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石 || 荷湖社里村:崇儒劝善兴康庄
丰城甘氏二万余众,共奉南唐征南将军甘从矩为鼻祖。从矩公字方平,南唐进士,才勇兼全,大约在吴王杨隆演武义年间(919-920)由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丹阳县)迁任丰城令。后唐长兴二年(931),授征南将军,官都钤辖(统兵武将),敕封“丰城伯”。此后,落籍骊塘(今秀市骊塘),成为丰城甘氏鼻祖。甘从矩去世后葬于骊塘,其墓至今犹存,为丰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从矩生子二,长稔、次祯,祯受武功大夫,官至银青金紫光禄大夫。甘祯生子宗,世袭父爵。甘宗生子十人,号称“十令”,枝繁叶茂,各居一方,都以骊塘作为自已的祖籍地,因此丰城有“甘必骊塘”之说。甘宗长子甘令琛仍居骊塘,以奉先祀。至十一世念二公从骊塘徙居层源(今属石江),十六世伯劝伯原兄弟九人由层源析居社里,成为社里甘氏基祖,时间大约在元延祐元年(1314)。其余支分派衍,不及赘述。
社里位于荷湖乡康庄村委会东南侧,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道直抵村前。村庄前面是广袤的田野,村东北侧是连绵的丘陵山地。站在村前将目光延伸,丰城两座大山玉华山、罗山赫然矗立眼前,犹如两座宝塔,高耸入云。甘氏宗祠位于进村入口处,是一幢传统的两进砖木结构房子,保存尚为完好。祠里前厅两壁有村民所撰对联一副:“社逢甘雨千秋盛,里有仁风万代兴”。这座宗祠乃是民国十三年号村里人望甘泉先生在清光绪乙巳年(1905)所设私祠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甘氏自立居社里后,以耕读传家为根本,人人尚礼,代代崇儒,形成了极为浓厚的读书氛围。这得益于社里开基祖甘伯原(字子律)流传下来的优良家风。甘伯原迁居社里后,正值年轻力壮,“学优而才笃,朝耕暮读,以乐其志”,因读陶靖节先生(渊明)“既耕亦己种,时还读我书”之句,深加叹赏,取其中二字做了一块匾,叫做“耕读轩”,回到层源向曾为温州通判的叔公甘珍(号半山)请教。甘珍有感于甘伯原的诚恳笃学,专门写了一篇“耕读轩说为社里甘氏”的文章,提出了“有田不耕,仓廪为之虚,有书不孝子孙为之愚;仓廪虚则无以养亲,子孙愚则不知敬亲”的观点,肯定甘伯原“勤于耕思以为亲养,勤于学思以为亲荣,朝于斯,夕于斯,愉色婉容,务以悦亲为事”的行为,“若夫耕之有取、学之有成,居则丰其积以养其亲,出则显其身以荣其亲,勉勉不己,其进未可量也”,希望社里子孙能够长守“耕读轩”的初衷,“存方寸之地,笃义方之训,以遗子孙”,一定会兴旺发达。
七百多年来,社里甘氏族裔在这片肥沃丰饶的土地上秉承先贤遗训,尊师重道,砥砺进取,期绍书香。虽无达官显贵,却也是名贤辈出,“或以仕显或以儒隐,名贤善士代不乏人”。如明代隆庆朝醴陵州学正升镇远府教授甘潆,天启朝四川拔贡士四川虁州府教谕甘一驷,清代光绪朝候选儒学训导甘泉,以及历朝历代众多县庠郡庠太学生,像满天星辰,把小小的社里村点缀得星光璀璨,光耀夺目。
而社里甘氏植善基、广善行,造福一方的事迹更比比皆是,风闻乡里。如清修职郎慎斋公平时以“广善行、植善基、喜善书”教育后代,三个儿子均成为饱读诗书的儒雅之士。长子甘耀堂为儒士。次子甘煦(号春台)生平行事克承父志,“培荒塚、砌门塘、建石梁、修道路、积余资以修家乘,劝捐金以创义塾”。季子甘高杰(号雅轩)为了两位兄长读书,十三岁主动辍学就耕,帮助父亲打理生意。事业兴盛,善心大发,见四郊荒塚露暴,到冬闲时就整人修整培护,“由是善行传播乡里”,同治《丰城县志》列为“善士”。一室怡怡,乡里称羡,附近的人说起兄弟和睦友善者,都会提起“社里三兄弟”。类似的事迹举不胜举。
到道光、同治、光绪朝,社里甘氏的文名善行益盛。有名甘泉者(号菊潭),自幼颖异,21岁入郡庠,后求学省城,到各大书院求学,“学业愈进”。37岁开始设馆授徒,从此桃李盈门,“当时学者翕然宗之”。57岁以明经进士候选训导,由于中止科考未登仕途,后来开始热心公益事业,“省垣修理、孝弟祠创建、凤山试馆及县置广益试馆,靡不赖其擘画”。民国元年(1912),甘泉先生被推举为省国民议会议员、县代表。不久,凤山乡自治会成立,甘泉先生当选为议长,会址设在凤山书院,取名“丰源镇”。民国二年(1913)在凤山书院创办高级、初级小学两级,甘泉先生以议长身份兼任校长。为了提高凤山书院知名度,甘泉先生又找到当时的丰城县长汤味斋,力主恢复书院课试,争取县教育资金“给各士子以膏火之资”,为扶持寒门学子读书、弘扬当地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凤山书院坐落于荷湖乡康庄圩北约一里处,以建在凤山半山腰而得名,占地总面积2400平方米,为上下两层全木结构,四角飞檐、画栋雕梁、镂门刻窗,十分精致。楼上祀奉“魁星点斗”木雕,配有一副很有意思的集句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其人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魁星楼前、左、右都配有厢房和走廊。楼后有个更开阔的大天井,便于通风、采光。过魁星楼沿大天井二十多个石阶,拾级而上就是书院正厅,大门顶上一块大匾,四个隶书大字“道义之门”。正厅悬挂大匾“乐育堂”。还有四块进士匾。整个大厅容得下四五百人。凤山书院始建于清道光13年(1833),是二坊人士和荷湖乡老源坑曾庭梁、曾庭楹兄弟捐出巨资修建。新中国成立后,凤山书院改建为粮食仓库。1969年粮库迁康庄,书院交荷湖公社管理,1972年5月凤山书院被拆毁。现在,书院墙基仍隐约可见,但芳草萋萋,灌木丛生,已无法涉足进去,只有附近村民在原址办的一个养猪场,偶尔能听到几声嗷嗷啼叫。
甘泉先生去世后,其三子甘人端接任丰源学校校长。甘人端,字正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取江西大学堂,由学校挑选送日本留学,毕业于明治大学法政系,授法学学士学位,回国后赐法科举人,被誉为民国“剑南四杰”(丰南地区四位杰出人物,包括与熊恢合办剑声中学的老圩土库庄人陈友青、创建康庄街的荷湖社里人甘人端、曾为国民党立法委员的荷湖塘边人、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教授铁路白鹭树下人陈育新)之一。民国三年(1914)为江西新干县知事(县长)。到任一年,父死,遵制丁忧,辞官回乡任丰源高等小学校长,与其弟甘人俊创办社里小学,兄弟轮流担任校长。民国六年(1917)任丰城县高等小学校长,两年后任丰城县劝学所(教育局)视学。后又主事凤山书院,为丰源镇学校校长。他继父遗志,一直在剑南举办地方教育、公益慈善事业,其中最引以为傲的便是创设康庄街。
鉴于荷湖乡原来的南江街太偏,荷湖、艾湖、漆家圩(老圩)、洛湖桥(今洛市镇)距离一些村子太远,甘人端先生决心将憩云亭扩建为一个圩场。根据《尔雅·释宫》“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道路通达方便之义,定街名曰“康庄”。1923年建成“信成”号,经营日用杂货、医药,派其子甘翰庭管理店业,动员有钱人家投资先后盖起二三十个店铺,形成了一条街的雏形。同时与樟树邮局反复交涉,开办了邮政信柜、信箱,成立了邮政代办所。1931年康庄正式开街,农历每月一、四、六、九第十天四个街日。开街之初,为了吸引农民赶街卖菜,散街时,凡是没有卖完的菜,甘人端叫“信成”号或他自己家里悉数买了下来,让农民空担回去,鼓励他们再来。
初开街几年赶街的人不多,每年就请大戏(京戏)班子来唱一两次,每次十天半月,借以扩大影响,康庄在剑南地区及至崇仁、乐安、新干、清江各县知名。为了康庄街的持续发展,甘人端先生在周围举办各种经济实体和社会事业,增加街场日常往来和居住人口。又在街上建了一批公房,出租给人家开业和住家。鼓励周边村民在康庄周围开设油榨厂、砖瓦厂、刨黄烟、做腐竹、裁缝店等手工业作坊。乡里信佛的善男信女较多,又为这些善男信女集资在康庄东边山上修了一座佛堂。从1923年到1949年,甘人端先生为康庄的建街,圩场的持久繁荣筚路蓝缕,苦心谋划,几十年如一日。抗战期间,康庄的土布业、纸张业、食品业等非常兴盛,街面相当繁荣。街日多达一两千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甚至上万人。康庄的创办和兴盛,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是荷湖乡第二个闹市。甘人端先生也因此享誉乡里,被后人永远怀念。
时至今日,康庄老街已经结束历史使命,被新的农贸市场取代,人们纷纷在拖铁公路沿线两旁开设店铺,招徕顾客。昔日繁华热闹的老街虽然旧址仍在,街旁店铺还保留着原样,但已变成一条行人罕至的冷巷。也许不出几年,这条见证历史、见证岁月兴衰更替的老街将面临拆毁的命运。那时,人们去哪里寻找先辈的遗迹、缅怀先贤的功德?
(资源主要来源:社里《甘氏族谱》、甘祺庭《剑南话旧》、《荷湖乡志》)