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咖啡时,究竟是在谈论什么
又到下午,眼皮有点慵懒、不愿分开。
习惯性地取枚挂耳,撕开纸包,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文丨景轩 编辑 | 秦言
来源丨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
嗅下咖啡粉的味道,纯净水烧开、冲泡,带着温度的咖啡香在舌上齿间流淌、升腾。味蕾被唤醒,元气也随之归来。
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是愿意自己动手、捯饬一杯热腾腾的黑咖啡。
但是,如今的咖啡市场却是热闹非凡,如此传统的咖啡饮用方式,明显已经被互联网热潮裹挟着荡然无存。细心观察一下:老套的雀巢和星巴克勾搭在一起,固守着传统的新感觉;连咖啡则是从跑腿变身做咖的,而且做得有声有色;瑞幸咖啡诠释了卖咖啡和租车是一回事儿,甚至要打起诉讼牌……
一众吃瓜群众,严格来说是一群喝咖啡的、不喝咖啡的,在咖余饭后自然会聊起咖啡的点点滴滴。
那么,当我们在今天谈论咖啡时,究竟在谈论什么呢?
时代的味道
在国人眼里,咖啡是西方生活文化的一种符号元素。事实上,同人类的起源一样,它最早出现在非洲,后传入中东、继而传到欧美。在很长的时期内,咖啡树及咖啡种被视作国家机密,严禁被带出国境。到了后来,咖啡才被广泛种植,形成了咖啡带,咖啡产量也随之大幅提升。
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雀巢咖啡,其实是一个麻烦的产物——某一年咖啡出产大户巴西的咖啡库存爆仓了。咖啡豆是有保质期的,如果在保质期内无法消费掉,那么损失会非常大。解决办法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速溶咖啡。在很大程度上来说,雀巢就是咖啡工业时代的产物。因为雀巢是相当多国人的咖啡启蒙,国人也因此经常会将雀巢与咖啡画上等号,这是个误区,在稍后会做解释。
时代演进,粉状的饮料已不是那么“味道好极了!”,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星巴克应运而生,这可是看得见的、而且相对便宜的咖啡。正如一位独立咖啡厅老板所言,星巴克本质上与肯德基、麦当劳是相同的,都是一种快餐。快餐嘛,难免失之于粗糙、随意,在追求美味的路上,人类是贪得无厌的。
一部分混迹咖啡圈的匠人试图从精品咖啡的角度来定义咖啡,赢得拥趸无数。在移动互联、智能终端充斥的时代,很多行业都被改变了样貌,咖啡这种行业也不是针扎不透、水泼不进。
于是乎,另一种做咖啡的角度便产生了:既然餐饮都能被美团、饿了么,为什么咖啡不能被“连”、被“瑞幸”?这是资本在新零售视角下的尝试。目前来看,这两种角度存在一定的矛盾:互联网化和好口味能否兼得?
多层价值
提神!
这或许是首当其冲的一个答案。有了这层功效,国内的学生族、白领已经构成了咖啡的重要消费群体。咖啡能提神要归之于咖啡因。反过来讲,不喝咖啡、从其他途径一样可以获取咖啡因,比如功能性饮料。速溶咖啡正是添加了咖啡因的饮料,这正是之前提到的误区。
对于精品咖啡爱好者来说,提神似乎是一个很LOW的需求。
咖啡会因着不同的品种、产地、处理及烘焙方法以及制作方法,会带来变化无常的风味。为了享受更多咖啡的美味,低咖啡因咖啡已走向市场。在马斯洛需求层次金字塔里,提神和美味都属于生理需求。而多大程度上能够引爆社交需求,则是咖啡破局中国市场的关键。
在可预期的万亿市场体量里,引爆者极可能就是最大赢家。这里的社交化不同于星巴克的商务范,而是深入日常工作或者生活的场景,以互联网+咖啡为理念的一些新玩家,正是从大数据和社交化的角度来定义咖啡的。
(马斯洛需求五层次模型)
第三条路
当然,新的咖啡业态也可能会耐不住性子,为蹭品牌效应偶尔去“碰瓷”大腕儿,给市场增添一些新的乐趣。但是市场中永远不缺乏新势力,需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论是星巴克也好,还是其他咖啡制作配送企业,咖啡师都是一个限制性因素,限制了咖啡出品量及配送范围。如果有一种咖啡服务模式,可以24小时提供现磨咖啡、价格更低廉、距离更近,是不是更能抓住消费者的胃呢?因此,我们已经发现一些无人咖啡售卖机模式的出现,可能会出现在711这样的连锁超市,也可能是在写字楼大堂的一隅,这种新渠道+咖啡的模式,正在成为又一个搅局者。
这类售卖机的前端契合多样化的场景,后端运行着物联网与AI系统,在大数据分析和商业智能的融合下,从另一个维度解答着口味与互联网化的矛盾。
最终,新旧咖啡势力的摩擦,还是要归结到用户的区隔。星巴克和雀巢等,面对的仍是C端的大众;而瑞幸、连咖啡等互联网+咖啡面向的,则是B端的企业用户。只不过不同点在于,瑞幸的布局更趋向于B的企业,以及这些商业机构背后的大数据价值;而连咖啡,面对的是企业中的白领一族。他们锁定的竞争对手,或许就是711、连锁咖啡自助机等新渠道+咖啡的形态。
今天的咖啡,因着不同的玩家,不同的“做法”,呈现出不同的风味。至于哪一种更好?“人之砒霜,我之甘饴”。不同人消费不同“咖啡”,各取所需,各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