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难题的破冰—可能需要对我们的体育课程设置重新审视

近期以来,有关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社会关注点。可以说,重视学校体育、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及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政策指引与社会呼声从未停止过,但为何实际成效不明显,学校体育工作中甚至出现体测“替考”这样严重背离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政策初衷的荒诞事件,确实值得全社会思考。体育,应该是让孩子们在跑道上奔跑,在球场上纵横,在泳池中劈波斩浪,如此等等,这些原本是青少年最为感兴趣,可尽情玩耍的体育活动,为何异化成用冰冷的达标数据来衡量,这本身是否正确,更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与管理层深思。

建国之初,我国学校体育基本沿袭前苏联的劳卫制,即以运动达标的形式衡量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在当时体育基础薄弱百废待兴形势下,这种方式有存在的前提与理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世纪交替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态势与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升,学校体育工作同样如此。但与此同时,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传统应试教育思维亦是愈加强烈,学校体育课程愈加受文化课程学习挤占,学生体育参与的时空受到抑制。虽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频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也进行了这么多年,但这类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体质健康不容乐观的事实,随着政策力度加大,反而让部分学生铤而走险,出现如前文所提体测“替考”事件。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用惯性应试思维来解决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可能行不通。不破不立,可能需要我们用从音体美等课程设置改革方面做做文章。

音体美类课程,尤其是体育,是需要身体参与和心智协同的,如1992年新欧洲体育宪章中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愉快的或者有组织地参与,以发展体能、技能,满足精神需求、社会关系形成和以追求最高运动成绩为目的地身体活的总称。在美国,学校体育几乎没有体育课一说,基本上以课外运动项目俱乐部的形式进行,学生也是通过运动项目参与,从而实现增强体质、享受乐趣、健全人格、磨练意志等这些语数外类知识类型课程所难以企及的教育育人功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课程设置上,把包括体育在内的音体美课程以兴趣组的形式开展。国家近期出台了有关学校体育与美育的相关政策,值得肯定,但政策仍基本沿袭原有框架体系,如体育要开齐开足体育课,初衷很好,但实际效果?目前情况下,尤其在应试教育与中高考选拔人才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很难真正撬动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质健康有根本性改观。如果充分利于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优势,在顶层设计中就从考虑根本上改变学校尤其是中小学音体美的课程设置,例如每周隔天下午均以兴趣组的形式开设音体美活动课,考虑到学校音体美场地、设备及师资协调,可以社会服务购买的形式,把市场中社区里的音体美培训相关资源引入学校,如所在区域内体育系统青少年教练员、社会培训机构的音乐美术老师。一句话,音体美这类注重身体参与、心智联动及技能培养的体验性课程学习,不能完全与语数外知识传授类课程在教授流程上机械一致,以往的学校体育课方式效果不佳,不能困圄于40分钟课堂内的“螺蛳壳内做道场”,更应该大但主动求变化求实效。实际上,部分省市的有些学校类似课程设置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完善、验证并进而推广。

体测“替考”事件发生确实不该,但这给我们一个警示,更值得思考。简单以严厉惩戒的思维去处理,可能让一些蠢蠢欲动者短期内不敢冒险,但这并不能改变学生体质健康根本。以体测逼迫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也只能将原本青少年喜爱的体育活动蜕变为达标项目练习,这难道不是应试思维下的体育课产物吗?必须做出改变了。从根本上看,学校体育课程只有从遵照体育育人规律与青少年运动参与理论主动求变,青少年在学校的体育活动实际效果才能够事半功倍,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也将必然是水到渠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