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3个目的、4个层次,让你学会正确阅读

读书不在于量,而在于精

在知识匮乏时代,读书肯定比不读书好;但在今天的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比的不是读不读,而是成长速度。

作者将阅读目的分为三种:

  • 为娱乐消遣而阅读,比如小说、影视;
  • 为获得资讯而阅读,比如文章、新闻;
  • 为追求增长理解力而阅读,能提升认知思维和心智的书籍(作者倡导的主动阅读)。

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在阅读任何一本书时,一定要提出的四个问题: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提升心智和认知思维,不能看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你必须能阅读超越你能力和心智的书。

为了信息而阅读,就跟为了娱乐而阅读一样,没法帮助你心智的成长。

不同的书籍要用不同的阅读速度

法国学者帕斯卡尔(Pascal)在三百年前就说过:“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 99%的书是连略读都不值得的。
  • 1%的书只需要快速读过就可以。
  • 只有少数0.01%的书需要精读,才能完全理解。
  • 只有极少数的书籍是值得反复阅读的。
  • 注意:在借助外力理解书籍之前,最好能自己一个人独立阅读。
作者在书中有句话:“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作者在1970年就感知到信息泛滥,那么,在21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要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阅读。

读书只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手段,别为读书而读书。所以请放弃你所谓的雅致读书,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快速阅读而本末倒置。

阅读是与作者的对话,要保持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有三个好处:

  • 让头脑一直保持清醒;
  • 做笔记是将思考表达出来的方式;
  • 能帮助自己记住作者的思想,方便复习。

阅读一本书的四个层次

一、基础阅读(识文断字能力)

  1. 能识字
  2. 能阅读简单读物
  3. 能根据上下文,理解陌生词语
  4. 不断强化和融会贯通前面的技巧

二、检视阅读(略读两步法)

1、判断是否继续阅读的步骤:

  • 书名页
  • 目录页
  • 书中索引
  • 出版封面介绍

2、决定继续阅读后的步骤:

  • 挑重要主题看
  • 阅读书中作者后记
  • 寻找书中的主要论点和脉络
  • 从头到尾快速读一遍,不懂的地方直接跳过

注意:避免“逗留”(眼睛在移动时看不见,只有停下来时才能看见。)、“倒退”(每读几行字就退回到前面)和阅读出声,这些行为都会大大降低阅读速度。

三、分析阅读(精读三阶段)

1、第一阶段(整理书籍的内容大纲)

1)书籍分类。

2)简要总结书籍主要讲什么。

3)重新拟定全书大纲,并列出大纲下的细纲。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第二阶段(诠释书籍的内容)

5)找出和诠释关键词,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书中最重要的句子中,找出作者的主旨,最好自己能举个例子说明。

7)找出书中的重要论述,并找出论述中的声明、理由、假设、前提、论据,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后关联,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是没解决的;再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3、第三阶段(评论一本书)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理性)

  • 9)读者在完整了解一本书前,不要轻易批评。(在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 10)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争论和盲目反对。
  • 11)尊重客观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评论一本书之前,都要有理论基础。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客观)

  •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四、主题阅读(为解决问题而读)

1、准备阶段:制定研究范围

  • 1)针对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单。可以参考书籍分类、专家的建议、书中的书目索引。
  • 2)浏览这份书单上所有的书,删减一些书籍,确定哪些与研究主题相关,并且就这个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2、正式阶段:阅读收集好的全部书籍

  • 1)浏览(略读)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理清并列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各个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
  •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根据作者的不同观点作分类。
  • 5)分析这些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将有共同性的议题放在前面,界定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

若有气质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关注我,分享好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