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古桥说古邑

古城古桥说古邑

文/孙元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眷恋,像白云眷恋着天空,像鸟儿眷恋山林,像河流眷恋大地,我深深眷恋的是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川南,是云贵川三省交界的一个小县城。当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转战在这里,周总理回忆一个叫“鸡鸣三省”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叙永(也称永宁)了。

多年以前,一声婴孩的啼哭,我就降生在这里。那时的我,哭声虽然还那么稚嫩,但也懂得睁开晶亮的眼睛打量这片将养育我成长的土地。从此,“家乡”这个亲切的名词便伴着我成长的脚步,一天天加深着我对它的认识与了解,也一天天加深着我对它越来越浓的眷恋。

永宁是古镇,有一条从乌蒙深山幽谷发源的小河,名叫永宁河。它日夜不停地从城中流过,把永宁分为东西两城。河面有两座古石桥,若彩虹般横跨在永宁河上,遥遥相望,互相呼应,形成永宁“双桥映月”的独特美景。明正德状元杨升庵贬谪途径这里,赞它:“一水跨云虹,洞洞重门司锁钥;两城连地轴,双双环壁拱金汤。”城中心文化宫有古老建筑春秋祠,石雕木雕和彩绘技艺令人叫绝,始建于清代,是修北京颐和园的工匠刘泗喜来此主持修建的。祠内画栋雕梁,镂空石木雕及彩绘工艺精美绝伦,活脱就是北京颐和园的翻版。这里过去是山西盐商们的会馆,现在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天接待着来自四面八方参观的游人。城外不远是红岩山风景区,群山连绵起伏,以三十六峰最为出名。山顶建道观,香火鼎盛,号称“小峨嵋”。道观下红岩三十六峰峰峰景色壮观奇美,各有特色,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斜卧四川盆地东南边缘。

叙永还是交通要冲,入川的南大门。要想入川,必经家乡这道南大门不可。大山中蜿蜒的青石板路,是当年川盐出川及丝绸货物贩运的盐茶古道,虽历尽千年风霜,至今马蹄印、钉拐痕犹在,见证了中华千年历史烟尘。我就是在这片红土地上长大,家乡秀美的山山水水洗涤着我的灵魂,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熏陶着我的品质。喝着家乡的清泉,吃着家乡的大米,在竹木林海的涛声中渡过了我快乐的童年,也见证了千年古邑叙永的贫穷落后和今天的变化发展。

是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家乡,带来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城乡一幢幢低矮的革房瓦屋变成了高楼大厦,一条条狭小不平的街道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大道,肩挑背磨、马牛车遍街跑的年代已经结束,现代化“的士”、“摩托”伴着鲜花绿树簇拥的街道川流不息,古城不再悬挂破旧与冷清,热闹与繁华走进了家乡人的视野。大商场及超市的商品琳琅满目,出海大通道汽车日夜奔驰。城内新建的居泰广场、扬武坊大桥气派壮观,隆叙铁路也修到了家乡。高速公路网建设起了发达的交通,招商引资让永宁焕发了新的容光。

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了家乡发展的进程,改革开放让家乡插上了腾飞的金翅膀。就是在这片浸透烈士鲜血的土地上,一座崭新的永宁新城正在城南的杨状元走过的鱼凫关和梁家湾崛起。和熙的春风吹遍了永宁每一片角落,家乡的煤、矿、硫精砂等地下资源得到充分开采,源源不断运往外地。林、竹、天麻、烤烟、水果等都得到大力扶持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得到重视和关心,肉牛、肉鸡、肉兔、山羊等远销全国。山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山的神话已成为了今天人们生活的现实。

家乡的土地不再忧郁,家乡的人们不再愁苦,历史文化名城的光环让家乡永宁新姿勃发。它敞开了热情的怀抱欢迎每一个来叙永的投资者、开发者,敞开了热情的怀抱欢迎每一个来叙永游览、观光的客人。永宁不再落后贫穷,山里人不再是“泥巴裹裤脚”的代名词,家家户户都用勤劳的汗水建设家乡,你瞧那一群群出入书店的男女大学生们,他们不正是家乡今天建设的主力军和希望吗?有了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家乡的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现代化的气息和美丽富饶的美风光。

家乡变了,变得生机勃勃,变得繁荣兴旺。目睹家乡一日千里的变化发展,我把浓浓的乡情装进远行的背囊,我把华灯丽景的永宁装进远行的背囊,我把秀美翠绿的广阔山野装进远行的背囊,牢记着家乡人艰苦创业的精神,牢记着家乡引以自豪的厚重历史文化,感激家乡的养育,感激家乡给我的力量,我不会忘记我是大山的女儿,无论走到哪里,家乡都是我永远的牵挂。我的梦、我的诗、我的生命和热血,都会永远为家乡歌唱。

请文友识别二维码关注!!!

图源万中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