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为何贵重.看看这篇文章你就理解了
明式家具风格简洁明净,清新雅丽,多将着眼点聚焦在造型与功用上。它以不事雕琢的鲜明个性刻画木色纹理,突出一种自然美。观赏明式家具,人们总能隐约体悟出一种文人气息——干净利落的文人风骨。而清式家具则极尽雕琢之能事,以精湛的雕工及雍容的贵气流传于世,力图凭工艺技巧的繁杂运用营造出视觉的冲击美感。它或许不够实用,或许不够合理,但却必须华贵无 双。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对明清家具的普遍认识,它们的区别被太多专家框在条款里,形成了一种常识性认知。但这种认知真的不容置疑吗?事实未必如此。
明式家具被世人称为“文人家具”,反映了当时文人所崇尚的生活趣味和审美情趣。学者们形容明式家具的风格为:简约、厚拙、古雅、空灵。明式家具在制作时格外讲究天然美,凡纹理清晰、美观的材料总是被放在家具的显著部位,并常呈对称状,巧妙地运用木材天生的色泽和纹理之美而不做过多的雕琢。
史,如果把竹席、篾席也算作家具,中国家具的历史可以上推到五千年前。有许多人认为,西方的居住文化是石文化,中国的居住文化则是木文化。此论由来已久,无论是否科学准确,都从某个认识角度形容了中国人与木的情感联系和对木的心理依赖。
家具在用材方面存在差别,明式家具中,以黄花梨最为名贵,也最有代表性,同时紫檀、鸡翅木、铁力木、榉木等名贵木材在明式家具中也较为常见;清式家具中,则以紫檀为典型代表,也最为名贵,红木数量最 大,黄花梨用的相对要少一些,鸡翅木、铁力木等也有出现,而榉木、榆木、核桃木等则是民间使用最为广泛的上等木材。
家具是社会物质生活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起居活动密不可分;家具更是文化艺术的结晶,从远古到今天,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国古代家具经历了由低型向高型的嬗变过程。汉以前人们席地而坐,家具以矮型的席、案、床、榻等为主,明代中期以后,高型家具进入成熟阶段,除髹漆家具外,还出现了更为精美的硬木家具。明、清家具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代表了中国古代家具的最 高工艺水平。
我国明清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其艺术欣赏性和收藏价值,越来越成为中高收入家庭家具收藏的首 选目标。
1971年,美国人安思远写了《中国古代家具》一书,再度将中国古代家具以图录形式昭示世人。但1944年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时期,战争尚未平息;而1971的中国,则是“文革”的连天烽火,使国人无暇他顾。直至1985年,王世襄先生将其大作《明式家具珍赏》奉与国人,姗姗来迟的中国本土明清家具研究,才悄然带动了国人有意识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