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评述:中国在宇宙留下独特品牌标记
参考消息网7月13日报道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7月11日报道,随着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月球和火星上出现“人迹”,宇宙也变得更“多元文化”,不但有阿波罗、阿尔忒弥斯、大力神、挑战者,有东方、联盟,又出现了嫦娥、玉兔、鹊桥、天宫、天问、祝融,之前还有东方红和长征。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研究生莫莉·西尔克研究的领域包括中国太空政策、亚太和中美关系。她提出了“中国太空文化”这个概念。她认为,这是一个跟中国航天科技和太空探索平行伴生的意识形态空间,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太空元素融入饮食、服装、文学和影视作品。
她表示,对中国国内民众而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航天活动和商业产品声势逐年壮大,国家航天事业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延续这个理念逐渐在人们记忆深处扎根。对国际社会而言,“中国太空文化”主题的文学、影视作品正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国的太空雄心,而融入历史传统元素则有助于强化这样一种叙事:中国的太空计划是其文明的自然延续。
西尔克说,中国的太空计划也是一种国家文化力量。
报道称,中国前两个空间实验室被称为“天宫”,完美无瑕地妥帖;中国太空飞船系列名为“神舟”,与“神州”谐音;中国的月球计划以“嫦娥”命名,在中国无人会觉得费解;在月球表面漫游的月球车叫“玉兔”;嫦娥登月任务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联系类似于神话中让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所以那颗中继卫星就叫“鹊桥”。
西尔克在学术网刊上撰文说,中国在航天科技和太空探索领域的成绩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宇宙空间留下与众不同的品牌标记的同时,也打造了独特的“中国太空文化”。
她认为,把中国传统文化跟前瞻性的太空探索行动以这种方式联系在一起,目的是强化这些太空项目的中国属性。除了表明这些科技成就是中国自主、自力、自创,另一层意思是要表明,中国在象征未来的太空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始终根植于中华文化和传统。
除了中国特色的命名,科幻作品也被外界许多人视为中国让世界接受自己的太空计划和实力的文化工具。
根据刘慈欣科幻小说改编的影片《流浪地球》2019年2月在中国内陆公映,美国流媒体巨头奈飞获该片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流媒体播放权,影片译成28种语言,同年4月全球上线。
西尔克认为:“(科幻作品)能够以中国技术强大为背景展开引人入胜的叙事,这样富有娱乐性的故事让外国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国是个太空强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