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6要挑战特斯拉Model 3,你“方不方”?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表示:Model 3是人人都能买的起的特斯拉,它的出现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开上特斯拉制造的电动汽车。近日,这位“口无遮拦”的CEO在接受采访时又“口出狂言”:如果有人能造出更好的电动车,特斯拉情愿破产。

马斯克的愿景很美好,正如他所说:特斯拉的全部意义在于加速了电动汽车的问世。但事实上Model 3依然并不是人人都能消费得起,目前Model 3在国内的起售价高达54万元,众人只能仰望。

作为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定位高端豪华,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卖的最贵的。继ES8之后,蔚来推出ES6,将于12月15日在“2018 NIO Day蔚来日”发布,预售价37万元起。

蔚来ES6如特斯拉Model 3一样,是一款自带流量的车型,未上市就已经获得了颇高的呼声和人气。现阶段国内造车新势力中能与Model 3叫板的车型不多,ES6算一个,索性就来一次跨界车型之间的PK,看ES6与Model 3能碰撞出几种颜色的火花。

内饰设计

上图是网络上流传的ES6中控图片,在这要先吐槽一下,有没有感觉仪表盘像PSP游戏机……

再来看看人机系统。NOMI是蔚来汽车研发的车载人工智能系统,它基于车载计算能力和云计算平台,集成了语音交互系统和智能情感引擎,可实现人机之间的深度对话。例如,给NOMI指令“我饿了”,它可以主动推荐目的地;或者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还能陪你聊天,播放一些舒缓心情的音乐。其它诸如打开车窗、开启空调……这些功能就更不在话下了。更有意思的是,NOMI能呈现出多种表情,还可进行上下30度,左右各50度的幅度摆动。

目前基准版ES8配备NOMI Halo,创始版ES8配备NOMI Mate,NOMI Mate拥有专属的声音和表情。考虑到ES6的售价,猜测ES6顶配车型会搭载NOMI,其它车型应该会提供选装。

与ES6相比,Model 3的内饰设计是对汽车行业的颠覆。首先是取消了传统仪表盘,所有控制操作,信息显示都集成在了中间15英寸的超大尺寸屏幕上;换挡为怀挡设计,安装在方向盘后方;方向盘上有两个多维度滚轮可实现对屏幕的功能操作,降低开车过程中使用屏幕所引发的危险。贯穿式空调出风口穿过方向盘和中控仪表盘,整个内饰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非常简约。

人机交互方面,特斯拉将语音控制和Siri进行了整合,通过特斯拉iOS的应用可实现对Model 3所有功能的访问。包括解锁车门、定位、查看剩余电量、开启空调、开关车窗等功能。

自动驾驶

由于蔚来ES6尚未正式上市,参考现款ES8车型,基准版和创始版均搭载了NIO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硬件,但创始版的功能开放更加全面,创始版比基准版增加了车道保持、主动跟车、全自动泊车等功能,如果基准版想要获得完整的NIO Pilot功能,需要额外支付3.9万元。

遗憾的是,截止目前蔚来依然未激活ES8车型NIO Pilot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依蔚来的套路,预测ES6高配车型会搭载NIO Pilot硬件及全部功能,其它车型应该会提供选配。

作为平价版特斯拉,Model 3如Model S和Model X一样搭载了Autopilot自动驾驶模块,可实现真正的OTA升级。虽然预埋的硬件相同,但高低配车型的功能有区分。出厂自带基础版自动驾驶辅助:自动紧急制动、前方防碰撞预警、侧方防碰撞预警。如果你想解锁增强版驾驶辅助,付钱解锁后可增加自动车道变换、方向盘自动转向、自动泊车以及自动召唤功能。

Model 3车身配备了8个摄像头、1个毫米级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来支撑自动驾驶功能。

续航里程及动力

关于蔚来ES6,目前官方确认的信息有:全系车型都将采用全铝合金车身,车身轴距2900mm,双电机四驱系统,百公里加速成绩会在5s以内。

续航方面,ES6或可选装84kWh的液冷恒温电池组,而现款ES8电池组容量只有70kWh,NEDC综合工况续航355km。所以ES6的续航非常值得期待。电机方面,ES6可能会采用与ES8相同的交流异步感应电机。

目前Model 3在国内可接受预定的只有长续航全轮驱动版、长续航性能版两个版本,也是最贵的两个版本,起售价分别为54万、59.5万。这两个版本都是四驱车型,前电机为交流异步感应电机,后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0-100km/h加速成绩分别为4.5s,3.3s。

电池方面,Model 3采用来自松下的能量密度更高的21700电芯,长续航全轮驱动版、长续航性能版均搭载80kWh的动力电池组,电池组热管理采用液冷方式。美国EPA工况下,对应的续航里程均为498km。

因蔚来ES6尚未上市,关于其信息多为预测。就目前的对比结果来看,只能说两者各有亮点。由于是跨界对比,Model 3是中型车,ES6是中型SUV,二者在产品售价、设计理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但要肯定的是二者都有很多创新之处,相信在未来这种创新会越来越多,科技的力量会创造出更加安全且智能化的电动汽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