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为学和为道,截然相反
小
播
读
书
///
12/25 2020
如何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首先,这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经常被人误解,说是老子的道家思想,不主张学习求知,但其实并不是。这里的“为学”和“为道”其实是两个方面,为学”是探求外物学问的活动,学习和积累外在的实践经验或者一般性的知识,所以是愈累积愈多的,称之为“为学日益”。
而“为道”则不太一样,“道”是形而上的,是精神上的,为道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高级的智慧,一种对宇宙万物最根本、更全面的认识。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摈弃一些成见、偏见和欲望的干扰,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所以,要“为道日损”。
就像哲学家冯友兰老师说的:为道就要日损,为学就要日益,但是,所损所益并不是一个方面的事。曰损,指的是欲望、情感之类;日益,指的是积累知识的问题。这两者并不矛盾,为学所得的是知识的积累,为道所得的是一种精神境界和智慧,或者说让思维更加理性,免受欲望等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为学和为道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的,一方面吸收知识和经验,一方面过滤掉不需要的东西,有点类似“去伪存真”的过程。
其中在《庄子·知北游》这一篇里面庄子也谈到这个道理,他讲了很多寓言故事,而有一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有一天孔子闲来无事,就去问老子,什么才是真正的“至道”。老子说,你先得斋戒静心,再疏通你的心灵,清除你的精神,破除你的才智,然后才能谈论道。老子继续说,博读经典的人不一定懂得真正的道理,善于辩论的人不一定格外聪明,圣人懂得果断舍弃上面的这些做法。增加了看起来又没有增加,减少了看起来又没有减少,这就是圣人所把持的道。道深邃像大海,高大如高山,万物的运动都是在它的范围之内,这就是道。
我们经常说,人生就是不断放下的过程,越是年龄大了之后,就会发现其实还真是,你需要放下不必要的社交、放弃不切实际的欲望,才能真正知道你想要什么。其实这个在脑科学里面也有例子,我们的大脑大约有上千万个神经元,而每个神经元都和其他成百上千的神经元建立连接,组成了一个超级负责的神经网络,而人到了大约25岁之后,大脑神经元的数量就会开始不断减少,但是其实人到25岁之后,往往越来越智慧和理智,是因为决定一个人理智并非神经元的数量,而是连接的质量。
在成年之后,大脑的神经元会慢慢“断开”那些不必要的连接,同时加强那些“高质量”的连接,而成年之后的人,大脑变得更简单了,但反而人变得越来越理智,越来越智慧,这也许是也是,人生中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吧。
好了,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后面将继续分享这本书其他内容,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小播读书
微信号 :xiaobodushuhao
今日头条:小播读书
抖音快手:小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