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越大,越不计较(建议收藏)
王阳明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曾与人同住一间寝室。
寝室内的书桌距离窗口好几尺远,为了方便读书,王阳明便将书桌移动到窗前。
室友见后大为恼火,说:“你的书桌放在窗口,把我案头的光线全给挡住了!”
王阳明听后没跟他计较,反而和气地问他:“我的书桌应该放到哪里呢?”
室友指着床边:“就放在那儿吧。”王阳明笑一笑,按照他的意见放了。
到了晚上王阳明用功读书,这位室友又说:“白天不念书,夜深了却来打扰人吗?”王阳明便改朗读为默读。
不久,王阳明考中了举人。
室友听说后更是嫉妒,说:“这张桌案的风水本该是我的,却叫你给夺去了!”
同窗都觉得这人无理取闹,替王阳明抱不平。
王阳明压根没往心里去,像是没听到一般。
后来,他在日记中提到这件事,只在结尾处写道:“唯有保持心境的平和,修身养性,才可成就大事。”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跟别人盲目较劲,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有个回答是“就像走进迷宫去追敌人,本来想打败对方,却把自己给困住了。”
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
有些人,总是没事找茬,无事生非,也总是故意找你麻烦。
为此你感到很气愤,很委屈,很想去论对错,争高下。
可到最后,即便你赢了对方,却也浪费了大把的时间,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其实,越聪明的人,越不计较。
有一句话说:“将军有剑,不斩苍蝇。”
与其跟小人争,不如置之不理,如此他才能在自寻没趣中,渐渐离你而去
与其跟小人斗,不如置之不顾,把更多功夫和心力,花到重要的人和事上。
不计较是为了及时止损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惹是生非之人。
有时,我们不跟他们争辩,不代表我们懦弱,是不想影响情绪。
有时,我们不跟他们纠缠,不代表我们认输,是不想徒增烦恼。
有时,我们不跟他们计较,不代表我们没脾气,是不想为此伤神。
北宋宰相吕蒙刚上任时,好多人都不服他,有人背后说三道四:“就他这点能耐也能当宰相?”
有一次正好被吕蒙听到了,而吕蒙却装作没听见,径直走过去了。
和他同行的官员为他鸣不平,准备去给吕蒙出口气,但是却被吕蒙阻止了。
“不必去理会,如果我这次知道了他的姓名,心里会一直想他,没有必要。”
许多时刻,我们看似不为难别人,其实是不为难自己。
看似是放过了别人,其实也是放过了自己。
有一个小学徒外出取货,回来的路上被狗咬了。
处理好伤口之后,他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狗。
师傅见状,过来询问:“你的伤口还疼吗?”
小学徒说不疼了。“既然不疼了,为什么还要去打狗?”“因为它咬了我,我要给它点颜色瞧瞧!”
师傅说:“你知道狮子为什么从来不和狗打架吗?”小学徒愣住了,呆呆地望着师傅。
师傅笑着说:“因为不是谁都配做狮子的对手,打败一只狗并不光荣,但被狗咬到一口却很倒霉。”小学徒听后顿悟。读了传习录之后:“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其实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恶意嘲讽也好,抨击也罢,甚至被烂人烂事所纠缠时,不必去计较。
一旦你去较劲,不过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只有懂得及时止损,才能自我保全,尽量不消耗自己。
不计较
是为了从长计议
有一句古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一个真正智慧的人,懂得从长计议。
切不可为了逞一时之快,泄一时之忿,而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封了一小部分的功臣。
有一天,汉高祖看见那些,未得到封赏的将领,成群结伙地坐在沙地上,神色诡秘,交头接耳。
他不禁起了疑心,询问谋臣张良这是怎么回事。
张良说:“陛下怎么连这都不知道!他们是在商量谋反啊。”
刘邦大惊失色:“天下刚刚安定,他们为什么还要谋反呢?”
张良说:“陛下本是平头百姓,就是靠着这帮哥们得了天下。
如今,您贵为天子,所封者皆为亲信故人,所诛者皆为平生仇怨。
他们担心您因为无地可分而采用追究其先前过失的手段,不得不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唯一的出路当然是谋反。”
刘邦惊出了一身冷汗,急忙问:“如何是好?”
张良答:“陛下您最恨谁?”
刘邦回道:“当然是雍齿。他最早背叛了我,又曾多次陷我于窘境,我早就想杀他了!”
此时刘邦立即明白了张良的用意,于是立即封雍齿为侯。
那些未及时得到赏赐而胡思乱想的将领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想:“雍齿都能得到封侯,我们也不会被亏待。”
从此以后,这群将领忠心耿耿地跟着刘邦,再无谋反之意。
有时,你的一时计较,可能会招来灾祸。
有时,你的一时宽心,却可以远离祸端。
古人云:“能容小人,方成君子。”
其实,一个人心里越能容下,别人曾犯的错,也才能越能聚拢人心。
给别人留退路,也是给自己留后路。
有时为了促成大事,我们就必须要,放下心中的成见和恩怨。
有时为了成全大局,我们就不得不选择,去做必要的退步和妥协。
是为了与自己和解
《传习录》告诫人们:“世亦不尘,海亦不苦。”
其实有时,一个人的格局越大,越少去计较,也就活得越自在和坦然。
苏东坡和章惇,年龄相仿,年轻时,曾是一对好友。
绍圣元年,宋哲宗启用章惇为宰相,鉴于自己曾经遭到反对派的攻击,章惇在复行新法的同时,大肆对反对派进行报复。
因为苏东坡曾经明确反对过变法,于是章惇不顾昔日情谊,竟然将他贬至惠州。
但苏东坡被贬后,却并没有为此耿耿于怀,即便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悠然自得,精神高蹈。
甚至在惠州,他曾作诗:“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
章惇见东坡贬谪的日子也这般滋润,于是将61岁的东坡再贬至海南岛,任琼州别驾。
世事难料,后来宋哲宗早逝,变法派失势,章惇被贬岭南雷州,也跌落至人生低谷。
章惇的儿子章援在东坡任礼部主考官时中进士,算是苏东坡门生。
章援去雷州半岛探望贬居的父亲时,想绕道拜见苏东坡,又担心老师记父亲的仇,忐忑之际,他写了一封长信给东坡,表达歉意。
东坡回信说:我与丞相相交四十年,我还记得他曾经对我的好,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必再提了。
有一句俗话说:“胸中天地宽,自有渡人船。”
其实,人生在世,我们难免会遇到,令你不顺心的人和事。
但你不计较,并不代表,若无其事。
甚至也并不代表,你真正放下和原谅了,对方对你的伤害和打击。
而是你懂得:
唯有放下曾经的过节和嫌隙,才能让自己获得身心的自由和轻松。
而不必时时刻刻,将仇恨种在心中,让其生根发芽,日日夜夜受到折磨和煎熬。
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
心态好,一切都好。
多抬头看看太阳,多对自己笑笑。
这样的人运气一定不会差。
王阳明研究是一项自我满足的研究。王阳明最希望的是你能通过理解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说教来获得心学的真谛,因为理解自己比听别人的说教更忠实。王阳明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中站稳脚跟,更从容地应对生活的困惑。
如果你向王阳明,学习,你可以在生活中走弯路。
日本,的东乡平八郎,海军上将曾经在典礼上教导他自己的生活。
他拿出自己的腰牌给大众看。上面只有七个字:他低下头,一生崇拜阳明。王阳明可以被称为圣人,因为他的思想影响了世界!
他的思想一诞生,就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数百年来,王阳明思想影响了国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和康有为都从中受益。
美国,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日本,的英雄西乡隆盛,曾经说过:“这一切都是从阳明'学来的
在王阳明,的影响下,日本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而在中国,很少有人还记得王阳明,对此我感到非常抱歉。
如果你在生活中更多地了解王阳明,你可以少走弯路。为什么不可以?
《传习录》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神仙圣人王阳明,的重要著作,它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和心理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理学的核心,记录了很多故事。从官场故事或值得人深省,借鉴的有趣民间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人生的智慧。
当你内心浮躁时,当你遇到困难时,每当你读王阳明,时,你自然就能爬上一段楼梯!
买了两套,一套是有空的时候看的,净
化心灵,一套是送给朋友的礼物。对于那些喜欢历史和文化的人来说,王阳明是必读书!
《传习录》 《知行合一》两本书加起来79元,但是一顿饭可以带给你不一样的感悟。现在有媒体渠道的优惠。对这套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收藏/赠送礼物,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