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三大铁路干线之间的必争之地

2017-12-17 14:28:53   来源:趣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创建了一个东至津浦路,西至平汉路,北至石德路、滏阳河,南跨陇海路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37年底至1938年春,在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下,华北重镇太原、济南相继沦陷,国民党军队向南溃退,地方政权瓦解,使平汉、津浦、陇海、石德四大铁路之间的广大地区成为真空地带。河北省委和山东省委根据党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深入这一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为创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8年春,直南、豫北、鲁西南地方党组织,建立了游击队,初步打开了冀鲁豫根据地的局面。同年底,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部队进入鲁西南地区,推动了该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和根据地的建设。1939年2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代旅长杨得志等率部分兵力,从晋东南进到濮阳、内黄、滑县一带,和地方武装合编为冀鲁豫支队,开展游击战争,连续取得反日伪军“扫荡”的胜利。到年底,部队扩大到7000余人。1940年4月,八路军第二纵队主力在黄克诚率领下,由太行山区东进到冀鲁豫边区,同冀鲁豫支队会师合编,成立冀鲁豫军区,黄克诚兼任司令员,崔田民任政治委员。同时,成立鲁西军区,萧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杨勇任副司令员。不久,黄克诚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率八路军第二纵队第三四四旅和新编第二旅由冀鲁豫南下,加强华中抗日根据地。到1940年底,冀鲁豫根据地向南发展到陇海路,西面、北面接连晋冀豫根据地,东面与山东根据地相邻。1941年1月,冀鲁豫边区行政主任公署成立,晁哲甫为主任,崔田民、贾心斋为副主任。至此,包括直南、豫北、鲁西南地区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冀鲁豫根据地处在极端困难时期。根据地军民执行精兵简政、主力部队地方化、敌进我进等方针,粉碎了日伪军多次“扫荡”,渡过了严重困难局面。

  1941年7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冀鲁豫区与鲁西区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区党委、军区和行署。新的冀鲁豫区党委书记张霖之,行署主任晁哲甫,新的冀鲁豫军区仍由2纵队兼任,纵队司令员杨得志,军区司令员崔田民,纵队兼军区政治委员苏振华。为了统一冀鲁豫边区,加强对敌斗争,1942年底,中共中央决定将湖西区及豫皖苏水东区划归冀鲁豫边区,黄敬任区党委书记。

  1943年,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进入恢复和再发展时期。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冀鲁豫军区和太行军区于七八月间先后发起卫(河)南战役和林(县)南战役,取得歼灭日、伪军1.2万余人的重大胜利,开辟了卫南、豫北广大地区。

  1944年,冀鲁豫军民发动攻势,攻克日军据点50余处,恢复昆(山)张(秋)地区,打开了东平、汶上的局面;随即收复鱼台、单县、丰县、沛县间地区,恢复了微山湖中心区,并向郓城、菏泽等地攻击,使鲁西各小根据地连成一片。5月,冀鲁豫区与冀南区合并,成立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和新的冀鲁豫军区,黄敬任分局书记,宋任穷任军区司令员,黄敬任政委。同年7月,冀鲁豫军区派一部分兵力南下,恢复黄河以东的水东根据地,开辟水西根据地,在14个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扩大了豫东根据地。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12-17 14:30:34

(0)

相关推荐

  • 中原红都里的红色往事---单拐村

    二.红色征程 第一站:开明绅士-- 陈笃之 单拐村位于清丰县城东15公里处的潴龙河东岸,不靠公路,比较偏僻.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仅有村民400人,但地主多,好房子多.更重要的是,单拐村及周边一代是冀鲁豫 ...

  • 10万抗日联军组织冀东大暴动,声势浩大、鼓舞人心,也暴露大问题

    从1938年春起,日寇把进攻的主要方向指向中原,企图迫使国民党投降,以迅速结束侵华战争.由于日军战线拉长,兵力已明显不足,在广大敌占区内,其守备兵力薄弱,这为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造成 ...

  • 杨得志被包围后陷入绝境,无人敢救,杨勇大怒:你们不救我去救

    所谓:"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在革命年代,有许多革命先辈在战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我军赫赫有名的"三杨"中的杨得志和杨勇,更是生死之交. 在一次激烈的战 ...

  • 《永恒的印记—党的奋斗足记在河南》

    在庆贺党建生日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昨日,驱车来到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单拐冀鲁豫边区红色革命根据地参观缅怀.这里曾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各地来的参观者,有的还在这里集体举行向党旗郑重宣誓入党仪式,这里的一张 ...

  • 「红色金课41」《红色人物-小学版|回民支队丧敌胆——马本斋

    各位小朋友们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了解 回民支队丧敌胆马本斋的故事 视频 讲稿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产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涌现出了许多 ...

  • 杨得志在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2017-12-17 11:56:36   来源:大张家镇阳光小学博客 1941 年的冀鲁豫军区,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由杨得志和苏振华主持,在山东观城东南的红庙村召开了第一次全区高级干部会议. ...

  • 冀鲁豫边区根据地是怎样形成的 前言

    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八年艰苦的抗战中,在华北敌后创建的最大根据地. 根据地北起正德铁路,南至陇海铁路,西起平汉铁路,东至津浦铁路.包括直南,冀南,冀中南部,鲁西,鲁西北, ...

  • 初理45年9月冀鲁豫军区野战团序列

    45年9月,原(大)冀鲁豫军区1.8.9.10.11.12分区析置,组成了新的冀鲁豫军区.笔者根据各军史资料的记载,整理出该军区此时的野战建制团番号序列.该序列是以各分区所属老团的番号(如1分区1团. ...

  • 冀热边抗日根据地最北部的抗日钢刀——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

    编者按: 兰(台)是档案的代称,档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依法接收征集.安全保管.开发利用档案,是市档案馆的基本职责."兰津阁"与"文津阁"相对应,均指在文化长河上 ...

  • 冀鲁豫军区与冀南军区合并后战斗序列

    1944年2月8日,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奉命率冀鲁豫军区第三.第十一.第十六.第十九.第三十二团及回民支队赴延安.6月,为加强冀鲁豫边区和冀南地区的对敌斗争,在中共冀鲁豫分局(平原分局)成立的同时, ...

  • 11月16日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奇袭八公桥战斗

    11月16日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奇袭八公桥战斗 : 为了打击"蚕食"我根据地中心区的伪孙良诚部,歼灭其有生力量,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冀鲁豫军区决定根据我打入孙内部的人员吴尧衢等提供 ...

  • 他官至正部,原中顾委委员,曾主政山东,还当过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历史发烧友对解放战争初期的太行军区应该不会陌生,军区司令员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开国中将秦基伟.其实,与太行军区并存的还有冀鲁豫军区.冀南军区.太岳军区.原中顾委委员赵健民,也曾担任过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

  • 冀鲁豫交界处无山,为何古籍里却记载有很多山,这些山今天去哪了

    华北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之一,也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平原,大致范围在北到燕山.南到大别山.西到太行山至伏牛山一线.东到渤海和黄海之间,覆盖京.津.冀.鲁.豫.皖.苏7个省.直辖市,总面积30万平方公里,和芬 ...

  • 1946 冀鲁豫各机关学校上下动手积肥种地

    冀鲁豫各机关学校 上下动手积肥种地 [本报荷泽讯]冀鲁豫各地机关学校掀起了生产热潮.内黄县工作队和救联会种菜园一亩,种地一○七亩,积粪四十六车,现正犁地准备下种.副业生产净赚洋二万五千元.濮县县政府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