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能指的天地”?
以“茅台酒”为例,说起----
“能指”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这是瑞士语言哲学家索绪尔发明的。
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语言哲学家,后结构主义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都是从这块基地上发展起来的。
“能指”是这样的,他是语言符号的表达项,比如我说:“茅台酒”。
我说这3个字符的声响和写出来的这3个字符就是“能指”符号。它的功能就是用来指向某个意义。
与能指相对应的是“所指”,它是被表达项,也就是对“茅台酒”的释义,我们可以把这种白酒定义为:
一种生产在中国的高档酒类…。
如果按照汉语辞书的解释,这是正确的…
茅台酒就是用来喝的一种酒,这样,茅台酒这个能指符号,它就固定对应着“用来喝的一种白酒”。但是,后解构主义语言哲学将其解构了。
因为,当我们把茅台酒放置到一个更大的生活空间,被赋予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历史的、美学的、道德的诸多方面的属性,那么它的功能就不止是喝的。
在经济领域价值,就是收藏,一瓶上世纪70年代的茅台酒可以卖到数万元,它是一种收藏品;
在政治领域,它是“国酒”,当年周总理用来招待前美国总统尼克松,从属外交关系;
如果生产制造假冒伪劣茅台酒,就涉嫌犯罪,嫌疑人就被立案侦查,被刑法否定的概念符号;
漫长中国历史,有着茅台酒的大量故事,文学的,经济学的…
如果酒席上摆上几瓶茅台酒,就很上档次,要么是主人很重视来客,要么是很有钱。这里涉及到经济或伦理问题。
以上啰嗦了很多,各位也看出了门道:原来茅台酒并不只是用来喝的。也就是茅台酒这个“能指”符号并非只是对应“用来喝的”,而是广泛指向一个非常大的社会,历史文化空间,涉及到诸多事情。并且随着对茅台酒功能的不断开发,它的意义价值还将进一步扩展。
结论:一个能指符号并不是对应一个所指符号,而是不断的“越界”,指向更多的“能指”。
可见,能指只能是连接着一个个能指,意义永远没有饱和之时,所以,世界就是能指的天地,符号的
海洋,永远没有枯竭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