你最喜欢这门课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你最不喜欢这门课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四个问题的答案,坚定了我该继续坚持的,也坚定了我该持续改进的。

至于持续改进的依据,我们择日再谈。

其实关于教学改进,老师们大多凭上课的直觉就知道该改进哪些方面,但是遗憾的是,大多不愿意真实的行动起来。在舒适区呆久了,其实就得过且过了。

坦白地说,如果在教学创新历程和大赛期间,都能从这三个维度上解释自己的“持续改进”具体操作,应该都是值得竖起大拇指的!

美编|心笛

  为教师赋能!

教育技术应用实践

崔佳:河北大学教育学院特聘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项目专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