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英塔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英塔
飞英塔是一处始建于唐代的汉族古建筑。被誉为湖州三绝之一。雄峙在湖州市东北角上。千百年来,以其"塔里塔"的独特结构而闻名遐迩。
石塔始建于中和四年(884),成于乾宁元年(894),名上乘寺舍利石塔。后因称有神光见于绝顶,遂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于石塔之外增建木塔经罩护之,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塔里塔"。根据建外塔缘由,取佛家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中之二字为塔名,更名为飞英塔。上乘寺也因塔易名"飞英塔"。
1929年,因年久失修,塔顶长期漏损而突然倒塌,内外塔均遭重砸,继而风雨侵蚀,塔身日趋残破,游人唯有望塔兴叹。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1961年4月,飞英塔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古塔考察团、国家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古建筑专家先后到湖州对飞英塔作了认真的考查和实地勘察,确认它是国内罕见的古塔珍品。
1982年被列为重点维修项目,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测绘和设计。经国家文物局审检批准拨款一百余万元对飞英塔进行大修,历时五年,于1986年底竣工。1987年元旦开放。
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塔为仿木构楼阁式,八面五层,下设须弥座,由一百多块太湖青白石雕凿拼叠而成,不含塔刹高为15米。塔身各面均辟壸门状佛龛,内雕大幅佛传故事及千佛造像,构图严谨,刻划入微。最 引人注目的是第四层北面的观音像,乃是出神入化,别具风采。
外塔为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塔。外塔七层八面,通高55米。副阶宽敞明亮,塔体收分自然、塔刹高峻挺拔,雄浑古朴、端庄秀丽。其中最具宋代建筑风格的是平伸舒展的翼角,简洁朴实的檐面,用材硕大的斗拱和寻杖望柱式栏杆。
登塔楼梯设在副阶廊内,拾级登临,盘旋而上,可直达顶层。内可饱览石塔精华,外可俯瞰湖城风光。飞英塔不施彩绘,红墙青瓦,朴实无华,塔旁伴银杏一棵,杆大数抱,枝繁叶茂;老树古塔,交相辉映,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名流对飞英塔的赞赏题咏不绝。如宋代苏轼多次登游飞英塔。他任湖州太守时,留下游飞英塔诗句有"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乡,震泽浮云天"等句。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登飞英塔》诗云:"梯飙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千里湖光秋色尽,万家烟火夕阳多。鱼龙滚滚扶舟楫,鸿雁冥冥避网罗。谁种山中千树桔,侧身东望洞庭波。"
飞英塔已远胜当年风姿,正以雍容大度的非凡气概,为湖州和江浙沪地区增添一处绝佳的景观。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